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呼伦贝尔之旅

呼伦贝尔之旅

作者:凤箫吟
从呼伦贝尔回来都有一段时间了,可时至今日,我脑海里还不停地闪现着草原的影子。太难忘了!草原的人、草原的景,还有草原的牛马等等,无不构成一幕幕永不褪色的回忆。到过的每一个地方、看过的每一片景色和见过的每一个人,都教我意犹未尽,常常沉醉在那时那境。今天,我又情不自禁地执起笔,来记录那些曾令我感动又或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一、列车见闻
兜兜转转去坐几千公里的火车,那种疲累与枯燥本是苦不堪言;可因为一些人、一些事以及一些感人的片段,令到我艰辛的旅途充满着快乐与传奇。尤其是在北京开往满洲里的列车上。
也许,大多数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千里迢迢进内蒙;又或者,是因为列车上有大部分是内蒙古人;总之,当我安定下来环顾四周时,就明显地感受到车厢内的氛围与北上京城时截然不同。人与人之间中多了一份善意、少了一份冰冷。我记得,我乘火车到北京时没位子,一上车就站着。而我旁边刚好有个座位空了好长时间,那人大概上洗手间或抽烟去了,空位由一个女人用双脚占着。看着周围不时有人能借坐一会,我也多么希望那女人能让我坐一会歇歇。可从她那冷漠的表情与嚣炎的霸占中,我就知道根本不可能。当然,我宁愿辛苦也不会向那种人低头。人是敏感的,许多时候不需要语言交流,就能感受到对方的态度。所以,当我转乘上这列火车时,心情骤然开朗。
坐在我对面的是个高高瘦瘦的湖南人,看上去样子和善,年龄跟我差不多。交谈中,得知他们一行七人是前往海拉尔石油开发区工作。多年来他们都是这样离乡别井,远扬在外。这期间的火车票相当紧张,他们七个人只买到五张硬座的票。他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却孤言寡语,但啤酒一来了,他们个个都神采奕奕,边讲边笑的整瓶、整瓶地灌下去。他们每个人的行李袋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食品,有许多东西我都叫不出名堂来。我想,一定是他们的妻子或母亲给他们准备的。家人都知道他们出远门的艰苦,那一袋袋的食物,都饱含着一份份热切的心意啊!我闻到了它的香、尝到了它的甜,不觉也芳菲心间。
最有趣的是,每当列车员站出来报站时,我们几个都不约而同竖起耳朵,听完列车员那快得不能再快的连串报站后,大家哈哈大笑。别误会哦,那列车员确实很逗,总让人忍俊不住的。其实,每一位列车员都有着他的可敬之处。他们工作认真、细致。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中,我充分地体会到“敬业”的含义。每一件行李、每一条毛巾,甚至每一副窗帘,都给他们不厌其烦的弄得整整齐齐。如果说那仅是为了工作的需要,可我分明从他们的态度中看到了“认真”那两个字;更从他们的眼神中感受到“关切”的模样。他们每搞一次卫生、每收拾一次车厢,我都禁不住像个小孩那样,眼珠紧随着他们的身影转动。美好的事物就这么容易感人肺腑啊!或许,我们平常太着重自己了,反而换来更多的失意与忧郁。在列车员身上,我又一次感悟到做人、做事的真谛。
二、草原日落
如果不是因为甘珠尔庙的景色太迷人的话,我就不会玩得太晚了;如果不是因为玩太晚的话,我就无法目睹大草原的夕阳西下。当我坐着出租车再一次穿越那茫茫无边、却又平坦辽阔的大草原时,已是晚上的八点正了。
而那个时候的草原正值黄昏。一束束的金光映入车厢,唤亮了本已疲惫的双眼,我不禁转身回望——哇!一轮巨大的夕阳如火球那样,圆滚滚地滑动在广褒平整的大草原上,直把半边天地都染红!如此壮观夺目的夕阳、如此光辉万丈的草原,真教人看得惊心动魄。只刹那工夫,那轮巨日便滑向西边的尽头处。我还来不及细看,巨轮已掉进大地的深渊里。
夕阳完全消失了。从深渊里映射出来的缕缕光芒,也渐渐地给暮色吞没。浩大的草原又回复宁静与空旷……
三、免费导游
我本不打算去金帐汗旅游区的,出门前我已上网浏览过有关讯息,网上说金帐汗的草原受到严重的破坏,到处都是泥巴。可临走的前一日,我又改变了主意,还是想亲眼目睹一下金帐汗的真实面貌。
客运站没有车辆发往金帐汗,我又只有坐出租车了。司机是土生土长的小伙子,二十多岁吧。他一边开车,一边详尽地向我介绍途经的每一个地方。正因为有他的引路,我才能亲身领略到风沙成浪、遮天蔽日的强大威力;也正因为有他耐心的解说,我才进一步了解到露天矿场的盛况。
当我们来到金帐汗时,还真发觉这旅游区如网上所说,整个山坡都是草残地烂,简直叫人惨不忍睹!看着那一辆辆的旅游大巴陆续有来,我也替他们惋惜。唯一值得庆幸的,金帐汗附近的低洼湿地有河流相隔,而未曾受到破坏。尽管河水减退,可一眼望去,白练般的河流九曲十八弯,回旋在绿地沃野间别有一番风韵。
司机问我要不要他陪同走走,呵呵,有专职导游当然是求之不得。我们顺着小山腰慢慢地走了一圈,小伙子司机倒是有板有眼的又作起解说来。
若有人问我去金帐汗后悔么,我肯定说不后悔,因为我得到了用钱买不到的真诚与友善。不是吗?
四、情归草原
望着车窗外飘零的雨点,我不禁问自己:是呼伦贝尔依依不舍的泪花吗?如果不是,老旱的天怎会这么巧合,在我要走的时候才雨水纷飞。我也多么希望草原来一场痛快大雨,那已枯黄的草地太需要、太需要水分了。我愿意与牧民一起虔诚祈祷。或许,我今生不再重游内蒙,但它的美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面。
走的时候少了一份兴奋、却多了一份落寞。所以,当我坐上南下的列车后,根本无暇顾及身边的乘客。后来,是怎样与对面的男青年谈起话,我还真想不起来。当我发觉我们聊得挺投机时,我们已大概了解彼此的工作状况。
男青年在四年前独闯北京。当时,他连工作、住宿也没联系好,带着几百元,仅凭一股激情便去到了北京。一个不太熟的大学同学接待了他四天。幸运的是,两三天他就从报纸上找到了工作;而且,那工作一干就干到现在。他从汽车销售做起,一步步的晋升到管理阶层。四年间,他看着同事不断跳槽,而他依然紧守在自己的岗位。他说,如果第一份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么下一份工作也一样会做不好。他就凭着这样的信念与干劲,最终得到了老板的赏识。现在,老板对他委以重任,车行的事基本上都是交给他打理。
如此执着、如此坚韧的青年,真令我肃然起敬。我以为,前程一片光明的他将会在北京落地生根。可他后来的一番话,更令我思潮澎湃。
他今年二十八岁,一直没谈恋爱。对了,请允许我在这里对他的相貌稍作介绍吧。否则,你可能会以为他长相有问题呢。男青年身材高大、结实,脸庞俊朗。短短的头发,得体的着装,看上去更显仪容整洁。
他说,他已计划好两年后回海拉尔发展,他来北京是为了开阔眼界,学习一些新的理念。尽管呼伦贝尔的经济发展还远远不及大都市,但呼伦贝尔是最美、最美的地方,值得他回去为它重新奋斗。他一直不敢谈恋爱,是担心误己误人。他说,每当他看到同学、朋友的小孩活蹦乱跳时,他也会有失落感;但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所走的路也不尽相同,所以他还是坚持地走下去。爱情、家庭,他相信迟早也会拥有。
归途中,能遇上一个这么出息、这么有志向的青年,真是我的荣幸。我心目中的呼伦贝尔,在男青年的影响下又平添了一份美丽与动人。
此趟呼伦贝尔之旅,真可谓满载而归啊!
别了,呼伦贝尔!您永远是我心中最美、最美的回忆!


2007年9月3日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我想起了乐乐

下一篇: 呼伦贝尔之旅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呼伦贝尔之旅-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