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金门遐思

金门遐思

作者:徐国强

从郑成功的故里——福建南安市石井镇出发,乘上“小三通”的航班,一个小时就到了金门岛的水头码头。

六十四载的暌别,我终于踏上了这魂牵梦绕的祖国宝岛。如同在闽南故乡行走,满眼是家乡的风物,两耳是乡音的亲切。

那带有“五脚基”的“模范街”,不就是泉州市中山路的一小段吗?那掩映在龙眼树丛绿中,蓄势欲飞的燕尾脊、红砖白石的农舍,是从南安官桥镇的蔡氏古厝搬迁过来的吗?小吃店里那碗“蚵仔面线”的香甜,分明是闽南大地那些大街小巷里的“面线糊”的姐妹篇。

很难想象,眼前的金门岛,几十年来,一直与“战争”两字分不开。一次次炮火硝烟,给这个小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那弯弯曲曲的地下坑道,向着四面八方伸延;那座弹痕累累、残缺不堪的楼房,还矗立在村前;海湾滩涂边上的那一排钢铁“鹿角”,还斜斜地指向海空。昨天的战争,已成历史却依然警示着今天。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国民党军,解放了除台湾、金门等少数岛屿的整个中国大陆。也许是轻敌而没有安排好后援力量,又也许是没有清楚了解大海潮汐的规律,解放军在金门岛战役遇到重大挫折,金门岛成了国民党军的骄傲。从此,海峡两岸形成长期对立的态势,骨肉同胞也被人为割裂了六十多年,成了中华民族最大的痛。

而后是1958年的“8·23”炮战,万炮齐发,炮弹如飞蝗蔽日般越过黝黑的海面落在金门岛的各个角落,揭开了台海的又一场旷日持久的角力,也牵制着中东上空的国际烟云。后来的“单日打、双日停”好像有点“玩游戏”性质,可岛上的国民党军和居民却足足忍受了二十年的恐惧和焦虑。

在太武山的半山腰,一方巨石上刻着蒋中正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写给金门军民的题字:“毋忘在莒”。蒋先生如果在天有灵,一定会十分失望。二千二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故事,并没有在今天重演。不仅“反攻大陆”在台湾早就烟消云散,而在对岸厦门沿海公路旁边,“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也变成了“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八个大字。

如今,那些坦克、机枪、战船,都雕塑般默默无语,成了游人惊讶的对象;那几十万发炮弹壳坚硬的钢铁,已化作了千家万户厨房里的菜刀和太武山上的那口警世和平钟。

漫天的乌云终有散尽的时候。初冬的海面上波光闪耀,几艘淘沙船在远处悠闲地作业。岁月消磨了历史时空的硝烟,海峡两岸正在共同撒播祥和的福音。这漫山遍野长势喜人的“青纱帐”,仿佛弥漫着“金门高粱”的芬芳。我忍不住要对着这海岛上的每一个人喊一声:干一杯吧,我的骨肉同胞!我的兄弟姐妹!

眼前的大海,以它那悠远辽阔的胸膛,生生不息的浪潮,拥抱和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我站在北山崖下的海湾旁,北望神州:正北边是大澄岛上云雾迷蒙的丛林带,西北面是海市蜃楼般厦门市的摩天楼群。哟,“两岸”原来离得这样近!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金门遐思-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