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同根同源

同根同源

作者:黄洋

——镇宁自治县建县50周年“贵州百名艺术家进丁旗”采风之作

本来,上午就要去的,但手中有一份重要材料需撰写,耽搁不得,不得不留下来。县文联志兴兄弟有点失望地说:“那你忙你的,我们走了!”

下午,树平打电话相约,说是如果忙完了,就赶志兴、德江、李老者和常开志等他们之后去。树平说,想去的目的主要是他们晚上有一场布衣族特色的篝火晚会,热闹,好玩,值得去看看。我问远不远?树平说,从县城出发,过太平农场,进六枝最东部的木岗镇,南转就到镇宁的丁旗镇。

下午两点过钟,我们找车前往。从太平农场经一段又一段失修的与宽广平直的相交错的道路,一个小时车程,我们到达丁旗镇街上。与志兴联系,他说根据活动的安排,下午四点,他们将要参观丁旗中学、镇宁县工业园区建设,然后到丁旗镇万丰村桃园品尝桃子,接着就到塘寨村晚餐,之后就是文艺演出和篝火晚会。我们开车沿着热心的丁旗人指引的方向,前往丁旗镇政府走去。到镇政府,估计有近两公里街道的路程。我说:这镇不小。树平说,镇宁的工业园区就在丁旗,丁旗镇在镇宁,相当于普定的马官镇,是城镇化、工业化最集中的示范乡镇之一。

一、 观与品之间

镇政府显得很清静。我说,看样子,这镇党委、政府像统一休假了。树平说不要乱讲,今天是7月10日,是镇宁苗族布衣族自治县建县50周年纪念日,所以举办全省百名艺术家进丁旗活动。这样大的活动,肯定全体总动员嘛,镇党委、政府,包括书记、镇长都参与组织、指挥去了,干部职工当然要齐上阵了,所以肯定清静嘛。

等候二十分钟后,见镇政府大门外前面玻璃右边有编号有标志的一路车路过,知道就是百名艺术家进丁旗活动参观车队的,我们就开车加入了。到了丁旗中学,主要参观了集琴棋书画展、音乐歌舞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楼。之后,大大小小十几辆车,到了占地五六百亩的工业园区,他们的书记介绍说,他们的石材工业园区,属招商引资项目,预计投资10亿元,现已投资4.6亿元。该园石材矿山,按投资者石材加工计划,可开采100多年。在我们参观过程中,陆续有大平板货车运来巨型石料,估计每块至少重达20吨。每车少则四五块,多则七八块,看上去大都方方正正。近观,这石材可贵之处,除了石质外,还有漂亮的木纹图案。这位女书记在讲到工业园区的前景时神采飞扬:第一期可解决当地1200人的就业问题......有人怀疑这个园区会不会存在很多地方都隐藏着的圈地问题?那位年轻的女书记说:“不会,我们的招商引资,产业项目明确,建设投产是有计划,有期限的。超过限期,投资商是不愿意的......当然,从轰轰烈烈的建设场景来看,这话,随便咋品,谁都会相信。

接着,大家又前往一个叫永丰的村,参观那片套种农作物的桃园。在品尝桃子的时候,我们议论说,这桃子像拳头一样,个头算大的,味道也甜,只是脆性差了点,颜色紫了点。不像我们普定的筛梭接桃,个头不算大,但鲜红好看,又脆又甜。有人说,这不是品种的问题,与气候条件有关。筛梭接桃,虽然个头不算大,但桃园临湖,地处峡谷,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大,所以早熟、脆甜。也有人说,不管种啥,只要有市场,能增收,收入高,就有人种。站在旁边的永丰村的一位老农说:“搞果树种植,开始试验的时候,最好多种几种品种,哪样好卖就多种哪样。种了几年后还要考虑品种的更新换代。

要种出更好的,更有特色的,更适合人们口味追求的果品来,才能多赚钱。

一位老农能说出这样的话,真让人耳目一新,品之不尽。当我打量老农的时候,他像揣摩到我的心思一样,他说他是村里的老农技员。并说村里的果农,大多是见他种啥就种啥的。山上这些桃子,他种过,现在只留有少量的了,他已更换了新品种,而且还承包了很多土地,分别育有四种果苗,也种有四个品种的果树。老农身体瘦,脸黑,穿着朴实,但他的手脚像哪紧抓泥土的树根一样,壮实有力。而且,面对未来,一脸自信。老农这副模样,随你如何看,他的一生,都是很值得品味的。

二、 山野与村庄

看了桃园,前往晚餐地。这一路上,岭环山、山绕田的,村庄靠山而建,让翠绿的田野显得开阔而宁静。从车窗往外看,一片低矮的峡谷梯田,如一幅画轴舒展开来,中间有一个十余亩的水库,前面是一段人工堤坝,后面是天然的弧形,有如蒙古包的画影。那人工堤坝下面,竟是一片晶莹剔透的斜铺的绿毯――密实的青草织就的山间草场。我想,那应该是适合放牧的地方。眼前的场景,不禁让我诗兴满怀:

沟水流,

田禾绿,

云层阳光柔。

群山不寂寞,

携手围着田园转,

风光相映人难愁。

晚霞朝辉,

蜂飞蝶舞燕掠空,

蛙鼓不急月西出,

鸣蛙急唤雷雨骤。

看村边树,

山峦墓,

引水渠沟,

远处高压线路,

入村电杆相牵梦,

田园点缀小水库,

人在画图,

心在云天高处。

然而,除了远处山脚下的隐隐约约的村庄,这水库的周围,除了绿,当然,还有我们这条正在行进的新修建的公路。

我们的车行进在一段下坡的路上,前面车辆慢了下来,我们的6号车也跟着慢了下来。往前看,薄薄雾气中,半遮半露的红色横幅下,盛装的布衣妇女,除了路两边整齐排着的,还有路口成半包围弧状守候着的一群妇女,她们端着土陶浅碗,唱着敬酒歌,笑迎着进寨客人。

这样的情况我见过不少,但有一点让我欣慰。

这些敬酒的布衣女,她们并没有用身影把路口封锁,而只是堵着一半多点的路。如果你愿意,那就从她们所站的路口经过,听她们唱着布衣敬酒歌,接过她们奉递过来的米酒,仰起脖子,喝一碗象征性的布衣米酒,高高兴兴进到布衣寨中。如果你是驾驶员,或者你不喝酒,你可从侧边路口进寨,她们也不说什么。不过,被点了名的重要客人,那是非得喝了才进寨不可了。

从两山之间一百多米的水泥路进寨,石头的布衣寨中有一块五六千米宽的院坝。周围房屋,土的土,洋的洋。村委的办公房前,升了三笼油桶煤火,煤火前正有一帮布衣人大汗淋漓的忙着做菜。办公楼一侧已摆好了十几张圆桌,等待我们就餐。他们的菜有三样:狗灌肠(狗肺、心、肝、备灌装的如香肠一样的食物)、狗肉、鸡肉。酒是料酒,一闻就知。

我吃好后站起来走了一圈,看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桌上所剩无几。我佩服他们的估量――-既吃好了,也不浪费。院坝中有很多盛装的小姑娘、小伙子和妇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气。就连那大爷、大妈们,就算满头银发,瘪牙瘪巴的,他们的脸上,都是喜色于形的。

然而,此时的我,看到一丛古树,眼睛一亮,趁着夜色未降,便独自前往了。

三、同根与同源

树下有一排五六级的水泥石阶。石阶上坐着几位年老的吹鼓手,正在摇晃着吹吹打打,乐在其中。他们吹吹打打,传递着喜悦的情绪。我问侧边闲坐的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这树大概多少年了?他说好几辈人了,以他身份称的老祖公辈的时候都有的。我说,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很多古树,都在“大炼钢铁”时代被破来烧毁了,这窝树咋会逃过那一灾难呢?老人说,他们整个村寨,几乎全是布衣人,全村人发过誓的,哪个要砍这窝树,人人都敢以命相拼。因为这棵树,整个寨子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灾大难,它是这个村寨的守护神。我说,在“大炼钢铁”前,很多村寨都有自己的神树,那以后,绝大部分都毁灭了。老人说那是个造孽的时代,包括“破四旧”,有些人哪样都不怕,乱整,搞得好多人愁眉苦脸,阴在心头不敢讲。但他们却不同,敢于抗争,才将这窝枝繁叶茂的白果树留住。老人说,那些搞破坏的人,他看到很多后来都不得好下场......我问老人,这窝树有多少棵?他说九棵!我说,咋不多不少,正好九棵?老人说他也不晓得,不过这数字好,是数字中最大的数,久长久远。啊,我说,这树是有灵性的,它生出以九为数的树,定有它神秘的道理,可能它希望他们整个村寨的人,平安健康快乐,久长久远。老人笑着感谢我说:感你金言喽。面对这九棵树,我突然想到两句话:九树同根,九州同源、九州同梦。远远看去,这九棵树,各自独立,但它们的根却紧紧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形成同呼吸、共患难的整体,所以它们才有任凭沧桑巨变,依然不断强大的生命力,并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告别老人,我到树下,查看这树的生长情况。我惊奇这树居然生长在岩石上!也许,当年生长的时候,它的根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土。但在沧桑岁月中,随着根系的发达,它克服了岩石的贫瘠,顽强的根系向四面八方伸展,并深入周围的泥土,让这些树不断获得营养,并在坚守中壮大自己,支撑一片蓝天。

我暗自猜想,这窝树,也许不仅是对一个村寨、一个乡镇、一个县的祝福,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祝福。

四、晚会与篝火

善歌善舞的布衣族,歌舞迎兵是他们的最高礼遇。丁旗镇上老年秧歌队,塘寨村妇女文化宣传队,少儿歌舞队,以及中青年文娱爱好者轮流齐上场表演,让围观的数百人大饱眼福。

接着篝火晚会开始。音乐引领着手牵手的人潮像波涛式的,围着越燃越旺的熊熊篝火,就像围绕着发展得越来越好的日子,围绕着火红的未来,又像围绕着满怀希望的起做前进的时代尽情歌舞,只见人群:时而如碧波轻荡,起伏有致,轻歌慢舞;时而如激流遇礁石,浪遏飞舟,惊涛拍岸;时而如海啸狂舞,猛跳狂欢,却又起落有致;时而如溪流欢歌,群鸟低鸣,让人感到清风明月之美。轻缓的时候,老人孩子都参与其中,享受篝火在这清爽的夜幕下红红火火的祝福。当音乐如狂潮翻滚时,老人和孩子们会主动退下,让位于年轻力壮的男男女女,让他们在这海涛般的节奏中,随心所欲的欢跳。尽情释放自己。特别是那些年轻力壮的布衣男女,用他们的热情与对生活爱,展示拥抱未来、创造未来的信心。

篝火晚会到了最后,自己开办文公公司,又负责某杂志主编的披一头长发的胖胖的阿布,在主持人盛情邀请下,一曲又一曲地高唱他自己作词自己谱曲的歌。酒意浓浓的诗人南欧也上场了,抢过话筒,展开疯劲,又唱又吼,一次又一次的赢得观场者掌声。

散场前,我们提前找到6号车,找到带车的驾驶员明信义将我们送到丁旗镇,再转车前往普定。车上,老李对明信誉赞赏有加。小明是紫云人,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到镇宁的丁旗镇来的干部。老李说这个小明,说话客气,车开得稳,做事小心下意,打招呼又热情,素质真好,为人和他的名字一样!我给老李说,我们感觉得到,不仅是小明,参与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都是尽心尽力的围绕目标,形成合力,追求成功。一个县,有这样的组织者,这样尽心尽力,富有集体荣誉感的人,不说是一次活动,就是任重而道远的任何事业,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编辑:黄先兵】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梦绕长嵌沟

下一篇: 难过的一天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同根同源-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