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以文结友诗人传奇

以文结友诗人传奇

作者:月蓝牙

国学经典《论语•颜渊》里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它的意思是“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看来,以文会友,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是古代文人重要的交往交友礼节和礼俗。
当然不仅仅是礼俗,从另一方面讲,不管是谁写了文章,都希望有人欣赏;抒发了情感,都希望有知音相和。而读到一篇好文章,如遇琴瑟知音,慕文而求其名,求群贤,求相聚,其中的乐趣和心境堪胜兰亭。

洛阳纸贵为什么?因为一篇好文。因文而出了名,乃左思也。而现在的文,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可古时,能文者可不得了,若一文惊人,差不多就定了前程,因为做官谋事就一条科举之路,而国考的项目就是写文。
东西南北的人慕文而来,以文结友,词赋合吟,对酒当歌,心心相惜,互为知己,情寄山河,是古时的一道风景。

李贺,洛阳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他应该是一千多年前的神童。儿时即能词章。七岁时,被路过的时任起居舍人知制诰的权德舆发现,让背就背让写就写,随着他笔锋落款,权德舆已是目瞪口呆,欣赏不已,随即将随身带的一方虢州砚赠与,正是这方砚在十多年后为李贺京都求考,得了恩助。当时要参加科举应试要层层选拔张榜示众,而李贺凭德舆一封手书,就取得了准考证。上述或许有后人言传戏说,但《唐摭言》中真实记载了“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15、6岁时的李贺已与先辈李益齐名。他的诗作更是传遍东西两京,就连官府州吏,若讨得一诗赋就很有了面子。在家乡的各个驿站,成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李贺相识的地方,也是李贺词赋乐府传播的重重途径。文友们小备酒菜,两三日一小聚,若求得一作,无不得意。就连京城的大小酒楼,红尘客栈,抚琴弄曲弹唱也都是李贺的作品,可以说,李贺的诗就是他的名片,只要说出名字,都惊愕恭敬必索要一首乐府。

就在李贺一边准备国考,一边被文友朋友前呼后拥客请不断时,突然传来父亲脑溢血猝死的噩耗,依照朝廷规矩丁忧守孝,他错失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应试资格。这以后,李贺守孝三秋,每日闭门苦读,诗作浸染,回避所有朋友,和外界失联。在第二年时,他偶尔得知,身边往日才气远不如他的都通过了考试得了官位,就连整天跟在他屁股后转的姐夫王参元都戴了乌纱帽,他快成了孤陋寡人了,愁苦得夜不能寐,头发都快掉光了,他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去京城寻求新的出路。他来到母亲跟前,说出心愿,求母亲恩准,脱孝服携诗文进京再试高低。
当时的人才市场,可谓书生万千,多的如闲云野鹤般。有名气也还要有人推举,有人引路。李贺也被淹没在人海。他听说韩愈门下,每天等待接见者挤破门楼。李贺打算再多些诗作从中挑选最满意的作品呈献给韩愈,凭此一搏。

就在东都一圈儿文友们竭力找机会向韩愈推举时,李贺他一个人携带书卷,诚惶诚恐地来到韩愈门前,只见门前各路书生学子人头攒动,他好不容易挤到门口,拍拍大门,打开了一个小窗口,李贺报上姓名:昌谷李贺前来竭拜韩公,随递进诗卷,又递上银子,门管又关上窗口。李贺回过身,却见已有三五人朝他围来,并依次施礼,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一个壮硕学士:“小兄可是昌谷李贺吗?本意来谒拜韩博士,不想遇到小兄,即使韩公拒见,结识小兄也三生有幸。”李贺还没回过神儿,又有一群围拢过来,你一言他一语,频频施礼。一时间,韩门前弄出个文士相会的情景。


话说韩愈,几天来没看到投来诗卷中有一首入眼,全是陈词滥调,恼火的没一点心情。刚好看到门管手中又拿一叠诗卷,他想一定是又收了银两的,不想搭理他,门管呢也远远站着不动,韩愈正要发火,门管诺诺的说;行卷者昌谷李贺前来求见。韩愈一个激灵“小子终于来了。老夫早已等你等得不耐烦了”。书卷呈了上来,一行工工整整的小楷,《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风至,塞土燕脂凝夜紫。……”首句惊得韩愈发梢震颤,直觉的浑身大汗淋漓。突然见门管早已离去,他大呼小叫:“千万别让昌谷那小儿走了,快去请他老夫要见。”这边,门管高喊:“昌谷李贺,老爷有请!”话音一落,韩公门口一阵骚动,所有人对李贺伸长了脖颈,真是羡慕嫉妒恨哪。


刚刚那位崇拜李贺的壮硕学士见此景此情,紧攥着李贺的手不想松开,他想俯着长吉趁机也被带入,可早被那门管识破,出手挡驾。那学士又瞅李贺眼神并透出恳求的目光。李贺对门管说:“望门管开恩,放朋友一同碣拜韩公。”这边学士又忙掏出大把银两递上。“你就是搬来金山银山俺也不敢放行。你可知老爷等昌谷何久?”见此景,学士只好对李贺连连施礼恭贺,退后了去。
后来李贺真的成了韩愈的坐上客。那些去见韩愈无门的多又围绕他身边,因此他又结识了王茂元、崔植、沈亚之等不少文友。这些文友在他孤独寂寞时为他解困救难,甚至遇到凶险时都纷纷出谋划策助一臂之力。只可惜的是,因遭与他争名的人谗言,说他父亲名“晋肃”犯“晋“进”同音,应避父讳不举进士,最终遭惨落地,他心情郁郁,仕途失意,27岁就英年早逝。

当时的东都正是今日之洛阳,十三朝帝都奠基了洛阳的历史之厚重。无论“洛阳纸贵”,还是诗鬼李贺,诗圣杜甫,诗仙李白无不和洛阳有缘。“以文会友,追诗求诵,投笔入苑。”的传承怕是由来已久。
如今洛阳城内报纸有百姓写手,社会有“以文会友群”,网络有“河洛文苑”“读书吧”,还有各种诗词协会,朗诵学会,等文学团体,里面人才济济,卧虎藏龙,有大家,有百姓。
与古时相比,虽以文结友的形式相同,可内容早已不同。今日大多不靠此谋生计,而多为业余爱好,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高雅,一种情致,一种热爱,一种友谊,或者是共同对洛阳这块古土的千年之恋。
写作不会寂寞,会友更多精彩,来吧,以文结友,其乐无穷。

+阅读全文

上一篇: 镰刀上的幸福

下一篇: 忽然而已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以文结友诗人传奇-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