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磨菜刀的老人

磨菜刀的老人

作者:高兴莉
“我去把菜刀磨一下”,老公说,看到我惊奇地目光,他补充道:“门口来了个磨菜刀的老人。”
“是吗?”我觉得很新奇,磨菜刀的商贩居然能在小区门口经营?保安允许吗?我知道门口商业街的商户如果想作户外宣传,都必须先向物业服务中心申请,经批准后才可的,好象还要交些费用,更别说有自由商贩在此营生了。脑海中随即浮现出磨刀商贩的模样,五六十岁,坐在小凳上,面前放着个磨刀石,青灰色的形状像砖块,但其中一侧光滑发亮,这是我记忆中小时候在邻居家见过的;磨刀石旁边还放了个硬纸板做的小招牌,上面写着“磨菜刀”。
我家有两把菜刀,一轻一重,老公拿去磨的那把轻的有两年没用了。中午做饭时,案板上已经换成了轻菜刀,用起来的确比以前锋利多了。
晚饭时,我们聊起小区里老人的生活。见得最多的是带小孩和打麻将,其次是外出旅游,早晚锻炼,还有个老年合唱团时不时练练歌,排练些舞蹈节目,特别一点的有捡垃圾,是E栋的一位住女儿家的老太太。听说其女儿帮她在电梯里贴了个收垃圾的告示,结果被其他业主投诉“收垃圾的广告怎么都贴到电梯里了?”物业服务人员调查真相后,在小区的公告栏里作了解释,并称此事已协商解决。
“磨菜刀的那位老人,他儿子住M3栋。”老公突然想起来了说。
“他儿子住M3?”我非常吃惊,但心底里也随即明白了几分。“那他是住儿子家了。他老伴没来吗?”
“不知道。不过就算来了,也不一定总在一起呀!老广那么热的天提个相机到处拍照,他老伴也不跟着他啊。”
“有道理吧。”但我心里明白二者是有本质不同的。老广拍照是出于爱好,热情,是对上心的事高度投入去做,他有一种主人意识,这里就是他的家;而磨刀老人则不同,他甚至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里对他来说很陌生,他也一时半会融入不到这里。他去磨菜刀是为了派遣心里的孤独。他可能来自外省乡村,一辈子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没有到过繁华的大都市,没有过过花钱买享受的休闲生活,没有住过花园洋房,甚至没有乘过电梯;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除了儿子一家,没有其他熟悉的人,而且别人还可能讲着他听不懂的方言;也许他不爱打麻将,也没有小孙子孙女需要照顾;再加上城市的人情淡漠,难言的孤独感将老人密密重重地包围。可以理解其儿子请老父亲过来同住,也确实想让老人享一享清福,感受一下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但让他力不从心的是,工作的忙碌让他无法分身来陪伴形单影只的老人,而现代化的物质享受是难以弥补老人的精神失落的。
“老人说,他第一天磨了四把刀,第二天磨了三把。”老公说。
“呵呵,那还能经营下去吗?”实际上我并不担心老人的营生,赚钱不是他的目的。
改天出门,我四处搜寻老人的身影,但商业街上除了干净宽敞的路面外,什么也没有。
不知道老人失去了磨菜刀的营生后,还能在儿子家里待多久?我在想,无论是老人磨菜刀,还是捡垃圾,都反映了新时代下儿女尽孝模式的变迁,由于地域的不同,生存竞争的激烈,以及淡漠的城市人情,忙碌成了晚辈人的新特征,从前“父母年迈不远行”的古训如今已经变成了“父母年迈,随儿远行”的现实。这一字之差的变迁里蕴涵了多少人的无奈啊!
我知道有一部分老人在与儿女同住一段时间后,最终选择了离开,回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哪怕是穷乡僻壤。对他们来说,真的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但是当老人决定离去的那一刻,作儿女的心里就又多了一份愧疚。
我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的生养之情,又何止是滴水之恩?当然儿女报恩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但只要别让老人心里感到孤独,让他们快乐平安地度过晚年,少一些奔波,多一些安宁,少一些操心,多一些安心,少一些无奈,多一些选择,少一些叹气,多一些笑声,做儿女的也就算尽了几分孝心了。对晚辈来说,工作是做不完的,追求也可以是无止境的,但陪伴老人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千万莫等老人走不动了,吃不了了,心也凉了,你才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多花些时间陪他们散散步,陪他们聊聊天,做一顿他们喜欢吃的饭菜。当初的举手之劳,如今悔已晚矣,悟亦迟矣。
所以,如果您年迈的父母和您长期同住,请珍惜这份可贵的亲情,不给自己留遗憾;如果您长期奔波在外,远离年迈的父母,请常回家看看,时不时打个电话问声好,也给父母报平安,寄些零花钱,别让老人心里孤独,再加一层经济拮据;如果年迈的父母千里迢迢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您相聚,请万分珍惜父母的这份心意,花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他们,让他们真正从心底里享受到儿女用心良苦回馈的清福!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我的空中花园

下一篇: 天池山散步【三】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磨菜刀的老人-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