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冬谒范仲淹祠

冬谒范仲淹祠

作者:舒途

庚子冬月廿二日,冬阳熙熙,恰至小寒。余载友至伊川后得暇,即单车自驾,拜谒范园。

范园乃范仲淹祠堂,亦为其墓园,居洛阳东南万安山南侧,今伊川彭婆徐营村地界。余上班期间,曾闻此地名胜,亦偿至乡间坡陇远观该园,皆因公务或时间所限未允至前,而今荣退数年,方遂前愿。

范园背靠万安山,座北朝南,由后至前,依坡而下,前面少洛高速横亘,东西相望,绵延天边。遥瞻园区,可见郁郁柏林,门前塑范文正公雕像,巍巍佇立,高约丈余。

宋朝中后期,北夷常犯中原,皇室日渐式微,帝弱而多出名相,辉辉然灿若群星。如寇准,如包拯,如东坡,如韩琦,如王安石,如欧阳修,犹有此园范公,个个政绩不菲,文学名满天下,光曜世人。诸公忠君则喜于君,爱民则得民心。君喜民拥趸者,德治天下易也。公逝己千年,而今不计道远而趋之,酹奠榛墟者,仍络绎不绝焉。

范园正前有沟壑环抱,近年修石桥可沿门前车场至园区。园周四望,植刺柏百余株,粗已半尺,列入省级保护。其余杨树遍地,木叶尽落,西风轻拂,寒枝颤颤。山门石牌坊劲刻“高山仰止"四字,两侧对联石柱因风蚀已斑驳不全,几无辦识。园内有神道,可拾级而上,直至祠堂。神道两侧,立宋仁宗“褒贤之碑"等古碑者三通,高大者似魏体碑文依稀可见,皆为赑屃驼负,吉纹碑帽覆顶。今为古迹遗存,封铁槛罩玻璃以护之。又有当代政府或族人立碑四五通,记述建园重修等内容。

余入园内,览碑文,拜祠堂,观展品,谒墓陵,识见颇丰。

今思昔日范公,幼年丧父,随母再嫁居异地,渐知身世后发奋读书。中进士,取政声,遇贵人,入中枢,参朝政,管军事,绥边功成。公虽因新政或直言,几经起伏,以朝臣贬知诸州各地,而终以道德文章名满天下,被人称颂,成就一代才子名臣的千古佳话。

范公从政,敢于直谏。太后秉政,公谏应让仁宗亲政;仁宗举朝为太后庆生,公谏应公事家事分明。仁宗亲政后,有人非议太后,公则奏皇上曰:太后有护主之功。其行至刚至正,与吾祖韩愈如出一辙:“愿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公推举庆历新政,大为皇上赞许。然新政即改革,虽为国为民之计,仍不免触动一些集团利益。阻力日渐,则难以推行,公即自请外放,远离朝庭。以此行,身后被谥范文正公,实不谬也。

范公临危奉命守边,抵御西夏入侵,身为朝臣兼西北军事及地方官,制定和善少数民族,招降分化附逆各部,孤立打击夏主元昊的方略。同时,整训军队,屯田自给,提拔重用年轻有为将领如狄青等,维建边城,退守有方,屡有胜绩。敌畏范公"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而不敢犯,向宋称臣纳贡,边疆方得安定。

范公著作有《范仲淹全集》三卷留存。而世人皆知者,当为《岳阳楼记》。因具忠君为民思想和精神,范园今天也被辟为廉政教育基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也因此文而闻名。滕子京原为范公同朝进士,结为好友。其人有才气,但在泾州及巴陵为政时有人举报其贪。察其用公款慰劳前方将士,募善款或公帑修建岳阳楼,并请名流题记官宣。用公款办公事,虽有私意或作形象工程之嫌,而历来皆有之,况滕子京乃地方主官,所举皆世人多拥赞称道乎?幸有范公等朝臣为其释情,皇上只将其贬谪,仍为当朝所用。范公文末,不仅明志,对世人及此老友,也不乏规劝之意: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公诗词,传世三百余首,而词仅留五首。其中《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曾为毛泽东主席手书,现张挂于祠壁。《渔家傲》为范公守边时所作,入《历代词萃》,典型之边塞诗词风格,特录之与君共赏: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据传公曾以该词牌作曲数阙,皆用“塞下秋来"起首,被欧阳修认为范公词穷,讥为"独塞主"。吾以为非范公词穷,乃欧阳公才高一些或更潇洒也。

出园门,南望嵩高,俯瞰伊川,顿觉光清气爽,天地增宽也。庚子冬月廿八日以记之。

+阅读全文

上一篇: 面对生活的苦难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冬谒范仲淹祠-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