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涵咏史事

涵咏史事

作者:张松寿

近些时日,我致力于听评书。一来可以干活、积淀两不误;二来可以了却不曾读名著之憾。截至目前,听完了刘兰芳的《岳飞传》,单田方的《乱世枭雄》,正听着他播讲的《三国演义》,业已三分之二……

关羽罗汉峪遭擒,终为孙权所杀。刘备得知,为圆桃园之义,他力排众议、刚愎自用,亲帅大军,讨伐东吴。同时火爆子张飞常常借酒浇洒抑郁,酩酊大醉就暴打将校。由于报仇心切,就在他起兵与大哥会合前,发难于范疆、张达,终遭杀戮。刘备失了股肱,与东吴对垒,结果惨败而退。他窝囊加忧愤,于公元223驾崩于白帝城的永安宫……

西蜀何以灭亡呢?我以为有以下若干原因。

西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成于义,同时也败于义。因义刘备、关羽、张飞结缘弟兄,又得遇诸葛孔明,从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当刘备得知关羽之死,他妄顾国本而执意讨伐东吴报家仇。既殃及了张飞,又葬送自己,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还有,西蜀地处蛮荒,交通闭塞。及至唐,李白曾在《蜀道难》中迭迭嘘叹: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由于山道崎岖,蜿蜒曲折,运送给养极度困难,战争无法持久,不能长期与曹魏军对垒,常使诸葛亮闹心。

再者,西蜀地处华夏西部边陲,地广人稀,文化积淀薄弱,鲜有后备人才。刘备入主西蜀,至诸葛亮薨,只在平定南中地区折服了孟获,又从曹魏军中归降了姜维,并随军历练。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柱石之才。而曹营则新鲜血液代有更新,像司马懿父子,邓艾,钟会,贾充等。

主观上,刘禅懦弱、昏庸,只知寻欢作乐,遑论治国理政,十足的政治白痴!谁言岁月静好,那是有人昼夜不息地替你扛掮!诸葛亮内政、外交、军事全摊他一人之身。后主受宦官的蛊惑,洗脑。挤兑了诸葛亮培养下一代的精力,束缚了的军事部署,贻误了决胜的战机殚精竭虑,积劳成疾,终致栋梁轰然摧折,无以替补。

《三国演义》可谓鸿篇巨制,众多前世经典、历史掌故如璀璨的珍珠镶嵌其中。其间,一典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春秋时晋国——周朝姬姓封国,是早先崛起的诸侯国并权倾春秋——晋献公、骊姬与申生、夷吾和重耳之间的故事。

献公五年,征伐骊戎,掳掠了骊姬,并纳为妃子,宠爱有加。骊姬生子奚齐,为能取代太子申生、最终面南背北她煞费苦心。她先用疑兵之计,在献公面前讨个忠义的好名声,并被彻底宠幸。之后,为清除障碍,她一步步实施毒计。给献公吹枕头风,进谗言,说申生非礼她。三位皇子既习文又习武,又和睦相处、守道遵义,所以,献公没有挂怀。离间不成,她夜不安枕、食不甘味。一天,申生自曲沃回朝,骊姬邀请他一同花园赏花。她预先在头发上擦了蜂蜜,当盘桓于花丛间,蜜蜂逐蜜聚落头顶。太子见状,不假思索,上前扑打。尖叫声吸引了阁楼里的献公,他挑起帘栊观瞧,见申生纠缠着骊姬,骊姬凤冠歪斜、钗钿零落、秀发蓬乱、好不狼狈。百闻还是不如一见,但献公强压了恼火,没有计较。一计不成,骊姬心生二计,对申生谎说君王梦见了齐姜——申生的生母,差他到曲沃祭奠,并把祭肉捎回来。申生祭祀回来,送来祭肉,骊姬吩咐荼了毒药。就在献公要吃的当儿,骊姬建议先拿狗测试一下,结果狗当即毙命。献公着了恼,吩咐杀了申生。虽然申生搞清了事情的真相,但为维护父王的美名,成就君臣父子之大义,忍辱饮剑自刎。他的死成了愚忠的范例。

昨天,夜读《史记》,发现此说与史籍相悖。嫁祸祭肉荼毒是相符的,而申生逐蜂则没有的。是太史公的删减?还是后世文人的添油加醋?我猜想是后人顺应爱憎分明的艺术加工吧?有或无以及谁是始作俑者都无所谓,我们无法考究,也没有必要考究,但史籍所载的,我们必须尊重,它常常与考古发现互相印证。

了解过去,了解历史,视接千载,通话古人并涵咏其中,品悠悠古韵,沐华夏之风,岂不快哉!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涵咏史事-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