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霜降摘油茶籽

霜降摘油茶籽

素有“浙南油库”之美誉的丽水油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

云和人称油茶籽为“茶籽”,历来都是霜降前三天开始上山摘茶籽。早年,云和县政府在每年的霜降前都要发布告,规定茶籽开摘的日子,严禁提前上山采摘,张贴在全县城乡的村头路口。我第一次参加摘茶籽,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还在云和县小读书,全校师生到沙溪公社西弄大队后岱??村支援摘茶籽。从县城到后岱??有十多里路,大家背着被子、唱着歌儿,就象现在的学生秋游,十分开心。那时没有康庄公路,连机耕路也没有,出了县城就是山路。一路上,漫山遍野都是油茶树,一团团、一簇簇,成熟的茶籽球青里带红,沉甸甸的将树枝压弯了腰。油茶的花与果实是同时结在枝条上的,枝头上既有油茶籽球,还夹着白色的花朵,为秋冬装点春光,成群结队的蜜蜂在花团上飞来飞去,嗡嗡声此起彼伏。我们当时仅十二、三岁的年纪,又是连饭都吃不饱的年月。说是摘茶籽,其实也是在玩,到山上找吃。摘油茶树上的“茶籽泡”充饥,将空心的草茎伸进油茶花朵中,像蜜蜂一样吸花蜜,在树丛中寻找野果吃,到小溪里抓小鱼、抓山蟹。有些同学被老师发现,还挨了批评,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至今仍记忆犹新。

七十年代初,我在沙溪公社中学任代课教师。相隔十年后,又一次到西弄大队老鸦尖村摘茶籽,到了后岱??村后,还要往上爬好几里山路。全校师生自带铺盖和粮食,摘茶籽劳动一个星期,吃住都在畲民家中。我们住在一个铺有木板的房间里,木板下面就是牛栏,劳累了一天,也不管牛粪是香还是臭,倒在地铺上就蒙头大睡,却常常被牛叫声所吵醒。

又是一个十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我老家在云和城郊贵溪村,生产队分给父亲的油茶林座落在村北约五里的山坡上,要经过山边、马槽头、大垄、黄西??四个自然村,每村相隔约一里,从黄西??到我们家的油茶林也是一里左右。每年霜降时节,我们都是全家人出动去摘茶籽,连续摘了好几年。摘茶籽是个体力活,身背茶籽篓,满山遍野摘茶籽。从轻到重,摘满一篓有好几十斤,背得腰酸背痛、肩膀磨破皮,往往要到下午一、二点才摘完,真是又饿又累又痛,可你还得将茶籽挑下山,要挑到黄西??岭下才有机耕路。下山的小路陡峭而曲折,路上又有无数绊脚的石头和树枝,挑着沉重的担子,总是碰到前面、撞着后面,东倒西歪、两腿发抖,挑到机耕路,再用手拉车拉回家。拉手拉车也不是轻松的活,既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我在单位上了十多年的班,平时也不拉手拉车,既没有力气,也没有拉车的经验。有一段路,坡陡、路窄、坎坷不平,拉着手拉车往下冲时,随时都有翻下田坎的危险,到家时几乎瘫软在地,三天三夜都难以恢复。尽管已经过去二十年,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

茶籽摘回来后,还要晾晒,开裂后捡去茶籽壳再晒干,最后送到“油车”榨油。其实,我们家的茶籽也就十多斤茶油,以当时的价格十元左右一斤,只不过值一百多元钱,可见农民的艰辛,一菜一饭来之不易。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父亲已在前几年离我们而去。虽然我们后来再也没有去摘过茶籽,而每年在霜降时节,就会想起老家的油茶林,想起摘茶籽时的情景。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霜降摘油茶籽-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