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我在山坡中学的日子

我在山坡中学的日子

作者:夜之鹰

二0一三年九月的开学季,我所任教的建新中学整体搬迁到了我曾经求学六年的山坡中学校址!当我以一个全新的角色再次踏入这片热土时,我很难用语言形容当时的那种心情,向往、激动,兴奋,紧张,也或许以上兼而有之。

山坡中学是我曾经求学六年的地方,当年还青春年少的我在这里懵懵懂懂的耗费掉很大一部分青春的荷尔蒙之后又懵懵懂懂的离开,在经历了短暂的外出求学和工作之后,我最终又回到了这里。

站在焕然一新的母校那宽阔整洁的操场上,环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再回过头来看看我曾经以为艰辛的人生经历,才发现那一切原来是那么的简单。别人是怎么认为的我不知道,但是于我而言,这就是人生——一个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圆组成的一个更大更完美的圆,像一个附着着某种魔力的项链一样绕在我的项间,摆脱不了,也不想摆脱。即使某段时间我的身体可能暂时摆脱了,但是我的灵魂还是在这或大或小的圆之中萦绕。那个魔力,我想它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故土和母校无法割舍的热爱和眷恋!从学校到学校,我在这里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和人生的转折。我热爱我的学校和我的职业,感谢曾经教导过我的恩师!对于眼前拥有的一切,我很庆幸!

二十年过去了,虽然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眼前的一切对于我而言依然是那么的亲切。

经过装修的焕然一新的教学楼,空调、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一应俱全的洁白宽敞的教室里,仿佛还回荡着我们学生时代朗朗的读书声;已经铺上塑胶的跑道和标准的篮、排、足球场上依稀可见我们青春奔放的身影;原来的老式四合院式的黑瓦平房宿舍已经被高大宽敞的四层学生公寓所代替,一排排太阳能热水器在学生公寓的楼顶上璀璀生辉。

徜徉在陌生而熟悉的校园里,我看见学生时代亲手植下的樟树如今已经亭亭如盖;我看见当年风华正茂的老师如今已经是两鬓斑白。脚下的土地还是那片土地,然而时空的变幻却将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一个人到中年的我,而我又变成了当年的他们——我的恩师们。有一天,我终究也将和我的师长们一样,变成白发老者,这该就是生命轮回的无情也是美妙之处吧!

我回来了,山坡中学!

每当我坐办公室内看书备课的时候,我的心灵都会非常的宁静。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在外漂泊很久的孩子终于又重新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那一刻,我是幸福的,满足的!

我坐在办公室里一个面对窗户的位置,阳光普照下的一切:树木、鸟儿、建筑、人群,还有蓝天和白云,这一切的一切,我怎么也看不够。当我凝望窗外的蓝天,我突然想起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天空虽然没有痕迹,但是鸟儿已经飞过!我觉得天空是有痕迹的,我每每在工作之余不经意的一抬头,都可以看见鸟儿飞过窗前那片蓝天的痕迹,我也仿佛看见我的那些青春年少的日子!

我惊喜于清风梳理着的树梢;我惊喜于窗台上旁若无人的歌唱着的麻雀;我惊喜于操场上肆意嬉闹的孩子们;我惊喜于那一阵阵熟悉的上课和下课的铃声。有时我甚至想,这些年,或许走开的只是我的肉体,而我的灵魂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这里,我的母校,我的山坡中学!

我想大声说:是的,我的生命属于学校,我的生命属于操场,属于那那一片鲜红、洁白和碧绿。红的是跑道,洁白的线条,绿的是草坪,这才是我人生的舞台。每天清晨,我在激扬的广播声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绿树环绕下的运动场,平整的塑胶跑道,活泼的孩子们,跑步的我,清新的空气,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在学校运动场的西边,有一排高耸入云的大樟树,每每看到它们我就会想到《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据说小时候刘备的家附近有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桑树,就像一个巨大的华盖,加之他天生异象,双耳垂肩双手过膝,所以被称为极具帝王之相,后来他果然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我们操场上这排樟树并肩而立,远远望去树冠连成一片,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相比刘备家门口的桑树我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所以我的母校山坡中学也应该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卧虎藏龙之地。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母校山坡中学就成为鄂南名校之一,自恢复高考以后,山坡中学为各类高一级学府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北大、清华、浙大、复旦、武大等蜚声海内外的名校都留下了母校山中学子的足迹。

(二)

我是一九九0年进入山坡中学上初一的。当时的山坡中学还是一所完中,但是校舍却很破旧。操场上荒草丛生,跑道也是碳渣的。记得当时每次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都是灰尘漫天,队伍一长就首尾不相见。上完一节体育课下来,同学们都变得灰头土脸的。

操场的南面是颜色灰暗陈旧的教学楼,中间一条石子路连接着教学楼和宿舍,北面一个台阶上去之后一左一右两个青砖瓦房的四合院,就是男女生寝室。教室里连电扇都没有,夏天的时候非常的炎热。寝室也非常的破旧,晴天还好,每次下雨,特别是突降大雨的晚上,我们都会不停地挪动床的位置以躲开漏雨的地方,那些住在上铺的同学算是遭了殃。学校的用水也是一个问题,记得我同寝室的一个同学曾经为了早上有水洗脸而在前一晚上把一盆水锁在自己的箱子里。

当年的条件很艰苦,所以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会教导我们:读书人就是要能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上人和人下人的区别,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之下,这种观点是普遍的。作为一个农村家庭出生的孩子,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读好书,这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我进入山坡中学初中部上初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罗会明老师,他就是第一个对我们说这句话的人。罗老师和我的父亲年纪相仿,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师。

进入初一之后不久,在我们同年级的同学中很快就流传起这样一个传说:罗老师会功夫,特别是气功,相当了得!还据有同学说曾今亲眼看见罗老师仅用两个手指就将一枚铁钉撇弯!

在那个无限崇拜霍元甲、陈真的年代,会功夫对于我们这帮小男生而言具有多大的震慑力量是可想而知的。罗老师在我们眼里就成了一个武林高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侠。所以在罗老师的数学课上,即使是瞌睡再大的人也都瞪大了眼睛,连眨眼时都不敢把眼睛闭得太长。生怕被罗老师发现,一发功点了他的穴道就不能动弹的在那里傻坐一天。

可惜的是,这个传言随着罗老师的驾鹤西去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有一件事却是我亲身经历的。从这件事我知道了罗老师不但是严师更是慈师。他是不是武林高手我还不能确定,但是他治疗跌打损伤那绝对是有一套的。

那是初一下学期的某一个下午,我在上体育课时不慎扭伤了脚踝。因为是疯跑时扎扎实实的踩到了足球上,所以伤的比较严重。伴随着“咔嚓”的一声脆响和钻心的疼痛,我的左脚脚脖子一下就红肿了起来。同学们都吓坏了,以为我的脚断了,慌忙的找来了班主任罗老师。罗老师一听说有人扭断了脚,一下子就从办公室里冲了出来。他气喘吁吁的跑到我的身边,迅速的蹲下来,挽起我的裤脚。当他看到我的脚踝已经肿得像个馒头和已经扭曲的脸之后,他一把把我抱起来就往自己的家里跑。一边跑还一边安慰我:莫怕莫怕,忍到一点,老师会气功疗伤,马上就给你治好了,就不疼了!

到了罗老师家里以后,他把脏兮兮的我安顿在自己的床上,师母也跑过来了,嘘寒问暖的,让我倍感温馨。罗老师迅速的拿出一个装着药酒的瓶子和一个小碗。他把药酒倒进小碗里之后,用火柴点燃,又把烧着的药酒敷在我的伤腿上,然后就开始给我疗伤了。

只见罗老师运了一口气之后手掌立起,他没有触及我的腿,而是在距我的伤腿大约五厘米的高度开始上下揉动。顿时,一股热流开始在我的伤腿上游动。说实话,那一刻,我几乎忘记了疼痛,一个念头油然而生:哇!原来罗老师真的会气功啊!

疗完伤以后,罗老师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他顾不得休息,又把我抱到了寝室里,替我打来了晚饭并叮嘱我好好休息,晚自习就不要去了,这才离开。或许是因为当时太小不懂事,在罗老师为我疗伤的整个过程中和这之后,我竟然没有说一声谢谢。

读大学的时候,又一次我我偶尔和同学谈起此事,我还在懊丧,当时为什么没有说声谢谢。于是,在一个假期,我和同学相约一同去看望我们的老师。可是当我们来到母校时,却得到了罗老师已经因病去世的噩耗。握着已是白发苍苍的师娘干枯的手,一种无限悲凉的感觉油然而生。没有想到,那一声未说出口的谢谢竟成了我今生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初一时,我的成绩一般。到了初二的时候,我们开始有物理课了。我的物理老师叫董书良,他也是我的本家叔叔。那时书良老师风华正茂,他很清瘦,戴一副眼睛,充满了文质彬彬的学者气质。看着我们这些学生总是面带微笑,很阳光帅气。

董老师的物理课,我们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很喜欢,不但因为他的阳光帅气和满脸的微笑,更因为他渊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的生动讲解。他总是能把一些复杂的公式定律讲的那么的通俗易懂,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不觉得枯燥而且很快就能记住。

可能是因为从小就认识我的原因,他一下子就选了我当物理课代表。我很高兴,暗暗地发誓,一定得为他争口气。我也确实做到了,虽然其他科的成绩都很一般,但是物理绝对是名列前茅。为此董老师非常高兴,每次见到我的父母都会狠狠地表扬我。在我送作业本到办公室去时他也会找我谈心,时不时的鼓励我,让我好好学习。

有一件小事,我一直都记忆犹新,直到现在都觉得对不起他。

我们上初中的那时候有一种叫**手册的课外作业书,物理课就叫物理手册。董老师很负责,每次检查作业时都是亲自逐一检查。有一次我没有做完,可偏偏片就在这节课上老师要检查作业了,我的心一下到了冰点。老师这么信任我,选我当课代表,而我却连作业都没有做完,他一定会很失望,一定会很生气,怎么办怎么办?就在我不知如何面对时,老师已经到了我身边,他看着我笑了笑,就检查下一个同学去了。我读懂了他的眼神,他是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做完了!回家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把作业补完,那时的我就已经为辜负老师的信任而深深的自责。

初三的时候,老师就没有带我们班了,听说是进修去了。他一直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人。进修回来以后,老师就教高中去了,我的物理成绩也一落千丈,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很怀念书良老师教我们时的岁月。再后来,零碎的听到老师的一些消息,调到县一中去了,做领导了,几乎是一步一个台阶。

那年清明节,回老家祭祖时听到一个噩耗,老师也是回家祭祖,在返回途中惨遭车祸,同车5人4人遇难,老师生命垂危,遇难者中包括老师的爱人、姐姐和侄女。

父亲和母亲去看望了老师,可我硬是没有鼓起勇气,不敢去,不忍去!我不忍看见曾经心目中那个阳光帅气,和蔼可亲,那个让我一直敬佩的高大形象,浑身绷带,悲凉、无助的躺在病床之上。我无法想象,他将如何挺过来,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我也无法想象,老师的亲人怎能承受如此巨大的打击,因为我知道,老师的弟弟也是在几年前的一场车祸中罹难。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为他祈福,愿他快点站起来,坚强的面对命运无情的挑战。

我知道,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老师挺过来了,直到今天,他仍然坚强的活着!

他的手已经不能再写字了,他的步履蹒跚了,甚至说话都不是很清晰了。可是他依然还有梦想,那就是能重新站上讲台,继续教书育人。我唯有默默的为他祈祷,愿我的老师快快好起来!

(三)

我的高中生活,总的来说只能用两个字概括——浑噩。

高一可以说完全是失败的,既没有可圈之处也没有可点之处。高一年级的那整个一年,我感觉自己成天都生活在一种很飘渺的状态,每天虽然都是准时准点的吃饭上学上学吃饭,但那几乎像是一种生物性的条件反射,至于每天在想什么,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好在这种状态在高二的时候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原因是我遇到了肖书媛老师,我生命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位帮助过我的好老师,是她帮我重拾了信心并慢慢地开始认识自己。

进入高中以后,我发现课程和初中的时候简直天渊之别。如果说初中的时候我还能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在班上混个中等偏上的成绩并顺利的考入高中,那么进入高中以后我就迅速的发现我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猛然间有一种一下子就掉进了一个无限深无限黑暗的泥潭,既看不到一丝亮光也爬不起来更探不到底的感觉。

我感到很无助和无比的懊丧,生平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一无是处。我悲哀的发现,无论是哪一门功课都让我头晕目眩找不着北。我几乎是稍作抵抗就彻彻底底的败下阵来随即便陷入一种自暴自弃的泥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高二时,我们的班主任换成了肖书媛老师以后,我的这种状态才有所改善。

肖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中等个子,稍微有点发福,一头利落的短发,一副近视眼镜,显得即干练又不失女性的细腻。她的知识相当渊博,总是能在课堂上向我们传输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让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很多。讲到兴起时,她就会左手拿书右手随着自己的讲解不停地打拍子,整个上半身配合着右手上下起伏,像一个激情飞扬的指挥家。她对《红楼梦》颇有研究,经常给我们讲红楼梦里的故事并教我们红楼梦里的一些插曲。她教我们唱的《红楼梦》里那首很经典的《好了歌》,我至今都还能一字不落的吟唱出来。

肖老师对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充满了爱心,并没有因为我的成绩一塌糊涂就彻底放弃对我的关心。正是肖老师发现了我在写作方面的一点点天赋并不断的鼓励我,才让我重拾了对于学业和未来的一些信心。

实际上我是一直都没有发现自己在语文方面的天赋的,通过稀里糊涂的高一,我已经对自己彻底绝望,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只能是混完高中然后回家“牵牛尾巴”了。事情的转折源于一次作文课。那天肖老师在没有做任何前兆的情况下在我们班上念了一篇和我们上一堂作文课同题的作文。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一篇供料作文,老师提供的材料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我当时的作文题目是《青蛙和梅花》,我把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和梅花能经受寒冬的考验却在春天到来之际凋谢枯萎相结合,阐明了舒适的环境对人的精神的慢性侵蚀的道理,实际上也是我对自己当时的那种即郁闷又无奈的心情的一种宣泄。

当同学们都以为老师又是在哪本作文选上找到的范文时,肖老师已经把作文本轻轻的放在了我的课桌上同时给予了我一个赞许的目光并充分的肯定了我的文字功底和文章的思想性,随后她又毫不吝啬的称赞说我的这篇文章绝对已经够发表的水平了。我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有这样的荣幸。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原来,我并不是一无是处。在那以后,肖老师经常都会鼓励我,让我好好学习,特别是在写作方面,她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并不遗余力的推荐我进入了当时的《浪花》文学社。

从那时起,我就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现在,我在业余时间里一直都在坚持搞一些文学创作,虽然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提及的成绩,但却给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所以我必须要感谢我的肖老师,虽然这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但是对于我而言却可以称得上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我觉得,能让一个人重拾信心,比教给一个人知识更加重要!

如果说肖书媛老师让我重拾了信心,那么,唐维和老师就是直接指引了我努力的方向的人。是他让我进一步的认清了自己并最终选择了现在的这条路,实践证明,他是对的。

时间一晃到了高三,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在为自己的前途进行着各种努力,而我又一次陷入了迷茫的困境。毕竟,文学创作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是不能对我的前途产生决定性作用的。而且相对来说,我的其他几门功课都很差,要想考上任何一所大学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体育老师唐维和老师主动找到了我。他和我促膝交谈,很认真地结合我的实际为我做了各方面的分析,并最终强烈建议我选择体育这条路。他说以我现在的文化课成绩,绝对是考不上大学的,但是如果剑走偏锋,选择做一个体育生,希望就大大的提高了。只要我刻苦努力的训练,把体育成绩搞上去,以我现在的文化课成绩不说本科,上一个专科院校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我听从了唐老师的建议。于是,在高三的一年里,山坡中学的操场上出现了两个形影不离的身影,那就是我和唐老师。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冬天下雪,每天清晨五点半,唐老师都会准时亲自到学生寝室把我叫醒,然后开始有针对性的对我进行体能和技术方面的训练。在这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体育训练,但是唐老师一直都在鼓励我,说我的身体素质很好,只要肯认真刻苦的训练,就一定会出成绩。

在唐老师的精心调教之下,我无论是在体能还是在专项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后来的体育高考中考出了80分的优良成绩并最终被武汉教育学院录取。

要知道,在当时,大学毕业是包分配工作的。我考上了武汉教育学院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教师的行列,就等于跃“农”门成功。这对于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和他的家庭而言,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可以说我后来所拥有的一切,都和唐老师对我的帮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十四年的求学生涯,我要感谢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这期间我的每一位老师,都给予了我莫大的教导和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的恩师们,我想真诚的对你们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四)

由于种种原因,母校山坡中学在送走二零一五届高三毕业生之后将要暂时的告别历史的舞台。然而,我相信曾经在山坡中学求学过的每一位学子都不会忘记她,每一位在山坡中学工作过的老师也不会忘记她,山坡人民乃至全区全市人都不会忘记她。因为,她记录了几代人的艰辛求学路,她承载了几代人的奋斗与梦想,她将是我们所有山中人心中永远的牵挂,她的历史功绩是永远也无法抹杀的!

虽然她即将暂时的告别历史的舞台,但是我深信,山坡中学的明天会更加的灿烂辉煌!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新年乱想

下一篇: 守一棵树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我在山坡中学的日子-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