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想起搓草腰子的那段岁月

想起搓草腰子的那段岁月

作者:高谦
不知道为什么,已过不惑之年以后,对儿时的记忆是那样鲜活,特别是与家人一道搓草腰子的场景,在我的眼前时隐时现,犹如发生在昨天一样……
说起草腰子,有些地方叫做草绳,长大约1.5米,是在麦收或者秋收期间,用来捆扎小麦、高粱或者玉米的绳子。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鲁中地区桓台县的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搓草腰子的经历。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在经济条件异常窘困的情况下,自己捆扎物品方便,同时也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销。儿时的我清楚记得,那时父亲在矿山工作,母亲一人拉扯着我们兄妹四人,一年四季永远有干不完的农活。一天到晚除了上坡、出义务工,就是忙于赡养老人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尽管日子过得比较拮据,但是坚强的母亲依旧把家中的各项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为了节省开支,完成村里交办的任务,每年春天,母亲用小推车领回了发放的糯稻草,一包一包打成捆,轻轻地放在瓷缸里,先用凉水浸泡一天时间左右,然后全部捞出来,放在太阳底下稍微晾晒,开始用木榔头慢慢将其锤软,直到软硬适中为止。当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母亲把糯稻草抱在屋内,顺理成行的摆放在了地上,按照所需草腰的长短,左右手各拿一股稻草,只见母亲先在稻草顶端打个小结,将一头并拢,踩到两个脚的底下,在屁股底下坐一个小马扎,左右手各自握牢,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对搓,不一会,母亲如同变戏法一样,一条草腰子在我们的注视下顺利完成了……看着母亲娴熟的动作,高超的技巧,我也禁不住诱惑,悄悄地拿起一把稻草煞有介事的干了起来,看着如同麻花辫子一样,一头粗一头细的草绳,母亲摸着我的头,忍不住笑了,她轻轻地说道:“星儿,你还小呢!长大后母亲一定把搓草腰子的手艺教会你……”我听后高兴地拍着手跳了起来……经过母亲含辛茹苦忘我劳作,不到半月时间,终于将村里交办的任务顺利完成了。
那时由于我们当地不产糯稻草,尽管这种草腰子经久耐用,只是成本太高,不经济实惠罢了,所以农家人用的草腰子大都是用茅草、麦秸、棉花皮搓成。特别是茅草腰子,由于就地取材,几乎不用花成本,所以颇受农家人欢迎。印象中八岁那年,我与哥哥一道为了割茅草拿着镰刀带着绳子,自告奋勇来到了树丛乱草人迹罕至的南坡,一不小心,踏进了马蜂的领地,当时我们还没有铺下摊子准备干活,嘤嘤嗡嗡的马蜂发现了我们,便铺天盖地倾巢出动,吓得我俩如同离弦之箭抱头逃窜,尽管如此腿部还是被螫起了个大包,一连肿了好几天,为此我懊悔不已……在家人的帮助下,茅草割了回来,集中在太阳底下晾干,堆放在一起。等到需要搓草腰子的时候,就用水浸透,搓法同糯稻草一样。在我们那里,偶尔也用麦秸搓草腰子,好像不如茅草结实罢了。搓草腰子最高兴的是,在月朗星稀的傍晚,一家人吃过晚饭以后,我静静地坐在马扎上,抬头望着浩瀚的太空,看着弯弯的月亮,一个一个数着天上闪烁的星星,陪伴着一家人搓草腰,听着母亲给我们讲“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以及各种神仙鬼怪的故事,尽管母亲的故事罗里罗嗦,故事情节不符合逻辑,每天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童年的我听起来依旧津津有味,总觉得儿时的记忆是清新乐天纯净的,因为那里面没有一丝尔虞我诈的感受……冬天到了,母亲便组织家人把棉花柴去掉杂枝,将棉花杆打成捆,用车拉到西湾,泡在水中约一个星期左右,再捞出来,用锥子或者螺丝刀把棉花皮扒下来,然后再开始搓腰子了,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由于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一天下来娘累的腰酸腿疼,晚上躺在床上发出轻微的呻吟声……那时候冬天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搓草腰的时候,一家人就围在火炉旁边,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干着农活。时间久了,天真的我耐不住心中的寂寞,便瞅着母亲看不见,悄悄地又跑到村西边的空地上抽陀螺去了……一冬时间,家人搓好的草腰子有七、八捆之多,母亲细心地将它们梳理好,进行集中捆绑,放在阴凉屋里,以备明年农收时节使用……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联合收割机开始得到普及,麦收、秋收时节,农村用草腰子的家庭几乎看不到了,同时搓草腰子这项职业也逐渐消失了,现在每每想起那段时期的艰难岁月,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真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啊!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怀念书信飘香的日子

下一篇: 春联记趣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想起搓草腰子的那段岁月-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