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母亲库

母亲库

作者:朱新卯
在我的故乡、在苍翠的熊耳山的怀抱中,有一座始建于大跃进年代的小型水库叫青沟水库。
在青沟水库建设的三年里,年轻的共和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可以想象,在那难以果腹的条件下,去建设那么大的水利工程,该面临多么大的困难啊!是父亲和成千上万的农民一样挺直了脊梁,勒紧了裤腰带,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个个瘦成了皮包骨,有的得了浮肿病,还有的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今天这一库碧水。
只要提起青沟水库,总有一种像母爱那样难以割舍的情结萦绕在心头,使我禁不住怦然心动,更禁不住记忆的闸门,去回首那段峥嵘的岁月……

野菜团

大跃进战鼓擂响的那年,青沟水库开工了,我父亲和村里的男壮劳力一起上了工地。后来听说父亲干的活是用大锤和钢钎打石洞,用炸药放炮。刚入学的我甭提多高兴了,还经常在小伙伴面前自豪地翘起大拇指炫耀,与此同时萌生了去水库工地看看的愿望。
第二年春的一个星期天,三叔家的民哥来找我,说是去青沟看修水库。母亲将几个野菜团用手巾包好,交给我说:“你们去吧,听说水库工地可热闹啦,顺便给你爹带点吃的,听说他们已吃不饱饭了。”
一说让去青沟看建水库,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因为毕竟是渴望已久的事了。为了能早点到达,我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赛跑、追逐,根本顾不得疲劳和汗流浃背。谁知到了水库工地,几个野菜团早已没了形状。
父亲听说我们来了,弯着腰从石洞走出来,先眯着眼看着我们笑了笑,又看着一兜散野菜,一点儿也没怪罪我们的意思,说:“你们饿了就吃吧。”父亲见我们摇摇头,手在衣襟上简单擦了两下,然后大把抓着吃起来。
至于说,当时父亲是什么原因吃不饱饭?我们不知道,更不知道去问。
父亲把一兜野菜吃完,擦了擦嘴,说:“你们去看吧,听到大喇叭唱时记着回来吃饭,我还要去洞里干活。”
我和民哥蹦跳着上了工地,只见人山人海,推土机、架子车,来来往往,热闹非凡。这边,五个人一个夯,在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中一齐拉起,又一齐落下;那边,两座山间拉着几根钢丝绳,一来一往两个大铁箱运着土,到中间自动将土倒出,然后又返回,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只有到孙悟空的魔法里去找答案。
忽然,民哥指着一面山坡惊喜地说:“咦!快看,探照灯!”我们一前一后小跑着上了那面坡,气喘吁吁地来到探照灯前,手摸着小锅似的玻璃罩,巴望着天黑,想看看探照灯是咋明的。
这时,对面山坡上的大喇叭唱起了《社会主义好》,民哥催我说:“走吧,该回去吃饭了。”
我说:“就是不吃饭也得看着探照灯明,要不就该后悔了。”
话音刚落,探照灯里的灯泡开始发红,慢慢变明,直到不敢再看,我们才从坡上跑下来。
这时,父亲和几个叔们喊着赶来,说:“你俩可把我们吓坏了,快回去吃饭吧,今儿黑县剧团来唱戏,还有‘电打布景’哩!”
吃过晚饭,我们随大人来到临时搭的戏台前,人群中传出话,说戏是《劈山救母》。
因为我们太小,既看不懂戏,又听不懂戏,每场结束,只等着看下一场的“电打布景”。
记得那是我玩得最高兴的一天,在父亲们住的简易工棚里很晚才睡着,夜里还做了个梦,自己变成一条鱼,在新建成的水库里游来游去……




我第二次去看青沟水库是在1970年,绵绵秋雨下了半个来月,水涨河发,在家闲得无聊。一天,村里有人提议,到青沟水库看捕鱼去!
捕鱼,对北方人来说,可是一件新鲜事儿。于是,几个常在一起玩的同伴一商量,拿块塑料布披上或带顶雨帽就出发了。
路上我想,像咱们这儿的小水库,能养出多大鱼,不过三、五斤,多则十斤八斤罢了。
翻过两坡一凹,登上双嘴峰,雨雾浩淼中,白亮亮一大块水银镜扑入视野,刹那间,一种透彻的感动溢满心扉,这哪是什么一般的水库?简直就是镶嵌在苍茫青山中的一大颗明珠啊!
我们看捕鱼心切,小跑着下了山,登上了水库大坝。看着块块青石砌成的大坝,就仿佛看见父亲当年抡大锤的身影,就仿佛听见当年水库工地上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
在坝顶的青沟水库管理处门前,我们惊呆了:一大片被捕上来的大鱼横躺竖卧,活像刚杀开的半拉猪放在那里。我们弯下腰搬了几下,根本搬不动。我说:“恐怕有六、七十斤。”管理处的老董笑呵呵走过来说:“小伙子,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吧?”
我笑着摇了摇头。
老董说;“这次打捞上来的鱼多数在五十到七十斤,还有几条在八十斤左右,最大的一条是九十二斤!”
我说:“是不是喂的好?”
老董说:“从八年前放鱼苗到今天,连一次就没喂过。”
这下子,我更纳闷了,“那……”
老董说:“象咱这山里流出的水,肥着呢,啥营养都有!”
这时,我转过身,望了一眼水面,才恍然大悟:“是呀,这哪里是水,简直就是一库乳汁啊!”

玉米穗

我已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大概是八十年代吧,整整一个伏天全县没落雨,我从车村下乡回来,看到沿途地里的玉米几乎干枯,看来秋天要绝收是无疑了。
回家收秋是我多年的习惯,一来可以帮帮年迈的父母,多少尽点自己的孝心;二来可以感受感受秋收的气氛,不忘乡土情结;三来还能活动筋骨,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我到家时,大门落着锁,邻居二婶告诉我,家人都去后坡掰玉米了。
后坡原来是坡地,自从青沟水库建成后,村里人利用三年多的日子修成了梯田,从此水土也不会再流失。
走到后坡,我一望,满地里都是人,一边在掰着玉米,一边说说笑笑,见我回来,近处地里的乡亲们和我互相打着招呼,还问这问那。
当我走进地里一看,玉米穗儿长的出奇。我随手拿起一穗剥开,黄橙橙饱盈盈的玉米粒儿一直长到穗尖。我问爹:“咱这儿的玉米咋会长得这样好?”
爹捋了捋胡子,灿烂地笑着说:“多亏了青沟水库去年蓄满了水,光咱这儿的地就浇了三、四次。听说大坪全乡今年秋天庄稼长势都好着哩!”
由此我想到,青沟水库不仅水肥鱼大,还哺育着上万亩土地,难道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母亲库么?
+阅读全文

上一篇: 三个班主任

下一篇: 妗子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母亲库-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