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呼伦贝尔之旅

呼伦贝尔之旅

作者:凤箫吟
去甘珠尔庙,一半是因好奇于它独特的名字,一半是缘于旅游书籍的推介。去之前,我仅粗略地知道它是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喇嘛庙。
从地图上看,甘珠尔庙离新巴尔虎左旗(当地人简称东旗)不远,在东旗去那里应该很方便。我也到客运站咨询过,海拉尔每天有6班车发往东旗,路程173公里。我想当日回来应该没问题的。
第二天,我便早早起来赶去坐车了。
车辆一出海拉尔的巴彦托海镇,便驶入了无际无涯的大草原。那草原方圆百里平坦如纸、壮阔浩荡;201国道如箭一样,笔直、笔直地穿插在大草原当中。我仿似坠入了万顷烟波,不禁倒抽了口气。我坐在车厢里引颈长望,想看看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有那么一点建筑物或小山头出现在我的视线内。可车辆走了一程又一程,四周依然苍茫无边。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一直无法安心闭目养神,生怕看漏了哪些地方。我要用自己的眼睛来量度大草原的浩瀚广博!
当我终于见到了楼房筑立时,已来到了东旗的客运总站。问售票员才知道甘珠尔庙离东旗还有二十多公里,而且没客车抵达。哈!我本该沮丧才对,可心里却幸灾乐祸:幸好我不知道这么远,早知道的话,还不一定敢来呢。都已走了这么远的路了,我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回去吧。于是乎,我义无反顾地打辆出租车继续前往。
又在平川广野上行驶了一小时左右,出租车在一大片寺庙前停下来了。我一下车,便被甘珠尔庙的气势震慑心肺。放眼望去,殿宇群叠、气势宏伟;飞檐流丹间,透出一股深幽古香。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加插一些关于甘珠尔庙的简介。
甘珠尔庙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五十年赐庙号,并亲笔撰写“寿宁寺”匾额,故名寿宁寺。十年左右共建成了11座庙宇、4座庙仓、100多间伽蓝,总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蒙、藏、汉三种宗教文化色彩。因收藏过藏蒙文《甘珠尔经》,故又得名《甘珠尔庙》。庙中喇嘛最多时达4500余名、其中常住庙者400多名。甘珠尔庙的喇嘛蒙医更是名传古今。
自乾隆五十年(1785年)举办第一次庙会始,此后每逢庙会之时,多国商贾云集这里,鼎盛非凡。1939年诺门罕战争期间曾使甘珠尔庙遭到一定程度的毁坏。“文化大革命”中,甘珠尔庙也未幸免于难。2003年7月修缮完毕后,那达慕盛会在这里重现光辉。经历200年沧桑的甘珠尔庙又再一次成为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亮丽景点。
当我缓步跨入寺院时,方发觉甘珠尔庙的整体构造或多或少是仿照故宫的格局。一座座殿宇由外至内依次第开,穿越其中,给人一种门门无穷、殿殿不尽的森严肃穆之感。寺庙分主庙与边厢,每座庙宇门前的空地,无一草一木,更显得寺院结构严谨、布局规整。寺院的佛像数不胜数,有的威武神大、有的慈眉善目,还有的凶神恶煞,尊尊活灵活现。只可惜我见识浅薄,实在看不懂个中的奥妙。
古墙内,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燕子在展翅低旋。它们如入无人之境,有的在佛堂里来回穿跃、有的在庙门前悠然行走或翩翩飞舞。好一派人鸟共处的祥和景象!看来,这些燕子已在这里繁衍久居,倒是给庄严的庙院增色不少。
我登上楼台远望,只见草原茫茫、沙丘连绵,甘珠尔庙座落其中仿若海市蜃楼!我不禁感叹人类的力量与壮举,在如此僻远、荒凉的地方依然建立起一座座琼宇宝殿。可想而知,当年的工程是如何的漫长与艰巨。回首当今,我也不得不感叹现代人的斗志与坚韧;在历史的长河,战胜了无数险阻与困难,令宗教的香火生生不息,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今日,我有幸身临其境,用心感受着甘珠尔庙带给我们的信仰力量。在我平淡的人生当中,将会多一笔精神财富。


2007年8月23日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呼伦贝尔之旅

下一篇: 呼伦贝尔之旅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呼伦贝尔之旅-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