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节气的故事

节气的故事

2019-05-28 00:46:54/婷狗巴扎嘿
二十四节气是流淌数千年的黄河农耕文明的印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沉淀,也是人类天文与农耕技术的空前重大成就,更是人类尊重自然走向自由的里程碑。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简短的24用大写“二十四”较为合适。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智慧,这些节气都是先辈们在经历了无数次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特点。立春表示春天的开始、春分表示春季日夜平分、立夏表示夏天的开始……在这丰富多彩、沉淀智慧的24用大写“二十四”较为合适。节气中,我最喜欢的节气就是“小雪”了。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它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俗话说“小雪地封严”,指的是小雪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正所谓“瑞雪兆丰年”。这就是小雪的含义及来历了。

若要谈论起“小雪”的习俗,不愧是印证了古人那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就成了“小雪”习俗中的重中之重。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不仅如此,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的一种食品。农谚所说的“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里“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才过瘾,才能体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农家乐趣。

“刨汤”、“糍粑”是“小雪”节气的流行美食,那么腊肉更是“小雪”节气必不可少的舌尖美味!因为如果天气热,腊肉很容易变坏发臭,而小雪过后,气温基本就呈直线向下的状态,不太会反弹等,所以“小雪”这是腌制腊肉的最好时期。逢年过节,我都会到外婆家里去,外婆就会炒我喜欢的腊肉。有一次,我实在按捺不住性子,想要尝试熏制腊肉,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妈妈总算是答应我跟外婆学熏腊肉。我先学着外婆把早在数十天前用盐腌制好的猪肉用绳子穿好,挂在梁上,下面是个火炉,炉子里的火烧的旺旺的,让烟去熏肉,再过一段时间,肉色转黑的时候,腊肉就做好了。当我把我自己做好的腊肉交给外婆时,外婆就把腊肉放在火里面烧,在唰干净,炒几分钟,再放盐,辣椒,肉就炒好了。当外婆把一盘香味四溢的腊肉端上桌时,我们全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试吃,大家争先恐后拿起筷子夹一块腊肉,一口咬下去,肉中的油便飞溅出来,肉质细腻、润滑,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虽说只是小小的腊肉,却有如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再嚼几下,肉中富含的辣味也出来了,混着那油,又辣又香,吞下肚中,口中的余味让人回味无穷。腊肠真是美味啊!

二十四节气,在四季轮回流淌,不曾虚度。在现在,也许每个人都会知道“中国四大发明”,可有人用心去了解过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24节气吗?步入都市文明,农耕式微,花鸟风月俱已疏离。而在我们内心与自己的文化幽微关联的那颗种子,一日春来,也会萌发,也会经历小寒大寒的冰冻,雨水惊蛰一到,自然重焕生机。愿我们把自己放到日月升沉、四时不息天地大道之间去,重新感受和思索自己的存在,把24节气这份生命的真实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查看全文

作文点评

简评:有理有据 立意深远 层次清晰 内容具体 生动形象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各有特色与讲究,它们浑然一体,周而复始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以《节气的故事》为题,着重介绍了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小雪”节气。文章文辞老练,层次清晰,从节气名称的由来、流行的美食与风俗三个方面侃侃而谈,意蕴绵长。民以食为天,本文重点描绘了小雪时分流行的农家美食,让人不禁口舌生津,更是盼望与期待节气的到来。作者以“节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切入,大力宣传与弘扬了节气的风土民情,极具中国传统特色,成功激起了读者兴趣,赞!

上一篇: 放弃成熟

下一篇: 微笑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