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我的散文口味

我的散文口味

作者:丁启阵

  “文学名著鉴赏与写作”课上,有学生要求我评价一下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散文名家,有学生希望我推荐几个值得认真阅读的散文作家。

  这两个问题都不太好回答。

  不太好回答的含义有两个:一个是,这问题的最合适解答人应该是文学史家,我不是文学史家;一个是,这问题逼迫我有所褒贬,褒没有问题,贬就要得罪人。

  但是,据唐代作家韩愈先生说,既然入了教书这一行,就得肩负起“解惑”的职责。得罪人非我所愿,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快乐?可是,玩忽职守更加非我所愿,拿了这份钱,却没干这份事,天理良心不容。

  权衡之下,我就只好硬着头皮作了一番解答。课堂上的解答,因为事出仓促,无法斟酌措辞,不甚洽我心意。因此,现在就将课堂上说过的意思,略加润色,当然,也趁此机会尽量把话说得详尽一些。经过润色的课堂解答,大致如下:

  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名家不少,但是,堪称大家的——我说的大家,相当于诗歌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戏剧上的关汉卿,小说上的曹雪芹——一个也没有。有一些人能够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有鲜明的个性。但是,深度和总体成就都有缺憾。

  鲁迅的散文,在现当代是无与伦比的。他关心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锐利深邃的见识,深厚真挚的情感,饱满充沛的真气,精警峻拔的语言,都足可令人赞叹、敬仰。但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缘故,鲁迅的散文(包括杂文),冷峻、紧张、战斗一类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温暖、从容、情趣却被严重压抑了。论实力,鲁迅是可以写出很好的后一类风格的作品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中,他这方面的实力有所展示,可惜没有发展,数量也太少。

  周作人的散文,近年来有一些人叫好,但我觉得有点起哄的味道。周作人散文的个性很鲜明,学识不俗,语言修养也好。但是,情感不够健康,气韵不够充沛,总透出一股横秋老气,有萧瑟、枯槁之弊。此外,他太热衷抄古书了,他最喜欢抄冷僻的古人笔记,跟学术考证似的,对一般读者的耐性和阅读能力是严重的挑战。我认为,这不是散文的路数。散文首先得让一般读者看得懂。

  朱自清向来被称为散文名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除了大中学校常选的那几篇,他的其他散文基本上都不值得读。朱自清散文一味精雕细刻,性情琐细,境界狭小,胸襟不广,语言做作。

  梁实秋的散文,语言的流利、规范,在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无人能比,士大夫式的诙谐机智也相当出色。但是,他缺少文学家应有的对于家国、大众的悲悯情感,小资情调而已。

  林语堂,是一个中西结合的人物,身上兼有魏晋名士和英国绅士的气质。他的散文亦如此,有诙谐,有情调。但是,他的结合未臻美善,所以不免做作,不免幼稚。偶有佳句,佳段,却难得通篇完好。

  丰子恺的散文,成功来自佛家,缺憾也来自佛家。怜贫惜弱的佛家情怀,细腻入微的思绪,清新流畅的语言,可以动人;但是,思想、风格、语言都不免单调,平淡。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语言很有张力。但是,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吸引读者的还是情节。我认为,《湘行散记》还是小说,如同他的《边城》。

  巴金的思想感情,率真无邪,近乎圣人。但是,行文过实,絮叨有余,文采不足。

  张中行,倚老卖老,“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有些风味。他的“负暄”系列,引人注意的主要是被描写的对象,那都是五四前后个性鲜明的人物。张中行似乎意在讲古、抒怀,所以,艺术手法讲究不多。结构、套话,不避重复。

  一些小说家改行写散文的,他们以为小说的边角废料就可以写成散文,改不了讲故事的旧习,文采、学识、情感很难到位,语言往往不够精炼;几位诗人改行写散文,细节描写偶有出彩之处,语言锤炼也每有可观,但总体而言,缺少大气度、大境界、大情怀,难成大局面。

  …………

  当代散文名家,主要由下边几个路数的人物组成:一部分是时势英雄路数,艺术手法模式化,单一化,思想情感集体化,政治化;一部分是文盲路数,作品中只有支离破碎的故事和缺少逻辑的情绪,凭一点狠劲写作,缺少必要的中国文化和语言修养,错误百出;一部分是工匠路数,把散文写作等同于做论文,东拉西扯,热衷掉书袋,既乏情感,又乏趣味,节奏全无,难以卒读;还有一部分是打擦边球路数,摆出学者架势,发一些大而无当的感慨,虚情矫饰,往往似是而非。

  当代许多散文名家的最大问题是,语言修养不过关。我看他们作品的时候,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随处可见,触目惊心,我总恨不得义务替他们做语句、文字的修订工作,根本无暇产生欣赏的心情。阅读文学作品应有的享受,轻松、愉悦、陶醉,自然无从说起。

  我个人近年来比较喜欢读的当代散文是汪曾祺和孙犁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我可以踏踏实实地进入欣赏状态。

  孙犁是一个能凭着他的朴素情感超越一些时代观念的人,他的散文,语言简洁,冷眼看世,皮里阳秋,颇耐回味。读得懂的人,时常可以发出会心一笑;读不懂的人,可能会觉得枯燥乏趣。

  汪曾祺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老头。据说他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妙趣横生。但是,我觉得他年轻时的作品(小说),有想法,也有才气,但还没有写出味道、韵味。六十多岁之后,他的散文,早年的才气,经过苦难、岁月的淬炼,凝结为旷达、诙谐、天真、诗意,韵味淳厚,回味无穷。汪曾祺的小说很有名,《异秉》、《大淖记事》、《受戒》,备受评论家的推崇,但我认为,汪本质上是散文家,这些小说都更像散文。

  话是那么说,但我依然主张同学们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广泛地阅读现当代散文名家的作品,不要局限于几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再者,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假货、劣货看多了,也能提高辨别的眼光。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我的散文口味-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