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童年的小人书

童年的小人书

作者:海言
记忆中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小人书就淡出了书店。以后零零星星见到的也是书摊上过去出版的,并且是有心人保存下来的。
我对小人书有着独特的情结。
上小学的时候,家在农村,那时若哪位同学有一本小人书,全班同学会在课间围上里三层外三层进行欣赏。往往是一人念大家听,大家看。
小人书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的。我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是从小人书开始的,也就是说引发我成年以后通读中国几本古典名著的动机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
俗话说,外甥是舅舅门上的狗,吃了喝了还要拿走。舅舅保存有几十本小人书,都是成套的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等。每年的正月,我和弟弟跟着母亲到姥姥家拜年,往往是看一整天的小人书,顾不上吃喝。每次吃饭都是姥姥喊几次才放下书赶到饭桌前。当该回家的时候往往以没看完为理由要带回去几本,时间长了,舅舅的小人书也差不多被我们拿完了。也就是从哪个时候起,我就把梁山108个好汉的名字、绰号都记的滚瓜烂熟,其中的故事也能不简断的讲下来。
我对小人书的喜爱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从舅舅家拿,向伙伴借,已不能满足我日益涨大的胃口,就想自己买,买更多好看的小人书。可是,当时由于家境贫寒,父母从不给我和弟弟零花钱,我也没有多余钱买小人书,只好自己想办法攒钱。
攒钱的方法有多种,我和弟弟决定采取“捡破烂儿”换钱的方法,买小人书。当时,农村的物资还很匮乏,“捡破烂儿”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不像现在大街上马路边,稍加留意,一个个矿泉水瓶和易拉罐便俯首可拾。若能在地上捡到一个白酒瓶子,一枚马蹄钉,会让你感到一种幸运和惊喜。为了攒够钱,每天放学后,我俩就在回家的路上撒开了网,一边走、一边搜寻,什么铁丝、牙膏皮、破鞋底、塑料布……甚至连玻璃碎片也不放过,只要能卖钱的东西统统拿下,全都装到书包里带回家。回家后,匆忙做完作业,我俩拎着小筐就出去捡破烂了,满屯子里串……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打道回府。满载而归,兴奋的我俩忘却了疲惫,想着心仪的小人书就要买到手,来不及歇息,赶紧将“果实”分类整理。
几天下来,我们就能捡到几十斤废品。每当攒到百八十斤时,我和弟弟就利用星期天每人带上两个玉米饼子,推着满载着收获果实的小车到7、8里外的供销社去卖。卖完破烂,我俩赶紧来到小人书柜台,挑选我们喜欢的小人书。按现在的价格来说,当时的小人书很便宜,最贵的3、4角钱,便宜的只有8分钱。我们往往是买5、6本,余下的钱买成文具什么的。买好书后就往回走就将近中午了,走到供销社外的大树下就乘凉坐下来,啃着玉米饼子看起小人书来。经常是不到家就把买的小人书看完了。有时候看书看着看着不觉天就黑了。
后来,学校门前的空地上搭起了简易房子开了个书摊,,记得屋顶还是用塑料布铺的。主要业务是租书,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人书,开书摊的是一个老人。小时候,我一直坚信他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他拥有那么多的书。
当时,我记得书有一分钱看两本,一分钱看一本,两分钱看一本,三分钱看一本的。一本书,我总要细细的看,那眼神,象看生离死别的恋人,仿佛那一眼,要将对方深深的刻在脑子里,看的如此用心,以至于每一本我看过的书我都可以过目不忘、绘声绘色的复述。
从那时开始,我和弟弟就很少买书了,偶尔买的大多用于收藏。而是把卖破烂的钱,大多用于租书看,这样花钱少,看书多。每当下课铃声一响,我飞也似的跑去那儿,坐在简陋的长条矮凳子上,如饥似渴、贪婪的读着那每一本本卷页了黑黄破边的书。
那时的小人书内容很丰富,有很多介绍英雄人物的像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王杰……这些英雄人物我都是从小人书中得到最感性认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我也是从小人书中得到最初了解,我幼小的心灵对是非善恶的区别和认识,也是从小人书开始。
到我上初中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书橱,保存了上百本小人书,象成套的名著系列,电影改编成的小人书,解放后出版的新小说编成的小人书,如《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红旗谱》等等。这些小人书伴随着我的童年及少年,给我输入了文化细流,使我更加喜欢读书。
一晃30年过去了,从农村到城市,童年的小人书被我淡忘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家中看到的100多本成套小人书,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曾经也收藏100多本类似小人书,待我回父母家寻找小人书时,却令我失望和惋惜,由于几次搬家,那一箱小人书早已不见了踪影,现在我只能在记忆中寻找童年的小人书了。
童年的小人书给我带来美好回忆,也带来了艺术和美的渴望与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强烈。
我永远忘不了的童年小人书。
+阅读全文

上一篇: 仙浴湾游记

下一篇: 一路的风景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童年的小人书-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