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高玉森,坐拥一座“黄金屋”

高玉森,坐拥一座“黄金屋”

作者:高谦
因痴迷于地方志收藏,高玉森苦其心志,倾其所囊搜集到全国各地的志书2万余册,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地方志收藏家,这些志书也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高玉森住的是一套新建房屋,厅内宽敞亮堂,天花板距地面足有五米高,大空间反衬出室内家什的小摆设,唯有两面墙壁上的巨幅四条屏花鸟画格外抢眼,房东间就是他的会客厅兼办公室了。
在这间简朴的房间内,高玉森每天要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料查询者以及志书收藏的同道们,间或还要回复各方来电,待客、查资料、回电,这几乎就是他每天的生活状态。
年届花甲的高玉森,衣着朴素,身板单薄。见到他时,话语不多,表情还略显严肃,可一提及志书收藏,他立刻神采奕奕。
“地方志主要指省志、市志和区县志三级骨架,还有江河山川志等等。”“现在不少地市开始重视地方志了,听说最近我市也开始征集地方志,准备建设地方志馆,这是建设文化大市的一件好事啊!”“再过几个月,台湾的1110册志书就进来了,我这里就实现全国地方志大团圆啦!”……话匣子一打开,高玉森侃侃而谈。

“不是一屋书,而是一屋黄金”
高玉森收藏地方志上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出生在临淄区朱台镇南高家村,从小就爱读书,尤其最钟爱小说,后来有了经济能力,只要喜欢看到什么书就买下来。1991年,一位朋友送给他一本地方志,包罗万象,资料齐全,要什么查什么,当时他喜欢的不行,像着了魔似的,收集地方志的念头萌生了。
刚开始,对偏居乡村一隅的高玉森而言,收藏志书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一查资料,光全国省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盟、旗等行政单位就有3194个之多,要是挨门儿去跑无疑痴人说梦。那时不仅仅缺乏资金,还有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闭塞等诸多瓶颈,征集难度可想而知。
思来想去,最省事的办法就是通过信函征集。当时,桓台县已故书法家郑春坡的甲骨文书法独树一帜,影响广泛。高玉森找到郑春坡,想借用郑老书法的影响来征集志书,郑老知道他的想法后欣然书就200余幅作品。高玉森将郑老的作品连同征集函装进信封寄往全国各地。200多封信寄走了,可回复仅十几封,他们大都对他征集地方志的事不感兴趣。
随着通讯信息的发展,高玉森逐渐打开局面。那时安装一部家庭固定电话需要上万元,一般家庭都承受不起。为了便于征集志书,高玉森不惜花费1.7万元安上固定电话,每天拿着号码薄,挨个儿打电话,每月下来话费达到3000多元。
许多偏远的地市县志办公室没有电话,无法联系,有的即便联系上,也困于语言障碍,交流困难。一次他电话打到西南一自治区:“喂,地方志办公室吗?”“什么?找谁?地税局?”“算了算了……”尽管他努力用标准的临淄普通话,说了半天,还是南腔北调,各吹各号,他只好沮丧地挂机。
在征集志书期间,有时也会遇到热心人。在他收藏的省志里,黑龙江地方志征集算是比较齐全,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后涉及地理、农业、水利等70多个领域,他一共收集了78本,唯独缺少一本黑龙江宝清县志,为买到这本书他没少费心力。有一年,高玉森坐火车跑到宝清县,县志办的人告诉他,这本县志已经多年找不到了,编撰志书的主编倒能找到。高玉森电话联系上,却因该志书主编生病住院不便探访,只好将电话和地址留给了他。不久这位老主编按他提供的地址,将自己留存的志书寄了过来,并且分文不收,这让高玉森激动和感激了好一阵子。
最大的一次收获,是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宣兆琦的力助。经过宣兆琦院长帮忙,他数次跑北京,终于争取到中央地方志办公室提供的1000多本志书。但是,这套志书要等到西安图书博览会结束才能到手。为防止“节外生枝”,高玉森干脆带车蹲在西安“盯”了一周,博览会结束后才将志书拉回来。
因痴迷于地方志收藏,高玉森苦其心志,倾其所囊搜集到全国各地的地方志2万余册,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地方志收藏家,而这些志书也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全部。一次,《人民日报》李应明先生看到藏书后感慨道:“你藏的不是一屋书,而是一屋黄金。”中央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霍力进先生说:“到目前,收藏志书你是中国第一人。”

“企业总有倒闭的一天,文化垮不了”
在收藏志书之前,高玉森啥都干过,开过拖拉机,炸过油条,卖过馒头,还当过两年多的民办教师,在当地人眼里,高玉森最能折腾,算得上是个人物。
从小聪慧的高玉森,在小学、初中学习特好,不偏科,是十里八乡的尖子生。他说,凡是教过的老师,没有记不住他的。因种种原因,他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1978年他参加了高考,通知书来了却未被录取,事后才知道政审不合格。
改革开放后,头脑活泛的高玉森在1986年建起纸箱厂,当时是淮阳公社最早私营企业之一。两年后他又跑到风行一时的天津大邱庄,引进项目建起海绵厂。2003年办起化工厂。经过几年打拼,高玉森完成原始积累,也积攒了雄厚人脉。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和竞争加剧,早期的这批乡企面临重新洗牌,要么扩大规模提级升档,要么固守自封等着出局。而此时的文化收藏刚刚兴起,收藏志书又是他的至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掂量一番,他最后还是抛弃了一手经营起来的企业,将手下的三个厂子全部承包出去,专心收藏志书。
起初,高玉森的儿子高厂从北京文博学院毕业后打理着企业,后来他干脆叫儿子退出来,和他一块搞。出嫁的姑娘高玉也加盟进来,专跑山东地方志。老伴边翠玲在家里负责“内勤”,一家人搞起了志书收藏,也都从中深受其益。尤其他的老伴,没上过一天学,不识一字,整天被这些志书包裹着,耳熏目染,现在也能看懂地方志。
在高玉森的念想里,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将来的发展趋向,不是比高楼大厦,比钱多少,而是比文化,比素养。而搞企业则不然,“企业越办越难,越搞越累,总有倒闭的一天,文化垮不了。”高玉森对自己的眼光很自信。
当年和他同期开厂办企业的,不是关门,就是转行。现在他的企业不仅存活着,每年还回收几十万元外包费,足以支撑收藏支出。“我现在是一无债务,二无忧虑,三无仇人,一门心思藏书。”他说。

“志书只进不出”
高玉森的藏书越来越多,以致后来他住在南高家村的房子里存放不下。2009年,在临淄区政府、朱台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高玉森在朱台镇齐峰路旁的北高家村新建起了一座近1000平方米的弘阳藏书楼。
走进他的藏书楼,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一楼每间书房紧挨着四面墙都摆放着书橱,橱里装满了书,这只是藏书楼的一部分。到二楼、三楼一看,书房里全是藏书,光装志书的书橱就有130多个,几乎占据了三层楼十几间屋近1000平方米。
“以前,由于地方志出版量少,多数志书属内部资料,不外流。后来‘文革’,各地志书出版中断了,所以征集起来比较难。现在容易多了,新出版的志书我基本上买全了。要说升值大,还是‘文革’以前出版的地方志,有些版本不能以价钱计算了,得当文物看待。”高玉森说。
在高玉森收藏的志书中,老版本还是占了不小比重,随着市场行情变化,这些志书身价倍增,有位老板看了藏书后要出高价收买,高玉森断然拒绝。他说:“我藏书20多年,投资不计其数,但没卖过一本志书,只进不出。”在他看来,这些志书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出卖志书就等同于出卖他的灵魂。
在收藏的江湖上浸淫多年,高玉森还修炼出一双文物鉴赏的“慧眼”。许多人拿着古字画、古玩找上门来,他打眼一看,几乎口无遮拦地说出真伪。“有些东西已经绝迹,市面上又出现了,不是假的是什么?”说起来,他的这套鉴赏本事还是那些志书帮了忙。由于长期与藏品打交道,不懂的就查志书,书里什么都有,时间长了,他的鉴赏力也就提高了。
现今,视这批志书为自己孩子的高玉森越发珍视她的价值存在,因此他希望儿子高厂、孙子高弘阳能将这份事业传承下去,弘扬光大,为文化事业发展做贡献。(魏廷宝高谦)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高玉森,坐拥一座“黄金屋”-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