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我们为什么要过春节

我们为什么要过春节

作者:朱文科

这几天,举国上下,春节喜庆,氛围浓浓。我偶尔会思考一个问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全世界人民都过节,看起来很自然的一种现象,似乎又不知如何解释。为何每个民族在其文化进程中,都会选择那么几天,设定为节日,使之不同于一般的日子,并约定俗成,赋予很多新鲜内容呢?千百年来,我们为什么年年要过春节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今夜读书,偶然读到一位民俗学家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章,里面涉及到节日的起源研究,我顿时豁然开朗。值得说明的是,我这里所谈的节日,是民间传统的节日,而非官方确立的节日,比如元旦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护士节、教师节,等等,均不在研究之列。这位民俗学家认为,民间节日的时空与自然的时空相对立,节日中的行为同样是与自然行为相对立的。西方的节日尤其明显,常常违背日常的伦理和道德观念。例如狂欢节上,西方人完全丧失了社会性,没有性别,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没有婚姻关系,人们都戴上面具,跟任何一位自己想要交往的人进行交往。你不知道对方的年龄、性别、单身还是已婚。西方社会宗教约束力强大,束缚人的行为、观念等,给人很大的压迫感、紧张感,而到了节日,就完全放松下来,回归自然,这就构成一种对立,平常怎么样,节日偏偏不怎么样,日常的道德规范不用遵守。

那么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这样吗?我看恰好相反,因为我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没有任何人或事情可以对群体产生强大的束缚力,造成压迫感。于是,我国的节日,反而成了展示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场所。虽然我国节日中人们的行为、饮食、服饰都会表现得跟平时不一样,但它是保守性的。比如春节,人们说话非常谨慎,不敢乱说话,什么破了、坏了、死了、跑了、摔了、砸了之类的字眼,都很忌讳。行为上更是讲究规矩,大年初一不小心打碎一个碗,会被视为不吉利。这个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表现得异常活跃,远在千万里之外的都会赶回老家过年。人们互相拜年,拜访长辈,探访亲友,很多平时见不到面的都会见面,农村还有家族举行的集体祭祖仪式。亲情、友情、乡情乃至传统的家族血脉之情,都借助节日达到空前的融合与团结。所以,有段时期过春节,城市禁止放鞭炮,很多人足不出户,坐在家中发短信拜年,反而给人一种淡化节日氛围的感觉。我认为,过节就要有过节的样子,尤其是给长辈拜年,一定要亲自登门去拜,倘若没有特殊的原因,尽量不要发条短信、打个电话了事。今年耒阳人过春节,我感觉氛围很浓,我居住的小区,大红灯笼随处可见,从除夕夜开始,到大年初一清晨,鞭炮声一直响过不停。尽管初一到初三连续下雨,但人们拜年、聚会活动热闹非凡。

但凡节日,都有起始,有终止。起始仪式,在节日中有多种表现方式。西方狂欢节之前,人们要出去砍树。到了特定时间,人们把树竖立起来,表示节日开始。只要树木直立着,说明处于节日期间。树木推倒,意味着节日结束。我国春节,起始于祭灶仪式。祭灶就是把灶王爷送上天,而且女子不能参加,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当然还是有例外的。祭灶仪式在腊月二十三进行,叫做“过小年”。人们把灶王爷从墙上请下来,举行一个祭灶仪式,拿猪头、糖果作为贡品,“糊住”灶王爷的嘴巴,或者哄他说好话。还有草料、黑豆、烧饼之类的贡品,是给灶王爷的马呀狗呀随从呀的。有些地方还搞黄羊祭灶,很隆重。祭祀完毕,要烧掉灶王爷的画像,表明他上天了,向玉皇大帝汇报去了,汇报内容就是这一家人这一年里做了啥事情。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时,人间很多神也跟着上天了,人们的行为就可以有违常理常规了。我国人们有崇尚节俭的传统,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了小年之后,就借过春节大吃大喝了。大年初一的衣服个个都要穿新的、贵点的。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刚刚改革开放,人们很穷,但过了小年,家家户户就杀鸡宰鸭,杀猪宰牛,踩爆米糖,忙得不亦乐乎,餐餐桌子上是大鱼大肉,一点儿不节省。北方人喜欢面食,就在过节时用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馒头,做成很多小动物的形状,还涂上斑斓色彩,美其名曰“花馍”。春节期间,人们天天拜年,亲友聚餐,鞭炮不断,毫无顾忌。那时候我就是想不明白,怎么过年就跟平时完全一样了,每个人变得如此好吃好喝,而且一过就是大半个月的。现在才搞懂,原来是人间的神都随灶王爷上天了,人们不用担心束缚了,变得放纵了。

祭灶是春节的起始,元宵就是春节的终止仪式。有些学者把元宵节叫做“中国的狂欢节”,我不赞成这个说法。且不说元宵节与狂欢节的内容不一样,就是时间都不一样,元宵节是晚上过的。其内容主要有灯展、灯谜游戏,还有民间舞蹈表演、戏剧表演,像舞龙耍狮、皮影戏、木偶戏、跑旱船、走桥,等等习俗。元宵节是春节最后的高潮,这一天人们特别热闹,特别开心。过去女孩子晚上不许出门,唯独元宵节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整晚上在外面玩,这就给有情男女幽会制造了机会。元宵节各种戏剧表演、工艺品展览和民间艺人玩具展示,有些表演和玩具,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昨晚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千年古县耒阳的一个专题,叫做耒水河畔祭祀神农,也就是耒阳民间流行的拜神农章仪式,包括古法造纸、滚地龙表演,就流传了近两千年了。一个男孩子告诉记者,每年春节要随父母赶来参加这样的仪式。这个孩子当然还无法理解过节的含义,但长期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将来就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并自觉地传承给下一代。就像春节终止于闹元宵,人们不会去探究为何要这样做,却会一直保持这样做,一代代相传。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过节不过节跟平时一样,闹不闹元宵无所谓的,但假如换一个环境,比如去异国他乡,你又会怀念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因为你置身异国文化的背景,感觉到你不属于那种文化,你属于中华文化。在家过年,贴春联,包饺子,吃汤圆,闹元宵,你感觉俗气,可有可无,换一种缓解,你会觉得这样做让你体验到自身文化的存在。人生在世,不愁吃,不愁穿,也不过节了,文化缺失了,这样的生活其实毫无意思。站在自然与文化的对立的角度来看,节日是人类的一种必需。不同的文化价值选择,决定了你的国籍。

节日原本就是展示社会关系的大舞台。春节期间,家里的亲戚朋友,你得见一个遍。你是家族一份子,还得遵守规矩,见了谁喊什么,行什么礼,祭拜祖先如何磕头,都是有讲究的。如果说西方节日比较开放,我国节日相对保守了,展示得更多的是人们社会性的一面。中国文化是以小家庭为中心的,上下不过三代,就是祖辈、父辈和子辈,它们构成中国社会的核心。平时,人们不太注重社会性,以小家庭为活动中心,一些亲戚朋友,一年到头见不到,只有春节期间才有了见面的机会。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人们平时不太讲究华丽的服饰,到了春节往往特别注重打扮了。其实,服饰是一种特别有表现意义的民间传统,属于“物质民俗”,也就是有形的民俗。节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有别于平时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某种独特,感受到某种文化的吸引,得到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和愉悦。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包含一种净化仪式,就是借过节机会,净化时间和空间,让它们干干净净的。端午节,人们用含有药材的水洗澡,饮雄黄酒,就是一种净化。春节包含的净化仪式更典型。放鞭炮,目的就是驱邪,避开“年”之类的妖魔怪兽。除夕是一年的终止,从时间意义上讲,等同于“死亡”。除夕的很多习俗也证实了这一点。人们在这天午后开始,贴春联、窗花、门神,目的就是封门,不让妖魔鬼怪进来,这属于净化仪式的内容。很多地方还有在院子里撒上芝麻杆的习俗,一般人认为这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寓意一年比一年好,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当人踩在芝麻杆上时,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叫做“踩岁(碎)”。如果有妖魔进屋,踩在芝麻杆上面,也会发出响声,就不敢进来了,因而撒芝麻杆是净化空间的需要。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吃团圆饭,还要守岁,整夜灯火通明,放开财门鞭炮,欢呼新年来临。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除夕那一晚,是人们“集体模拟死亡”的过程。经历除夕之后,人们希望再生时,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人。子时一过,新的一年开始,仿佛生命的新生,过去所有的不愉快、不顺利、不吉祥都被抛弃了。大年初一早上,人们互相拜年恭喜发财,其实在古代,最初人们恭喜的是对方没有被“年”吃掉,恭贺新生。

有段时期,很多地方春节禁止放鞭炮的习俗。结果,人们很快发现,春节不放鞭炮,看不出过年的气象,一些民俗学家甚至害怕人们不愿过春节了,担心文化传统的丢失。民间呼吁声音此起彼伏,于是,很多地方有开禁了。所以,我觉得这些民俗学家是杞人忧天,他们忽视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力量。我们无需担心春节会消失,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无论如何变,终究会变回去。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初中同学会致辞

下一篇: 奴隶娃子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我们为什么要过春节-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