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

一个人一旦成为另一个人记忆的一部分,那么那部分记忆所记载的,或是拥有记忆的那个人通过记忆的回想所获取的信息,就已不再是被记忆的那个人本身。记忆里的印象只能是那个人的一部分表象,而所有对于那个人的感受、评定都只能是记忆者带了主观臆测的设想,脱离了客观的真实。
生命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开始,记忆却姗姗来迟。记忆不曾告诉我们的那段时日客观存在着,但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出生之前的亿万年一样是虚无的,在我们的“世界”里它不存在。我们只能经由其他途径来设想。
而在我们死亡之后,这个宇宙还不曾灭亡,我们却已经感知不到。我们回归最初的形态,外界在我们的“世界”里停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宇宙可以永恒地存在下去,“世界”却是有限的,它只有部分客观的内容与外界交叠,更多的却是“世界”的“主宰”———我们的精神赋予它的主观部分,只是思考、猜想构成的,脱离那个“世界”,或许就只是毫无意义的一堆数据,或是一段脑电波。“世界”中断之后,我们甚至不能再“听说”、“设想”将要发生的一切,这比可以听说、设想的从前虚无得更加彻底。
这么看来,似乎我们从来都只能透过主观来看客观,却不能站在客观的一方,来审视主观的自己。精神不能脱离大脑凝聚在外界来观察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从来“看”不到自我,只能站在镜前看到一部分虚幻的外在形态。每时每刻,我们活在当下、自己的“世界”里。“世界”里只能有自己一人的“精神”,却感不到他人的“精神”,他人在我们心里,“世界”里已有一部分被我们自己“同化”了。
你所看见、听见的真实,不一定是完全的真实。
绝对的真实,不需要我们的苦苦追寻与探索,因为它不会让你触摸到。
存在的,对你来说也许是虚无。只有进入你的意识的,才能被称为存在。但这存在,也可能包含了虚无。
存在与虚无,对立而统一。
即使上帝赋予人类思想,我们不可避免地循着本能的感觉走。智慧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相反,因为思考而发现了太多无法解决的困惑,于是我们迷茫、困惑,而对纵横交错编织成网的道路,我们既不能断定通往的前路也不能停留,我们被驱策着向前,不由自主地踏上一条道路。我们依循的不是真理,是内心深处涌上来的冲动,凭着这股冲动,我们被迫启程。
不能说对或错,即将发生的还是未知,我们无法改变已发生的定局,亦无法预测未知的将来,只能无奈地活在当下,等待未知转入命定,将来成为过去。
有人在当下选择逃离过去,有人选择追求未来。当这种选择紧紧地反身抓住你,使你无法回头、无法反悔,你只能转而狠狠咬牙坚持,与它相依着并存下去。至于有一天,它成为了你不得不活下去的理由和支柱———它就成为了你的信仰、你的执念。
一旦认定了信仰并为之坚持,就会与与之对立的信念产生矛盾甚至于激烈的对战。在这场战争中,注定为坚定地守护自己的立场而放弃一部分东西,彼此试探底线。
就像弗洛伊德与荣格。曾经的师徒、好友、助力,最终在分歧中决裂。它们没有一方可以放弃坚持。因为一旦放弃,它们在那个领域中树立的世界会随之崩塌,由一方主宰沦为另一方的附庸。为了重新站立,需要重建一片天地,推翻从前的所有定论。但也许一个人一生只能有那么一次建树、一次坚持。在那唯一一次中付尽心血和精力。一次失败后,再没有勇气找到另一个信念。
人类不是神明。我们永远无知,却妄想无所不知。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存在与虚无-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