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知识改变了什么

知识改变了什么

作者:庄明
一天,和母亲闲聊时,聊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和不识字的母亲聊这样的话题,还是第一次。因为从记事开始,母亲对于我们的教育,一直是放任自流的,她只需管我们吃饱穿暖就行了。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好像只同父亲有关。
我们在厨房边吃边聊时,父亲一个人躺在卧室里看书。因为父亲不在场,我们的话题就自由得多。这个话题,还是因为侄儿引起的。
那天,堂弟从老家来玩,一同来的,还有弟妹和两岁的侄儿。看着乖巧伶俐的侄儿,母亲就有些眼馋。于是,话题就一直落在孩子身上。
作为初次见面的礼物,我送给侄儿一个故事机。那个会讲故事的卡通猫咪,侄儿很喜欢,但母亲总觉得不妥,说还不如买点吃的实惠。我解释说,听故事可以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啊。一提到知识,母亲的脸色就暗了下来,嘟囔道:“知识有什么用?你可学了一肚子知识!连个下辈人都不要。”
这就是母亲的逻辑,非要把知识和传宗接代连在一起。

侄儿会叫奶奶了,这么一叫,就把母亲的心思叫乱了。正说着话,她的眼睛就突然潮湿了。她把脸转向我,幽幽地说:“要不是你伯逼着你上学,你现在也抱上孙子了。”我只好拼命点头,顺着她说:“是啊,是啊,那样的话,你就成了老奶奶了。”
在老家,像我这么大的,早就报上孙子了。而我的独生女儿,则刚过了十岁生日。可不是,我们家比别人整整差了一代人呢。然而,就因为差了一代人,父母为此郁郁寡欢。母亲其实和父亲一样,也早就盼着抱孙子了,在这点上,她是父亲坚定的盟友。
现在,母亲有些后悔供我上学了。如果我不上那么多年学,读那么多闲书,肯定像其他儿时玩伴那样,十七、八岁就奉父母之命结婚,然后,很快生子。然后,也像父辈一样盼着抱孙子。然后,香火茂盛,子孙满堂。
这样的结果,正如一则广为流传的笑谈。放羊娃向一个记者描述他的人生理想: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放羊。如果不去读书,我的人生,照此类推,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种地,挣钱,娶媳妇,生娃,种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种地也许可以变成打工,但这种循环,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如此的笑谈,当然不能与母亲讲,她不会明白这样善意的嘲弄。而讲这个故事的记者,也并非有什么恶意。母亲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记者的视野里就成了愚昧。
是啊,知识于我,究竟改变了什么?从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多少年来,在求学的路上一直孤独地行走,曾经的理想在岁月的长河里逐渐沉沦。蓦然回首时,仿佛已找不到最初的方向。
然而,我仍然在不停地寻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庄明。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可以找到一条回头的路,如果再让做一次选择,我仍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读书。
应该承认,知识已经最大限度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甚至,整个家族的固有轮回。
母亲的后悔,其实,也是父亲的后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我,有了愈来愈多的抱怨。究其原因,还是缘于对我现状的失望。我在他们眼里,已经从最初光宗耀祖的骄傲,沦落为无可救药的羞耻,大有死不改悔的味道。
他们经常在我面前唠叨着的内容,归纳起来,无非以下两点:读了多年的书,最终丢弃了正式的工作,从一个所谓的国家干部,沦落为辛苦操劳的商人,晚年没有一点保障了;不重视传宗接代的家族工程,为家族贡献一个男丁,以至于使他们在乡亲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活着没有一点盼头了。
这两点,再简而言之:就是放弃工作,不走正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每次听到这样的唠叨,我只有苦笑着,顾左右而言他。或许我真是自私的,但是,我真的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重新回到单位上班,继续过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想想就感到绝望。
那么,唯一可行的,就是给他们生一个孙子,好延续我们庄家的香火。可是,即使政策允许,生男生女,也不是我说了就算的。至于借助所谓的科技,根据婴儿的性别去取舍一个小小的生命,这种残忍的行径,则是我一直所深恶痛绝的。
知识改变了什么?就我自己而言,知识改变的是一种理念,使我与父母有了不同的人生信条。
如今,父母与我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已无法沟通,这种隔阂,不能用单纯的代沟一词就可以解释,也不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弱。解决的办法,也只有求同存异了。
知识让我知道,一个人活着,并不只是体现在生命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生的价值,还应有另外的意义。
这另外的意义,蕴藏着太多的内涵。

去年,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前的一句话,给世人留下了诸多争议。她说:“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当然,她的认识是片面的。也许因为一直困厄的命运,她在这句话里,混淆了一个概念,错误地把知识等同于财富。其实,财富的产生,并非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需要一个艰苦的转化过程。
她是学了那么多的知识,但她并没有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出属于她的财富。
事实上,知识已经改变了她的命运。知识已经给她一个名校毕业生的身份,借此身份,找到一份工作,应该不是一件难事。甚至,她也在所谓的大都市之外,轻易找到了一个公务员的工作。
然而,对于这样的改变,杨元元并不在意,她有着更大的追求。在这个追求的路上,她屡屡受伤。在课堂表演作业上,杨元元扮演罗密欧的第一句台词是:“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伤痕。”
最终,屡屡受伤的她,却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讥笑着世人。
知识改变了什么?有时,满腹经书,还不如一句古训实惠。也许,能知足常乐地活着,已是最好。
有学者分析,杨元元的悲剧,在于盲目的考研。而我要说,她死在自己的梦里。有时,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在大都市生存,不一定非要香车宝马,才能拥有真的幸福。能够在一个小城安逸地活着,骑一辆单车在野外快乐地郊游,也是一种洒脱。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值得追求的大境界。而安贫乐道,也是现实的明智选择。
杨元元的悲剧,在于她没有看见,她理想中的改变。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太大的话题,这篇随笔,还承载不起那份分量。

近几年来,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就连不识字的母亲,也在她的视野,有了新的发现。在我们老家,那些房子最破的家庭,不用问,一定供养着大学生。
终日在田间劳作,累得鼻塌嘴歪的堂叔,就是这样的典型,他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开学的时候,就是堂叔的鬼门关,要命的学费已经摧垮了作为三个大学生父亲的骄傲。他现在就盼着学生们赶快毕业,至于毕业后的事情,堂叔不敢想,因为一想起就害怕,一害怕就像读书人一样失眠。
十几年不停地扩招,使大学生的失业人数随着扩招数字一样疯狂地增长。中国在创造在校大学生数量世界之最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大学生世界失业之最。毕业即失业,如今,大学生还不如绿豆金贵。可怜的堂叔,大学也在逗你玩呢!
曾经,堂叔把我当做弟妹们的榜样。当年,我率先跃出了农门,转了户口,上着免费的大学,毕业后还分配了工作。这是何等划算的事啊,怎么到了弟妹们头上,就全变了呢?
去年,和堂叔一起喝酒。酒酣之际,堂叔发话了:“娃子,不是叔说你,你上了那么多年学,有什么用呢?工作没了,空留着一个城市户口,可是现在,城市户口还不如农村户口呢。”对堂叔的疑问,我说不出反驳的话。农村户口还有补贴,而我的户口,只能用来办身份证了。在老家,我已经从所谓的榜样变成了反面的教材。
是啊,知识有什么用呢?近段时间,我也反复在想,知识于我,究竟改变了什么?

一直喜欢的文字,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一毛钱的收入。就是我们湘滨文学网的管理员,也在编读往来发出这样的感慨:“纯文学网站,要挣钱最好的方式,就是关闭网站,用这些精力去做其他的现实的事情,这是千真万确的,个中滋味,必须体验才知道。”
那么,偶尔的舞文弄墨,也就只能作为纯粹的爱好了。闲暇为文,忙时挣钱,毕竟,还是要养家糊口的。至于最初所学的医学,也无非长了一些保健的常识,而后来读的英语,则不过把自己装扮得有一点小资罢了。如此算来,自己真的够奢侈了。
因为学过医,所以不会相信张悟本的胡言乱语,去跟着吹捧绿豆的功效与价格。绿豆就是绿豆,逗你玩玩可以,咱就是死活不上当。因为学过英文,所以不再看翻译过来的作品。惹翻译家生气不要紧,就是无意间吸引了美眉的眼球也不要紧,咱就是要看原著。使劲咀嚼着原汁原味的洋话,才叫个过瘾。
难道这些意外的收获,于我,就是知识的价值?

也算屡屡受伤的我,当然不会去讥笑别人身上的伤痕。但是,总可以正视一下自己的伤痕吧。而自己的伤痕,说穿了,也无非是一些难以释怀的情结,把看起来好端端的日子搅和得一塌糊涂。
喜欢文字,却没有去读中文。在那个浪漫多梦的年纪,用绝对发着高烧的脑袋去触摸解剖台上冰冷的尸块,那才叫冰火两重天!老师在台上做着病理分析,自己却在下面琢磨着唐诗的意境,那才叫风牛马不相及!文学是梦,医学则充满理性。那时的自己,面对的不是困惑,是滑稽!
好在,滑稽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天的自己,也能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正视曾经的伤痕。好在,自己也没有闲着,一直用麻将桌上自摸的办法,鼓捣着文字。
如果能用拙朴的文字,给自己留下一段皱巴巴的心路历程。如果能在烦闷的日子,在键盘上活动一下指尖,顺便带给文友一点小小的惊奇与感动。那么,此时的自己,绝不是孤独的庄明。
知识能改变什么?知识可以用一种和风细雨的从容,在不经意间,改变了琐碎单调的生活。
2010-6-21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知识改变了什么-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