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故乡的路

故乡的路

我的故乡在景宁水井上坪村,行走故乡的路虽然没有难到上青天的程度,却也是高耸入云,崎岖难行。

记得第一次回故乡是七岁时,跟随着父亲步行,经过雾溪往景宁梧桐走。记忆里,那是一条有很多上坡的石阶山路,路边有不少的凉亭。一路上,父亲常常背着我走,同时也不断地鼓励我自己行走,走累了就在沿途的凉亭休息一会再继续。从云和出发行程两天,在途中还住了一宿。虽然过了半个世纪,当年的情景深深地在我的脑海里打下了烙印。

若干年后,云和到沙湾修通了重沙公路,每天来往各安排有一个班次的公共汽车。我再次回乡时,虽然车过沙石路尘土飞扬,68公里的行程只需要将近三个小时了。当你灰头土脸地下了车,感觉骨头都像要散了架似的。从沙湾过渡船,接着就上俗称“百廿步”的陡坡。这时比以前已经方便了许多,当天就能到达上坪了。

“百廿步”那条岭非常地陡峭,不但道路崎岖,且路外沿即是深不见底的山涧。路过那里与迎面而来的人擦肩而过时,乡人为了安全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空手的人小心翼翼地站在路沿等候,让挑担的人靠山里面走过;年青人自觉地站在路外沿,让长者和小孩走里面过;同族人辈份低的人,礼让辈份高的人也自觉站在路外沿。有一次,十多岁的表兄挑炭到沙湾去卖,到了“百廿步”,因体力不支双脚颤抖,连人带炭摔了下去。那担炭自然没法捡回来了,他幸好抓住了陡坡边一棵树根,才捡回一条小命。我至今想起来,还是毛骨悚然。

父亲当年也许是想到上坪山高地太偏,才离开故里在云和落脚生根。他身无分文,脚无立锥之地,与我母亲结婚,又处在国家困难的年代,养育了我们兄妹五人成人,其经历的艰辛可想而之。记得表姐小学刚毕业,背着书包来到我家。虽然当年云和城镇还相当落后,可她走怕了山路,第一次进城就不想回家了。是姑妈见其在我家玩久了没回去,跑来云和把她带回家,她回去不久,就结了婚。堂兄的未婚妻,来云和街里买准备结婚的布,也不想回家了。是我父亲好说歹说做通工作把她送回家。

因为故里路难行,也因为故乡没有什么直系亲属,没有任何祖业财产需要打理,故乡的印象已经渐渐模糊。由于我从部队转业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需要恶补文化,退二线之后,又在发挥余热,回到家里还忙于带孙子做家务,我已很多年没有回过故乡了。

岁月沧桑人将老,魂牵游子故乡情。云景通了高速公路,沙湾到水井也在早些年浇灌了水泥路。那素有“半湾村傍月,一曲水鸣雷”的沙湾,溪里流淌着清清的水,水中那乌蓬船和木排吸引着我,还有那上坪村前的廊桥,村后的古树林召唤着我。去年年底,我携妻带子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由于心情好,路况好,我们很快就到了沙湾。眼前的沙湾镇已改变了旧模样,三座大桥横跨南北,不见了往年的渡口、渡船。宽敞的大道车来车往,栋栋楼房替代了昔日的小木屋。唯有山脉依旧,河道依然,可辨别方向。

我大桥边询问好从沙湾到上坪路,也许是小时候就对这条路产生了恐怖心理,就把车让车技娴熟些的儿子来开了。盘山道虽路窄弯多,却也路面平整,比我想象要好的多。

看到了村前的廊桥,我不禁怦然心动,故乡我回来了!我们停下了车,在桥上拍照留念。走进村子,没有了当年的读书声,没看到一个年青人行走和孩子嬉闹的身影,没有了人来人往的热闹。当年有五六十户人家的村庄,已经人烟稀少。进村后,堂兄告诉我,现在只有五六户人住在村里,基本上都是老人留守。

踏着初冬温暖和煦阳光,沿着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堂兄领我们祭扫了祖坟。村后有百年历史的苦槠林和古松林,有的已经挂上了古树名木的牌子。就算是枯死了的,村里人也不会轻易砍掉。站在大树下举目远眺,可见群山层峦叠嶂,绝壁与青山彼此映衬,丛林与岩石相互错落,峻中有秀。蜿蜒曲折盘山公路宛如一条白玉带,左弯右绕,沙湾镇尽收眼底。仰望苍穹白云朵朵,缓缓浮动,层叠苍翠的山峰,在云雾间若隐若现。

午餐,堂嫂烧了野猪肉,田鱼干,鸭肉、青菜等自产自销的农家菜。席间堂兄告诉我,他的四个女儿,两个嫁到了外地,小的两个在外边打工。他老两口利用别人搬空了的旧房屋基,养有板鸭200多只,土鸡100多只,搞起了副业,当年产的粮食吃不完,茶油也自给有余,蔬菜、烧火柴不用买,俩老不仅衣食无忧,还有存款,想到城里买房子,想做城里人呢。

饭后,堂兄拿出了珍藏的光绪八年重修的陈氏族谱。看了族谱,心里久久难以平静,脑海里浮现出祖先们在这里开垦土地,建设家园的身影。他们披星戴月,肩挑背驼,世代历尽辛劳,创下了这份家业。星移斗转,陈氏后人也和自己的祖辈一样,纷纷离开祖地,从这乡间小路,走向更加广阔平坦的道路到外面创业。

我和儿子都要上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坪。与堂兄离别时,他拉着我的手说:常回来走走,看看我们吧,走得多了就更会感觉这山,这水更加亲切。

堂兄送我们上车,拉开车门的一刹那,我仿佛看到:上坪的孩子正在城镇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上坪的年青人正在城镇打工、经商忙碌着,上坪的子孙正在溶入到各个城镇之中,他们有的也和我父亲当年那样,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存环境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车子已从这弯延曲折的山道驶向条条高速公路。

+阅读全文

上一篇: 一片红叶

下一篇: 夜雨剪春韭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故乡的路-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