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

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

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第十三期朔城区中小学“校长论坛”朔城区五中吕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大家好!火辣六月,激情燃烧。几个月的疫情防控让本来平静而有序的日常教学工作,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呈现出一时难以适应的新形式,远程指导、居家学习、视频直播、线上教学,成了特殊时期的特别经历。然而,身体的相对禁锢挡不住思想火花的碰撞与闪现。仔细审视基础教育学校近年来的发展足迹,深深感到全面育人这一教育理念的内涵是多么丰富,需要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审慎思考、精准发力的地方是何其广阔!如今,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类学校陆续开学,而对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终将成为激励前行的不竭动力。我是朔城区第五中学校校长吕军,欢迎大家走进第十三期朔城区中小学“校长论坛”,本期的“校长论坛”由朔城区五中主办主持。今天,我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交流平台上,和同仁们分享关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主题为“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真诚期待对时下朔城区基础教育管理再强新实力、再上新台阶、再开新局面起到些许抛砖引玉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时强调,教育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切中要害,点到根本,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肩负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使命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教育方向,深刻领会方针内涵,切实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方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扎实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是有效落实全面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尽管各学校在基础建设上存在局限性,有些课程无法安排,有些活动无法开展,然而,仍需审时度势,主动作为,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课后服务。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成长舞台上,快乐追梦,激情圆梦,幸福健康成长。下面,我围绕开展课后服务的探索与尝试、经验与体会进行简要论述:一、以新时代教育思想为统领,加强对全面育人重要性认识,吃准开展好课后服务的指航标。(一)深刻认识全面育人重要性习主席在讲到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时反复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必须站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去搞教育、论教育。这是方向,这是目标,这是学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准绳。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意见》指出,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特别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素质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可见,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强化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应有地位,势在必行,别无选择。“五育”并举业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价值,我们必须践行落实。多少年来,一直提倡并推行素质教育,但迫于社会舆论和升学压力,不少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高喊口号多、实际行动少的情况,素质教育要求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从长远来看,学校必须冲破应试教育的藩篱,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变革、担当时代大任的全能人才。因此,学校应当认真学习、全面落实6·23《意见》精神,切实把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放在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位置,抓牢,抓实,抓出成效。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基础上,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引导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要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要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如何能让体美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认为,在现有背景下,开展好学校课后服务,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去亲近自然、接近生活、靠近劳动,不失为一个求真固本的理想选择。(二)准确把握课后服务新要求开展课后服务,是帮助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的有效举措,是强化校内教育、拓展校外空间、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兴趣、推动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第2号)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要求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要强化学校管理,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要求学校要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形式。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的影片等。鼓励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第80号)讲到提高中小学育人能力时,专门提出做好课后服务。要求各地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小学校要充分挖掘师资和校舍潜力,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努力开辟多种适宜的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诸多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学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是学校落实全面育人的有力保障。只有加强认识,主动作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能有效落实课后服务要求,才能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宽松、更为个性化的成长环境。为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为指引,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高度重视并做细做实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良好育人生态。二、以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项目为载体,有计划、系统性组织各种课后服务活动,为学生筑强积累人生财富的垫脚石。世上的不少事情说起来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是又一回事。课后服务到底怎样搞,才能发挥好学校的资源优势,才能取得实效,得到家长与社会的普遍认同,仅从几个红头文件上是很难找到答案的。这原本是学校绕不开的研究课题。我个人认为,学校推行课后服务,首先要考虑三个因素,即时间因素、场地因素和学生因素。只有利用好课余时间,发挥好场地优势,调动起学生参与表现的积极性,才能让课后服务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以下,我以朔城区五中的课后服务活动为例,阐述推行课后服务的措施与方法。(一)厘清课后服务开展背景有需求才会有服务,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课后服务的开展是基于学生素养、家长诉求和学校压力诸多背景考虑的。从学生发展看,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升学压力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学习书本上程式化的知识占用了大量时间,真正用于发展个性、培养兴趣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样走出来的学生显然是“高分低能”型的,很难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所以,学校利用课后时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是当务之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从家长需求看,不少家长起早贪黑,投身于繁忙工作中,孩子放了学,家长没下班,在家与孩子见面的时间极少。到了节假日,孩子不到校,家长不在家,鞭长莫及。也有的家长管理素质跟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处于叛逆期孩子的家庭监管发生了偏差甚至缺失。家长无奈之下多半把孩子送进了高收费的社会托管班、培训班或补课班。孩子聚集在乌烟瘴气、脏乱不堪、安全风险大的背街小巷里,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指导,却支付了高额的学费,结果是“家长增了负,孩子没减负”。因此,家长呼唤学校课后服务的心情更迫切,要求和愿望更强烈,这就是所谓“刚需”。从学校处境看,近几年在市区境内,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这两股力量对公办学校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唯需主动思变,积极求进,才能摆脱困境,常盛常兴。一方面,民办学校不断涌现,凭借《民办教育促进法》游走于《义务教育法》的边缘,以其招生自由度大、管理机制灵活、学生在校时间长等办学底气,冲击着公办学校的发展,抢夺着本就紧张的生源。倒逼公办学校必须想长远、求突破,充分利用设施、场地、师资等资源优势,开展课后服务,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竞争硬核。另一方面,各种培训机构乱象丛生,只挣钱不育人,代写、代做现象严重,助长了学生学习的懒惰性和依赖性。其令人咂舌的收入挑战教师的心理底线。本该是学校分内的工作,却让社会机构抢了风头,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也繁衍了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现象,滋生了教师之间的利益矛盾,给学校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导致公立学校形象受损,信誉打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开展课后服务,正是顺应时代要求、满足家长期盼、增强学校竞争力的鲜活实践与积极尝试。(二)强化课后服务组织领导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一哄而上、盲目跟风是行不通的,需要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制机制,稳步有序推进。学校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从宏观上统筹安排课后服务各项基础性工作。要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以及其它相关文件精神,拟定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作为推进课后服务的指导性纲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以生为本、服务至上、创新发展、家校一体、教育与服务双轨并行”的新时代教育理念,遵循“公开透明、自觉自愿、服务有偿、试点推广、学生至上”的服务原则。做实做细各时段、各项目服务计划与实施程序,责成课后服务支持中心负责组织落实、过程监管、考勤登记与补偿兑现。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完全由学生家长自觉自愿,自主选择。事前,学校按照分批次、以班级召开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和服务性收费标准等事项,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切实达成家校共识。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均需与学校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明确权利与义务。学校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强化管理,从严要求,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切实做到为广大家长排忧解难、为学生成长创设情境,全心投入,履职尽责。(三)优化课后服务活动形式从目前来看,服务形式主要呈现为两类。一类是以自主自习、个别辅导为主的补漏提升活动,一类是以发展特长、增强技能为主的个性兴趣活动。补漏提升活动,安排在平时开展。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实行弹性离校制度,顺延1—2小时安排自主自习,有需求的学生在教室集中观看时政要闻、完成学科作业、阅读经典名著、自主预习或进行个人兴趣探究等。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动手动脑完成。教师按照学科轮流参与,清点学生人数,记录学生表现,管理学生纪律。学生有疑惑时,进行一对一、零距离答疑解惑。严禁集中讲授,避免加重负担。个性兴趣活动或者叫学生社团活动,安排在周六和周日上午进行。学生依据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自主报名、自由选项、自愿参加,每个学生报名项目限制在一到两个。项目开设依据学生需求、基础设施、场馆场地动态增补。目前条件下,开设体育兴趣组、艺术兴趣组、读书兴趣组、理化兴趣组、电脑兴趣组五类。体育兴趣活动学生需求量最大,分设篮球、乒乓球、游泳和棋类运动几项。细化项目训练要求、注意事项和学时任务,体现计划性、系统性和渐进性,稳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力求做到一项一重点、一项一特色。篮球与短跑相结合,强化传球与接球训练。乒乓球以对打比拼为主,在实战中提升应变能力与竞技水平。棋类先开中国象棋,采取自由对弈与星级晋升螺旋推进模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游泳项目。学校与诚信尼斯健身会所合作,租借诚信尼斯游泳场馆,聘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施训。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诸项,同步开设,自由选择,充分激活学生的成长潜能。艺术兴趣组开设书法、美术训练,读书兴趣组以看名著、读经典、查资料、做积累为主,理化兴趣组主要是做实验、看现象、录数据、写报告,信息技术组进行电脑操作与编程入门训练。学校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积极寻求改善现有条件与满足未来需求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循序渐进安排活动项目,呈现出各类活动多管齐下、百花竞艳的蓬勃局面。每项活动除了教练、辅导员外,均安排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全程陪护,做好安全监管,必要时,还可以指导点拨。各类活动统一由课后服务支持中心依据项目特点和训练模式协调组织,打破课时和班级的限制。三、以益智激趣、强基赋能为标杆,不断总结活动经验、拓宽教育渠道,让课后服务踏上优质高效的起跑线。实践表明,任何一项新举措的推行,都需要审慎稳妥;任何一个新项目的成熟,都需要经验积累。目前,课后服务已在全国不少地方尝试展开,质疑声也不少,抛开区域、场地、设施等客观差异,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还是可资借鉴的。学校需立足校情、生情、学情,加强学习,深入总结,科学扬弃,不断谋求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新路径,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更优质更宽松的服务环境。(一)提高课后服务发展定位课后服务是学校一项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工作,而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简单的“看护”服务。课后服务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切实彰显教育功能。在实施课后服务过程中,学校应以学生为本位,致力于提供非教学、多模式、多样化的高质量课后服务,而不能简单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在校时间的延长,更不能将课后服务演变为培训班、补课班,而额外增加学生负担。只有建设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课后服务才有生命力。课后服务是家庭和学校都应承担的共同责任,而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独角戏。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校共建的合力,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造成学生发展的片面和不足。学校顺应社会发展,积极主动承担课后服务社会责任,努力扩展教育服务工作的时空范围,充当好课后服务工作中的主力军,是课后服务的根本。但享受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履行相应义务,如教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课后服务相关制度,履行相关协议的签署和付费义务,按时做好学生的交接工作等。唯有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合作机制,才能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课后服务是学校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核心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服务性工作,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的轻率行为。各学校要站在自身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高度去组织实施,要树立全校“一盘棋”理念,杜绝分散、重复、低效的班级操作模式。特别在教师待遇问题上,必须做到有理有据有节。一旦出现吵杂声,影响的不是一所学校,极有可能给全区的工作带来被动,因为好多人对教育的关注度已超乎寻常。(二)拓展课后服务发展空间借助校内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习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主要载体。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光靠校内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不断更新与扩展课后服务空间与形式,才是学校长期研究的课题。学校要摈弃小成即满、等待观望、因噎废食的思想,深入研究,拓宽视野,用足用好有利于开展课后服务的各项政策条例,立足校内,着眼校外,探索建立与时俱进的综合实践和研学研旅发展模式,有效利用校外资源,努力实现服务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2019年12月,山西省教育厅和山西省体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山西省游泳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晋教体函2019第67号),2020年4月山西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学校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学校要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政策精髓,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无声文字真正升华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生动实践。在拓展体育活动方面,学校可以联谊校企合作,补足补全场地、技术短板。创建游泳特色学校,要加强与游泳场馆的联合,把游泳纳入必修课程,实现学生游泳教育常态化。开展足球、排球、羽毛球、跆拳道、武术、体操等体育活动,可以与体育场、体育馆联合。在落实劳动教育方面,初期可确认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长期可考虑建立综合实训基地,打造课后服务航空母舰,让学生开展生产劳动和创造性活动有用武之地,彻底破解学校无能为力的困局。在拓视野增阅历方面,学校可考虑“走出去,学回来”的研旅服务形式,积极开展研学、游学活动。学生走进名山大川,对生命万物会有新的感悟与理解;学生走进古迹名胜,对厚重历史会有新的认识与思考;学生走进都市繁华,对科技文明会有新的体验与憧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全面发展的又一考量。老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效拓展课后服务空间,对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学校如取得政府支持、部门配合,必然会踏上课后服务的制高点,跑出高质量全面育人的加速度。(三)提升课后服务教育效果不管开展哪项活动,确保效果、提高质量才是王道。让学生过有滋、有味、有收获的学校生活,是开展课后服务活动的宗旨。学校开展的每一活动都应遵循“需求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服务场地与设施做到经常检查,及时修缮,杜绝隐患;活动器材做到确保质量,顺手好用,定期更新。组织管理做到规范有序,协调有致,并行不乱。每一项目都要配备素质高、业务精的教练员做好全程指导。教师内部能解决的,就由教师承担,内部不能胜任的,可以择优外聘。严格把好服务的各个环节,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开心,让家长安心,让社会放心。总之,教育与服务是现阶段学校理应兼顾的两大功能,教育需要服务,服务强化教育。开展好课后服务,学校应优先考虑学生的期望,尽力满足家长的需求,实现教育与服务的有机融合,课上做教育,课后搞服务,做到课上课下无缝衔接。这样,必然会保障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动手动脑的兴趣与能力;必然会解除家长纠结孩子补课的烦恼和担心孩子学习掉队的焦虑,切实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必然会增强学校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日常管理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课后服务的工作实践启示我们,有不少深层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一是粗线条的文件该如何操作的问题,二是在落实课后服务报酬时“酌情收费”的尺度把握问题,三是个别学生延时回家期间的晚餐问题,四是公办、民办学校的差异化招生困扰问题,五是学生日益变化的课后服务需求与相对趋稳的场地、设施、师资不匹配的问题等等。诚望各位同仁聚焦课后服务这一民生话题,斟酌思考,畅抒高见!谢谢大家!2020年6月6日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夏日排档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