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林坑古村

林坑古村

林坑地处楠溪江上游,和楠溪江中下游的芙蓉、苍坡这些古村落相比,它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深宅大院,更没有文物古迹,纯粹是一座座朴素自然,洒脱不拘的农家院舍。它没有显赫身世的大族,少了点儒雅的书卷气,地方相对也有些偏远,所以与楠溪江中下游古村明显的耕读文化不同,几个世纪以来,那里的村民过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它诠释的是一种纯粹的农耕文化。
村子依山而建,老房叠叠,头顶蓝天,四面环山,溪水蜿蜒穿村而过,可谓是一块藏于深山中的璞玉,更是一处可以让人尽情发呆的好地方。这里看不到熙熙攘攘的游人,听不到喧哗的叫卖声,更没有什么亭台楼阁、深宅大院惹得旅游局眼红,有的只是乡野生活的平和自然。拾阶而上,投宿在村子高处的一个客栈。推开客栈的窗,小桥、流水、黑瓦、白墙、炊烟、竹林、青山一并映入眼帘。下着小雨,处在山间的古村云雾缭绕,让我有一种处在仙境的恍惚,美得让人简直要窒息。去过许许多多的古村落,但这种惊艳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


天人合一世外桃源


漫步村中,只见两条溪流从山上涓涓而下,在永安桥汇聚到一起,向村落下方的楠溪江流去。村里主要的建筑群大都在"Y"字形溪流右侧,在其左侧和上方,也有少数民居,分别由永安桥和永平桥连接。这两座桥均为石拱桥,桥身石缝中,爬满了青翠欲滴的藤蔓。在其下游是沉香廊桥,上游是永吉廊桥。这四座桥都是清朝所建,历史悠久,坚固耐用。
林坑所有的房屋都是由原木制成,绝少雕琢;以黑瓦为顶,尽显古朴天然。木屋搭建错落有致,就好像是从山里长出来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为依山就势建房,石阶常常会从一层屋顶绕到另一层屋顶,蛇盘龙行。一孔孔烟囱有时就从你的脚边吐出袅袅的炊烟,让你心神一荡。这里的蛮石墙用天然的大小不一的各色石块砌筑,与木屋构成和谐的整体。这样的景致,最适合水墨或素描。
雨后的林坑秀美而清新,村民三三两两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口聊天。在他们淳朴的脸上,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豪和满足。虽然生活的条件仍然艰苦,但是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山水和更多的安逸。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的清香,夹杂着咸菜淡淡的酸味。初夏,正是当地村民做咸菜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把腌好的咸菜晾到外面来晒。爬到山上,俯视整个村落,只见黄昏时分雨后白雾中炊烟四起,房屋不过几十座,错落有致,层层叠叠。
从前最喜欢陶渊明的诗,不知不觉中总把家园和隐逸联系起来。
因此在我眼里,世外桃源般的林坑确实是一个安家的好地方。这里的村民见到你,只是微微地一笑,然后就各做各的事去,任你轻轻地来,再轻轻地去。偶尔还能看到老人们在溪水中揉洗衣服,微风细雨,如画如绢。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喜马拉雅山上奇寒刺骨,已经无所谓境界,真正的境界往往在于平实之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这才是天下第一等的境界。的确,所谓平实,即是沉下心来,而一旦沉下心来,就必已找到了归宿。


明珠陨落赵公传奇


离开林坑的那天早晨,我来到了停车场旁边的赵群力纪念室。赵是香港凤凰卫视的副台长。2001年9月,香港凤凰卫视拍摄《寻找远去的家园》专题系列片摄制组来到永嘉拍摄林坑古村,9月2日中午,赵群力在林坑上空盘旋拍摄完成后,特地降低高度与这里的乡亲挥手告别。几分钟后,这位中国航拍第一人在距林坑八公里外的上空发生意外,他所驾的"小蜜蜂"袖珍飞机不幸与横架两山之间的高压线碰撞遇难。正是因为他的离去,林坑才逐渐在旅游圈子里名声鹊起。不知道赵和林坑在冥冥之中是否有所约定,他就像一颗明珠掉落此地,照亮了这里,从此改变了一个小村庄的命运。如果赵公没有殉职,那么林坑也就是他航拍过的楠溪江流域无数个村落中的一个,也只不过是户外爱好者和徒步旅行者的一个普通的落脚点。
此事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林坑的名气也一夜大增,许多人慕名而来。现在,在赵群力飞机失事的地方还留有一块墓碑,下面安放着他的骨灰。林坑人为永远纪念这位朋友,在林坑入口的停车场旁修建了赵群力纪念馆,里面陈设着赵群力生前用过的物品,包括那架失事的飞机,航拍作品,手稿以及他生前的一些老照片等等。
看了纪念馆里的展品,我开始更多地了解了这位传奇人物:他从小喜欢飞行和摄影,后来几经周折到了香港凤凰卫视,得以实现理想,成为“中国航拍第一人”,航拍了国内外许多著名景观。看了这些介绍,我隐隐有种惺惺相惜的共鸣。赵群力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为职业的执着追求,其实也正是我所梦想的。当然他因为这种爱好本身的高风险而付出生命代价十分可惜,但是换个角度,这样的人生才是尽兴和无悔的……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林坑古村-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