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冷言”话语文

-“冷言”话语文

之所以说“冷言”,是因为我要讲的和时下的要求、做法及家长的趋鹜不同,甚至是唱反调,在他们听来,或许是冰冷至极的。我是以满腔的热忱斗胆“冷言”。

我居住的小区是学区,对面就有小学、初中。小区临街的铺面有不少补课机构,且不说这些机构是否有执照,单就其“繁荣”热闹程度就值得一说。每到晚上8点左右,英语培训机构门前就挤满了人,接学生的家长,冲出来的学生,熙熙攘攘,这些都是小学生。可见家长对英语的重视,这都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有“高见”的家长。每看到这壮观情景的时候,我的心理总有说不出的滋味。平时说道“说不出的滋味”其实是能说出来的,只是不愿说,而这个时候是真的说不出来,是自己的“老故”,是家长的无奈,是教育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我真的说不清楚。

直至近日读于漪《语文的尊严》一书,才似乎悟出几句。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就是源于汉语,这是国人的骄傲。台湾大学者余光中先生说过:“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将汉魂不朽。”每读此语,必眼含热泪,心潮澎湃。先生对祖国之爱、对母语之爱喷涌四溢,对汉语重要性之论述当属精辟。反观时下,对语文教学的漠视及为应试而教而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在课上课下都是在传授答题技巧,很少有人把对语言的咀嚼、推敲、品味、思辨作为中心去研究、去引导。尽管语文课本的最后有“名著导读”,而且中高考也要涉及一些名著的知识,但真正沉入到读书中的又有几人!学校图书室大多是摆设,因为教师没时间读书、学生更不去主动读书,最多是在手机上“碎片化阅读”。考试中涉及名著的知识早就有人给总结出来,背诵就行,不必因读名著而费时费力。书店里教辅资料琳琅满目,名著偏居一隅少人问津。正如于漪老师所言:“教育变异了,不是‘育人’,而是‘育分’。”

“民族语言是民族的生命,是民族文化的根,伴随人的终身”。而我们说的好听一点是读得少,说得真实一点是不读书,更不读民族经典。正像我开头讲到的,我们挤时间、抢时间去补英语。岂不知我们连母语都没学好,我们连汉字都写不对,但这都阻挡不了我们对外语的痴迷,因为都知道,大家都不在母语的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水平基本一样,而学不好外语就会落下别人许多分数,在升学时就会吃亏。

悲哉!是教师的无奈,是家长的无知,还是教育的无序?

高考改革如火如荼,似在提母语之地位,为外语降温。有此举,对汉语来说,值得庆幸!然而,细思之,母语和外语的分值依然等同,外语每年考两次,学生可选最好的分数记入总分。母语的地位如何提升,能提升多少?再拿初中各科标准课时分配来说,英语、汉语都是每周4课时,汉语和外语的地位还是等同。按照传统的习惯,语文除了每周两节习作课,实际授课只有两课时,语文教师怎么在这两个课时里做到品、鉴、赏?于漪老师说:“打开国门看世界,俄罗斯、法国、美国等母语教育所占课时比例都比我们高。我国台湾、香港母语教育所占课时比例也比大陆多。”纵观世界,孔子学院已经办到了全球范围,别人把汉语视若珠玉,而我们呢?这大概就是大战冠状病毒期间我们只会喊“加油”,而近邻日本则会“风月同天”的缘由吧!

庆幸的是,语文、历史及道德与法制教材已经由教育部统编,普及国学经典文化已经提得更加响亮。重整母语雄风当为时不远。

如此“冷言”,或属无知;斗胆为之,则为无畏。因无知而无畏,即或有错,尚可谅之。

愿我的“冷言”,能唤起对母语的点滴热度。

如是,则幸甚!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冷言”话语文-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