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吃莜面想亲人

吃莜面想亲人

作者:内蒙古 宋宏胜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川人,每当想起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中国莜面之乡”,总是由衷地自豪。武川莜面闻名遐迩,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挂牌的“武川莜面饭馆”,而在当地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莜面馏汤汤,庄户人上排场。”

我爱吃武川莜面,不仅因其香,而且缘其情。说来话长。

我童年时期,就不幸成了孤儿,全凭我的姑姑含辛茹苦,把我拉扯成人。虽然五个表弟表妹都比我年龄小,但是姑姑总是偏向着我:我想玩啥,她就给我买啥;我爱吃啥,她就给我做啥。

小时候我特别爱吃莜面,姑姑就变着花样给我做莜面。蒸莜面、炒莜面、莜面块垒、煮鱼子、山药鱼子、拌炒面……哪样我都爱吃。

1958年,我考入了完小,念五、六年级时,我都住校,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姑姑家。每当这天,姑姑就把我爱吃的莜面做好了,而且每个星期吃的莜面,其花样各有不同。

小学生们都盼星期天,因为这天可以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可是,我盼星期天,就不单是为了玩,更重要的是为了吃姑姑做的莜面。

1960年,我考入了武川中学。因为两地双隔,再也不能每个星期天回姑姑家吃莜面了。当时,学校的食堂也间或给学生做莜面,可是,我总觉得不如姑姑做的莜面香。

我念初中的三年,正赶上国家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都过着“低标准,瓜菜代”的艰苦生活。姑姑为了供我念书,克勤克俭,节衣缩食。还教育她的孩子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她常说:“一分是一毛里的数,一毛是一块里的数。”

记得在那艰苦的年月,一毛钱能买八块水果糖。可我三年没有为买水果糖花过一毛钱。这看似难以令人置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呀!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可是姑姑一直没有忘记我爱吃莜面。一旦有顺路人来武川可镇,总要给我捎些“干粮”——炒面和干点心片子。这是姑姑家绝对不能经常吃的稀罕东西,是他们全家人从牙缝里为我节省下来的呀!我口里吃着干粮,心里想着姑姑,眼里噙着泪花……

为了节省,我总是把炒面调成糊糊喝,点心片子也每次最多只吃两片。尽管我最爱吃拌炒面,可怎么也舍不得。

那时,我很想念姑姑,想吃姑姑做的莜面,但是,为了给姑姑减轻经济负担,为了不失学,学校放了暑假,我就留校打工了,为的是挣点学费。只有放了寒假,才能见到十分想念的姑姑,才能吃到姑姑做的莜面。

姑姑家离武川可镇150多里,坐大敞车(当时没有客车)只需3块钱。有时放了暑假,我也想回姑姑家,而没钱坐大敞车,也不愿向人借钱,因为4块钱就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呀!但是我太想念姑姑了,太想吃姑姑做的莜面了,万般无奈,只好徒步了。刚刚能看清点路,我

就起程了。半路上又饿又渴,只好像乞丐一样,进村里要点儿吃的,喝口冷水。一直到傍晚上灯(当时没有电灯,都点煤油灯)的时候,才能回到姑姑家。虽然脚底磨起许多血泡,也不觉得疼,而只觉得乐!可是姑姑看着我的脚已经泣不成声了……

1978年,我由民办教师转正为公立教师,挣上了工资。正打算好好报答姑姑,不料姑姑却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了,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遗憾!

如今,我已是“古稀”之人了,恰逢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与我年轻时候的生活相比,真是在“天天过大年”。

尽管莜面不是上档次的饭,可我还是爱吃莜面,每个星期至少要吃一顿。而且,每当吃莜面的时候,总会想起我那不是母亲而胜似母亲的好姑姑!

+阅读全文

上一篇: 乌镇印象

下一篇: 儿时烤红薯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吃莜面想亲人-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