首页 > 作文 > 《昆明的吃食(节选)》读后感

《昆明的吃食(节选)》读后感

2022-01-01 01:49:43/张涵清

美食!说到美食,大家可能都会情不自禁地舔舔嘴唇, 我就读到这么一篇文章,看完后,我没有“舔舔嘴唇”,而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 这篇《昆明的吃食(节选)》作者是汪曾祺,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就像鱼儿吐的泡泡冒上来了一样,脑海里冒出了三个问题:1、这是昆明的什么吃食?2、这些吃的美味吗?3、身为昆明人的我吃过吗? 第二眼,就看出,作者将文章分为三段。每一段都讲一种吃食,都有一个小标题。第一段:过桥米线。第二段:马家牛肉。第三段:玉溪街蒸菜。一下子,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就被解决了,可见,这个小标题真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呀!身为昆明人,我也只吃过前两种吃食,对第三种的味道很是期待呢! 就先说说过桥米线吧!一开头,作者就给我介绍了个好地方——一家有名的过桥米线店,“正义路文庙街拐角处,一个排楼的西边”。作者说,这店有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汤好。汤上一层油,看似无热气,谁知一百度呢!在这儿,作者写道,有一位不懂吃法的司机,汤一上就咕嘟喝下去,结果烫死了,真是可怜人!看到这儿,我不禁觉得,这过桥米线有点“危险”呢。 有名的原因之二,道出了它做工的精细,具体来说就是片料讲究,作者将鱼片、鸡片、火腿片等片料描绘生动,写出了各种片料的精细。 接下来就是第二段——马家牛肉。我印象深刻的是甜酱油和“撩青”。瘦肉蘸着甜酱油吃,但我从来不知甜酱油是云南独有的。我以为,甜酱油很常见呢!“撩青”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吗?一听还以为是一个什么蔬菜的名字吧。谁知,那是——牛舌!不过,牛舌不就是用来撩起青草的吗?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的形象呢? 玉溪街蒸菜,我更在意它的衬底,是有特色的皂角仁,它很滑,可以用来“光”绒,它很好吃,可以用来做菜。当我读到“我们过腾冲时,宴会上,有一个皂角仁做的甜菜,一位河北老兄一勺又一勺的往下灌。我警告他:这样吃法不行,他不信。结果才离座席,就上厕所。皂角仁太滑了,到了肠子里会飞流直下。”时,我大笑了一通,都快笑成兔子三瓣嘴了。 作者汪曾祺用简简单单的语言,写出三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是啊!我们难道不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再用手中的一支笔,将它写下,告诉更多的人吗?

作文点评

张涵清同学的这篇读后感,写的是阅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吃食(节选)》之后产生的思考与感受。作为云南本地人,相信读完文章后的感受肯定要比其他城市的人来得更真实强烈,涵清同学也的确做到了。 文章的构思很巧妙,小作者一上来先进行了解题,也提到了自己的疑问,而随着文章的深入,疑问也被一一解开,在这里,我们要学习涵清同学的带着问题思考与阅读的品质,这会让我们的阅读更高效、更深入、更有针对性。 接下来文章的主体部分中,涵清也能有详有略的进行写作,过桥米线和马家牛肉,因为小作者本身也吃过,有一定的发言权,所以花的笔墨较多,米线更是分两层进行了它赫赫有名的原因。第三个玉溪街蒸菜,小作者则寥寥数笔,引用了汪曾祺原文中的一个故事,写出了衬底皂角仁的“特色”。因此,我们也要学习涵清同学的详略意识。不过略有不足的是,涵清应该还要注意一下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潘老师都帮你修改了。 最后,潘老师还要夸的是,小作者能基于作品,谈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想,这才是读后感应有的样子。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