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我的良师(四)——李定道

我的良师(四)——李定道

作者:谭贯文

自从孔老师愤然离职后,李老师把孔老师的课全部接了过来。李老师叫李定道,与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只是一字之差,他教我们物理、化学和音乐,后来又教了数学和英语。我本以为,再也找不到像孔老师这样会教数学的了,谁知道听了李老师的数学课后,感觉他俩是同一个师傅带出来的一样,效果都是非常的好,只是教学的过程有点不一样,孔老师是激情四射、抑扬顿挫;李老师则文质彬彬、娓娓道来。

李老师是桂林人,桂林官话曾作为广西的官方语言。李老师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小巴爷”(小孩子的意思。)李老师毕业于广西师院(现在是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他个子比孔老师稍高,也稍瘦,戴一副深度眼镜,有一次上课,有个调皮的同学把他的眼镜藏起来,急得他团团转。李老师非常和蔼,喜欢把我们叫做“小巴爷”。

那时候时兴文艺宣传,公社组织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孔老师和李老师都参加了,他们还推荐了我。当时幼平公社扁利大队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说是三个小学生放学路上,看到电线杆被风雪压断了,就把电线接起来,让全大队人民群众及时听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此事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全文播出。公社领导极为重视,专门指示一定要把此事搬上舞台,要让人们明白,北方有《草原英雄小姐妹》,南方则有三个小学生《风雪护线》,原来的剧本是话剧,让我们几个来演,实在是枯燥无味,后来李老师改编成歌舞剧,让我们又唱又跳才避免了单调。

在公社文艺队的那些日子,李老师对我这个“小巴爷”是关怀备至的,那时候要到水利、公路工地去给民工演出,有时晚上要到大队、生产队去演出,李老师怕我累,帮我背演出的道具。

在我的眼里,李老师是无所不能的。一个学物理的人,竟然会作词作曲,他写的歌词《红河河畔的友谊歌》,我还记得其中唱道:“朝霞一出红似火,红透红河两边坡,壮族阿妈起得早,翻土犁地忙吆喝。彝族大爷不贪睡,银锄闪闪壮山河。壮族小伙抡大锤,一锤震醒美嫦娥。侗族姑娘推小车,逗惹小伙赛山歌。农忙季节似火海,红河河畔友谊歌。”

李老师谱的曲,响亮高亢,节奏明快,唱起来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当时有一首歌叫做《木棉花开红万里》很是流行,我觉得李老师《红河河畔的友谊歌》绝不亚于《木棉花开红万里》,只是唱的人不够出名,才没有流行起来。不过,一首歌能够在我的心里唱几十年,足见它的生命力。

李老师还能拉手风琴、二胡,还会吹口琴。没事的时候,坐在他门前的沙梨树下,拉上一曲,或者快乐、或者忧伤,总之都在抒发着他的情感。

听师弟雅林说,李老师还做得一手好菜,比如一个鸡蛋,有煮有煎有炒,有闷有蒸有煨,单单是炒鸡蛋,加上不同的配菜,就可以整出千变万化的菜式。可惜我没有眼福,不能亲眼目睹李老师弄菜;更没有这个口福,如能亲口尝尝李老师做的菜,那种美妙的感觉,应该和登天差不多。

除语文和体育外,李老师几乎包办了我们初中的所有课程,他所上的每门课,没有哪门我们不喜欢的。

粉碎了四人帮后,恢复了高考,李老师就调到乐业县一中。1978年的时候我考上了“百师大”,79年放暑假回乐业,到县食品站买猪肉时碰见他,我排队在前面,他叫我顺便帮他买,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以后他就调回老家桂林去了。

李老师为人不张扬、不媚俗、不卑不亢,随机而定,随遇而安。我崇拜李老师的学品,更折服于他的人品。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我的良师(四)——李定道-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