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诗意春风

诗意春风

■ 张改云

人生自有诗意。差不多每个人都是在诗意中实现着生命的成长。这是一位教授的话。想想也是,我们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大人或老师念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知道李白;谁没唱过“春眠不觉晓”?虽然不知道孟浩然。会下地干活了,谁没有体味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随着年光渐去,可能都会轻叹一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因为对诗词的热爱,我加入了诗词学会。前年春,又参加了老干部大学国学班,学习古诗文。每到有课的那天,我总是尽量把身边的琐事安排好,挤出时间去上课,而且用心听,用心记,用心背,用心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兴趣加压力,大大促进了我诗词学习的进步。近来,又收看了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那精彩的诗词狂欢和比拼,扣人心弦,我真诚地佩服主持人和选手深厚的文学内涵和诗词功底。

我想继续自己的诗词之旅。可是过去学过的好些东西竟一时想不起来了。记得一个小故事,有学生问老师,我学过好多知识,现在简直都忘光了,怎么办呢?老师告诉,我们过去吃过好多饭,现在还记得都吃的什么饭吗?可是都长成你的骨头和肉了。读书学诗也是这样,很多时候以为学过的诗词看过的书都忘了,成为过眼云烟,其实它们仍是潜在于内心的。

当我翻起过去的书,拾起诗词的记忆,确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如多年的老朋友重逢一样的亲切。

除旧有的零散的诗篇和书籍,除了老干部大学的课件,我又买了《千家诗》《宋词三百首》等,一首一首地加以研习。看到得意处或有所感悟,还时而分享给子女们。

说到宋词,初读时感到较吃力,认为它不像格律诗一样句子整齐,读起来顺口。我告诫自己要努力,于是边看原文,边看注释和译文。几首以后,慢慢有了自己的心得,并拓展了一些文学常识。比如词也叫“长短句”,是在诗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也叫“诗余”。

无论是诗,无论是词,于我都有着太多的魅力,都让我感受到震动今古的气势和力量。我在诗与词中忘情地神游过扬州、河阳、古长安,渭城、锦江、寒山寺,在烟花三月登上过黄鹤楼,在清明时节饮酒于杏花村……

从前只知道一句的,现在知道全诗了。比如那“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名句,早已听说过,但不知下句,更不知全诗。学习后知道了这是苏东坡的《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记得那年柏尖山红叶节采风联句,一位诗友写了一句“一上层台万里霜”,如今知道了原来是从唐人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点化而来的。从别人的文章中看到一些诗词名句,很是羡慕,人家怎么这么多学问?从哪儿学来的?自己经过一段的学习后,找到了它们的出处了。比如“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来这几句同出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鹊桥仙》发出的由衷感慨。真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王国维所说的治学的第三境界。

我确实是下过一点功夫的。这功夫说不上是苦是乐。每次坐下来读诗,都如痴如醉,看了这首想看那首,边看,边理解,边抄录。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我很容易激动,很容易动情,很容易进入境界。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摇曳的柳条,远去的背影,悠悠的小船,倚栏迷茫,依依惜别。多少次,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灶上的饭菜糊了,汤溢了,差点浇灭煤气灶,赶忙去救急,腰也疼了,腿也麻了,眼也花了。简直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韶华易逝,转眼间退休四五年了,但我学诗的热情却越发浓厚了。只要一有机会就背上一首。我以为,多读,多学,多感悟,去诗词中汲取文学营养,升华精神气质,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腹有读书气自华”。

我们种下诗意的种子,收获人生的万紫千红。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母亲的杏树

下一篇: 美丽的玉兰花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诗意春风-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