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老槐树》,豫西山区的一幅风俗画

《老槐树》,豫西山区的一幅风俗画

作者:高顺喜
去年早春,我看到了黄鸿老师的长篇小说《老槐树》初稿的电子文档,由于单位俗务繁忙,前半部分仔细看了,后半部分看的不够详细,看后,为黄老师写了一封信(去年冬天,我把此信发到了“扫花网”),提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今年春节前夕,我收到了由新译中文出版社的《老槐树》,时值寒假,难得的空闲和清静,我用了一整天和大半个晚上的时间把小说读了一遍,并在许多地方用笔做了勾画。
合上书本,掩卷沉思。我觉得三易其稿后的《老槐树》让我刮目相看,在我的印象里,黄老师画画的时间几十年了,但操笔从文的时间并不太久,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更是第一次,我很担心,初写小说者就去炮制长篇巨制白白地浪费时间和心血岂不太可惜。但《老槐树》告诉我,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无论是人物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推进,还是细节的选取、环境的描写几乎都无可挑剔之处,完全可以与专业作家的创作的大部头相媲美。小说在某些方面的价值甚至是行内人士的作品所不能企及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小说真实地描绘了豫西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如实地记录了他们的喜乐悲哀和人生梦想。“槐青住在上院,院子靠着一堵白土崖头,方方正正的。大门外,高大粗壮的大槐树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在那里,树下干净的场面上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粪坑。”这是槐青家的住宅,依土崖而建,避风朝阳;门外种树,夏天可以遮挡阳光,更是一道风景;方方正正的小粪坑是当时农民种庄稼的必备设施。这是槐青家的院落,也是当时豫西山地千千万万农家的院落。再看一下当时农民的饮食:“中午天热,科他娘做的甜面旗子儿,不稀不稠,十分利口”(P60),这是童喜泼场回家后吃的午饭;“槐青从家里出来,手里掂着个小柳篮,里边是妻子刚刚烙的两搭子饼馍和刚下锅炸的两碗面菜”(P78),这是槐青为好朋友童喜的父亲吊孝时送的礼物;“早饭很简单,就是糁子汤,豆包馍,山野菜就吃”(P108),这是童喜为刀客关河看风水时吃的早饭……这些饮食有许多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但因有小说的存在,这些东西就永远不会销声匿迹。
通览全书,童喜和槐青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两个人物,小说以一句玩笑话(童喜:“哥,我啥时候能来你这儿住住就美了?”槐青:“那好办……你啥时候用钱把那个小粪坑填满了,我关住门儿出去,你来住!”)为开端,以童喜辛辛苦苦攒钱为发展,以一场官司为高潮和结局(槐青败诉)完成了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看似荒诞的事件背后,作者描摹了人性中的美与丑,让读者明白这就是老一辈农民的形象代表。这两个人物是《三里湾》、《创业史》、《暴风骤雨》、《黄河东流去》、《平凡的世界》及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小说中不曾有的。
总之,《老槐树》不仅是一部反映农村的优秀的长篇小说,而且是一幅风景优美的风俗画。我的读高三的女儿读了小说后,说到:“把这篇小说拍成一部电影,看起来一定很美。”而我读罢《老槐树》,则想起了根据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其人、其事、其景、其情让人永远难忘。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老槐树》,豫西山区的一幅风俗画-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