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青衫隐

青衫隐

作者:潇窗耕砚

由来已久的民国情结被近日赏读的林语堂与张爱玲的小说牵扯得柔肠百转,如啜饮了一杯温热的琼浆甘醴,尚待发散一般。近来诗词写得多了些,忽觉精简的语句不似大篇幅来得畅快淋漓,那么,今日便随性赘述一番吧。

自我降世起至此所见到的男子,无论俊丑雅俗,却无一例外缺少了一种味道,便是书卷与墨香熏染出的儒雅与温厚。如今的生活中,再也见不到那飘逸的青衫,身边的人,再也不见了洋溢的诗情画意,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再难寻那翩然的衣袂,仿佛空气中缺少了一点静怡斯文与那个年代特有的俊逸风雅,转而代之的是空洞肤浅、傲慢自负、轻狂不羁,不免感到怅然若失,于是不由得自心底漫出对青衫的追慕之意。

对于青衫的怀想,却也并不仅仅囿于那服装的颜色与款式,而是我一向执著地认为,那色调的深沉、线条的流畅、立领的严谨、盘扣的韵致,就是莘莘学子的代表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书舍学馆之中,那些风姿脱尘、仪态翩翩的身影,总是在岁月的徐风里浓来淡去。青衫的背后,深藏的是浩繁的书卷、是满腹的经纶、是沉稳的气度、是睿智的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以大气优美的方式表达,总是以浪漫婉约的形态呈现。青衫,既是简洁的,又是优美的,一以贯之、不枝不蔓、不繁不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然展现了它高远凝重的气度与洗尽铅华的质朴。拥有淡定内敛、含蓄庄重的品性,毫不张扬,却透着一种包容与稳健。一袭青衫,或于山水间伫立凝思、或于亭台楼阁中抚琴侍箫、或于花气袭人的月夜品茗落棋、亦或是坐于书案前诵读修学,它洋溢着中国文人不卑不亢、潇洒超脱、谦恭有礼的精神内质。

青衫隐着一丝忧郁,来自十年寒窗、秉烛夜读之苦。苦虽苦矣,然苦中之乐,自有个中真味。且不说修身养性、正心立志、齐家治国、报平天下的抱负理想与文化内涵,单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判断,也润比凝脂、馥美若兰。夜深人寂,素手秉烛,红袖添香,即使读遍经史典集,又何苦之有呢?真正的苦是背负了国恨家仇,犹如泣血的杜鹃,声声哀鸣着悲愤与苍凉。

青衫裹着一腔落寞,聚集在白居易支离破碎的内心深处,发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哀叹。

青衫含着一抹凄楚,占据纳兰性德悼亡之吟的《青衫湿遍》,“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字字化作血泪的挽唱,诉不尽对亡妻的相思怀恋。

青衫透着一阕诗意,举手投足间流露着惊才绝艳的风骨,醮一笔墨色勾勒唐时风花宋时雪月,掬一捧檐雨,撑一把油纸伞,在温婉的诗句里穿行。

青衫结着一缕柔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儿女情长自《诗经》中弥漫开来,踏着轻尘,如马蹄溅落的花香,拂上衣衫的一角,经久不散。

着青衫的男子——萧萧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爽朗清举若竹之骨,坚而柔韧!现出一副周正坦荡、坚毅持重的君子之相,透出知书达理、德才兼备的君子之品。德与才的合一,是传统文人的至上追求,它氤氲成一股浩然正气,积淀在中国历史的深处,擎起了一座精神大厦,巍然屹立,不曾坍塌。尽管有些沉重,但追忆,终会留住那些盈盈风景,那是从悠悠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涓涓流淌而来的民族之魂、传统之美!

那些穿青衫的人早已远去,青衫也在岁月中沧桑搁浅,我频频回望那转了身的影子,如一缕袅娜的青烟,氲入我的心里,如梦似幻,云淡风轻,消隐不绝……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扛起生命的祝愿

下一篇: 走在春天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青衫隐-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