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贵州掠影

贵州掠影

心里边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走遍中国。去年六月,我的贵州之旅成行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是很久以前人们对贵州的评价,说明贵州多雨多山又贫穷。将近一周的所见所闻,我眼中的黔地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浓郁,且还带有一丝原始的神秘。

黄果树瀑布

闻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位于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水势浩大,气势磅礴而著称。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让我不禁有“贵州回来不看瀑”之感慨。走过弯曲的石径,未见真容已闻其声,透过茂密的树林缝隙,一匹宽幅白练倾泄而下,哗哗的水声便是那千万台织布机的“大合奏”了。山谷下人潮涌动,水势汹涌澎湃,风声雨声叫声笑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沿着游步道环走瀑布,雨点像小精灵,洒在脸上、手上,凉丝丝的,冰爽爽的。跟着人流进入一个山洞,此情此景似曾相识?这不是齐天大圣的水帘洞吗?身临其中,宛若仙境。地湿路滑,摸索着出山洞,眼前豁然开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的比喻毫不夸张啊,更不是凭空捏造。突然间天空亮起来了,太阳出来了,瀑布底端的一侧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此时此刻,唯有俩字:完美!

天龙屯堡

贵州有八怪,其中的一怪就是“石头当瓦盖”。这个地区广泛地分布着岩页石,当地人就地取材,厚的、大的用来做地基、砌墙壁,薄片的石头自然就被利用作为瓦片,古镇内到处可见这样的老房子。

600年了,这里的人却还固执地坚守着大明遗风,穿着明朝的长衣大袖,女性的服饰可以总结为四句话: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梢梢,脚上两个翘翘。街头、巷尾、转角处,一个、两个、三两个,着鲜艳服饰的年轻妇女、穿藏青长袍的老年妇女一边聊天,一边做着针线活,俏皮可爱的娃娃鞋、成人的布凉鞋,一针一线,结结实实。“军嫂”们勤勤恳恳,未雨绸缪,屯物备资。在古代,这是生活所需,也是战时必备;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是对远方亲人深深地思念!

穿过古镇的巷弄,来到演武堂,观看中国古老的戏曲活化石——地戏的表演。谓之地戏,顾名思义,这里没有舞台,普通的一个围场和简单的伴奏,便可成就整场的演出,而戏曲题材大多取自战争的场面,演员戴着面具,刀枪剑戳样样不缺。在古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军傩。我想,一旦战事爆发,这支队伍必能鼓舞士气,为出征的战士呐喊助威!和平年代,他们又华丽转身,成为平民百姓的娱乐之星。屯堡文化是朱元璋“西南屯田”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西南各地区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大开发。它不仅传播汉民族先进的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600年前的战事已经悄然远去,历史的记忆却已深深地镌刻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穿行于小巷间,仿佛穿越时空,号角声声,马蹄哒哒,旌旗招展,身穿盔甲的将军威武霸气,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准备远征。石头房内,亲人们翘首以待,祈福勇士们平安归来。

 天台山

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的平坝天台山,三面悬崖峭壁,沿着必经之道的蜿蜒山路拾级而上,伍龙寺就建在一峰独秀的天台上,外形粗犷,与周围的山岩石壁浑然一体,而寺庙之内又是另一番景象,完全是江南四合院的布局。伍龙寺依山而建,顺势而为,鉴于这巧妙的构思和布局,建筑界的专家还给它冠以“石头建筑的绝唱”和“深山明珠”的美誉。相传吴三桂曾多次带着陈圆圆拜访叔父——住持吴风大师。岁月流逝,山上的很多摩崖石刻已经模糊不清,进入寺庙的第一重山门上的那副楹联倒是名闻遐迩: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天台”两字三次出现,对仗工整,天台胜景不言而喻。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苗族同胞的聚居地。苗族没有文字,苗家的历史是苗家姑娘一针一线绣在衣服上的。部落冲突、战争、自然灾害等等致使这个民族不是在迁徙的路上,就是在为下一次的迁徙而时刻准备着。据历史上记载就有五次大的迁徙。所以有人说苗族是东方的犹太人。苗绣、苗银、苗家菜、苗医药源远流长,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在这里交融汇聚,构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余秋雨先生在这青山环抱的空间里,找到了人世间最精彩的汇集: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远古时代一去不复返,面对焕然一新的苗寨,真所谓是:西江苗寨美名扬,慕名而来探究竟。盘山公路似玉带,豁然开朗好地方。苗家儿女大迁徙,世外桃源自由国。青山绿水好人家,太平盛世享安康。万家灯火新苗寨,欣欣向荣奔前方!

岜沙苗寨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苗寨,位于黔东南的从江县。一到村寨门口,我们就得到鸣枪欢迎的礼遇,岜沙汉子吹起芦笙、苗家姑娘跳起芦笙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寨子里的男性枪不离身、刀不离手,至今保持着2000多年前的服饰和标志性发式——喇叭裤和户棍,且男子剃头皆用柴刀。女子则终身蓄发。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孩们喜欢聚集在树林里,一边说着悄悄话,一边做针线活,有的在采集芭蕉叶,头发又黑又长。我在村子里转悠,发现寨规还相当严厉,违者均以大米和猪肉等农产品进行处罚。青山环抱的这一片小盆地,便是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家园,神秘的岜沙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固执地守候着这片故土。在这里,树即是人,人就是树!每一个岜沙人一生有三棵树:出生时种下生命树,风雨中一起成长;成长中有消灾树,保佑一生平安;当生命终结时,生命树砍下选取其中最好的部分劈成四瓣,一起下葬,并在安葬之处种下一棵常青树。因此岜沙人从不砍树,他们认为每一棵树都是有灵魂的。这里没有清明节,更没有墓碑。对于生命,岜沙人给出了最好的诠释:来自自然,回归自然。怪不得女孩们喜欢在树林子里,因为树林就是村寨的延伸啊。

 肇兴侗寨

黔东南黎平县的肇兴侗寨素有“七百贯洞,千家肇洞”之美誉。门楼的雄伟壮观已让我刮目相看。正是掌灯时分,家家户户灯火微明,蓝天白云还依稀可见,炊烟已袅袅升起,五座鼓楼俏拔冲天,河水穿寨而过,风雨桥的长椅上还晾晒着侗家绣女的绣品。此刻的吊脚楼里应该欢声笑语吧,家人们互相分享一天劳作后的快乐。聪明的侗家人为了防止意外,饮食起居和存放粮食是分开的,并且都不上锁哦。因为在他们的字典了压根就没有“上锁”的概念。可见这里民风淳朴,村民自律性很强。难道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形态吗?

夜幕降临,远处芦笙悠悠,歌声飞扬,我们寻声而去……侗族没有文字,传承历史、表达喜怒哀乐沿用歌唱的形式。《侗族大歌》曾经代表中国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合唱比赛,这种古老的多声部和声、无人指挥的自然合唱轰动了全世界!叙事长诗《珠郎和娘美》的爱情故事堪比《梁山伯和祝英台》,代代传唱,告诫年轻的朋友们对待爱情应该勇敢和坚贞。

该登机了,机票的背面印的竟是中国最美梯田!意外的惊喜,无比的自豪。家乡云和不也天蓝水秀,景秀人和吗?要说民族风情,我们的畲族文化不也浓情馥郁吗?1964年12月,畲族花鼓《幸福路》代表畲族参加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畲族少女雷凤珠与汉族青年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云和梯田。沃土引得凤凰来,“云上5天”的男女主人公继续诠释着关于梦想与爱情的故事。童话云和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年味正浓

下一篇: 今晚月亮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贵州掠影-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