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氤氲在美食里的母爱

氤氲在美食里的母爱

一篇一篇翻阅巴陵的《妈妈的味道》,常不自觉地陷溺于对乡下美食的无尽回味中,对故园的记忆通道也被逐一打通,母亲挥铲忙碌的场面,家人团聚一起的场面……一幕幕在心头浮现。巴陵笔下的珍肴美味并非山珍海味,食材也较普通常见,为何读来温馨亲切、朴实感人?因为它凝聚了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的母亲味道。

这些美食多集中在巴陵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圳上镇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因此巴陵以“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为宗旨,将每一道美食的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尽情呈现。他笔下的美食不仅饱含人情世故与处世哲学,也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与人文地理,这样的打捞与呈现丰富了这些世间难以吃到的私房美味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现实中,我们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正如对母爱那般,总有淡淡的惆怅,不甚强烈却又割舍不去,常萦绕心头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生活在都市,那份乡间的质朴难以寻觅,繁忙的生活节奏也让我们无暇回乡间去体验那份简单和纯真。惟有美食,作为感受乡土风情和母爱气息的重要载体,总在心头盘桓:“母亲保存猪肝的方法,应用得最多的是腊制,但是她的腊制是蒸熟之后腊干,不是普通干腊和熏腊……盐的腌制有两种,一是在猪肝表面搽上粉盐也就是矿盐,放在腊肉的上面,腌制三天即可;一种是不搽盐,把猪肝铺于桶底……海盐在腌制过程中会逐渐融化成盐水,盐水慢慢上升,全部浸泡猪肝,三五天之后,猪肝就腌制好了。”(《腊猪肝》)巴陵生活在城市多年,一想起母亲做的腊猪肝,就如在眼前。它在记忆里印象如此深刻,一旦提及总觉意犹未尽。

巴陵将美食的制作与烹饪描写得如此细腻真切,是因为这些美食融入了家的氛围与味道,是谁也无法夺走的记忆,是一份磨灭不了的亲情。他写南瓜藤:“南瓜藤拆成一节节的,再剥去南瓜藤的老皮,里面的肉不再是那么的粗糙,清洗之后,用菜刀拍碎,切成米粒长的节,切细的南瓜藤就成了翠绿的颗粒,就像浅绿色米粒,十分可爱。”(《南瓜藤》)亲情、母爱在饭菜的香气里氤氲,牵住了每位家庭成员的胃口,也牵住了他们漂泊的心。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都有自己的心头好,都有母亲的精心料理,都汇入了母亲的浓浓爱心。巴陵写油渣:“油渣子煮辣子皮是道非常美味的家庭菜肴,最好的是板油的油渣子,经过水的充分煮透之后,油渣子膨胀大,变得柔软,表面的膜光滑很有嚼劲……辣子皮灌入了油渣子的香味,保存了辣椒原有的甜味。”(《吃油与油渣》)美食成了一家人交流感情的载体,更承载着母亲最平实真挚的爱。这些关于亲情的温暖记忆,会伴随终生。

书中除了一些家常朴实的菜肴,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些做法独特的美味,如:草纸煨猪苦胆,盐菜豆豉汤,猪肠粑,花生米猪脚汤,直骨头炆嫩玉米籽汤,青榨菜脑壳,黄菜笋子。光听这名字,就让人回味不已,浮想翩翩。细细咀嚼,其背后不只是氤氲的美味徘徊飘荡,还有柔软的亲情令人感慨,让人牵念。

走过万水千山,吃过大鱼大肉,最难忘的依旧是母亲做的菜,因为那美味里融入的殷殷爱意永不褪色,总那么朴实低调。沉浸在巴陵的这部美食文集里,不仅能完成对故乡的一趟心灵之旅,更让我们懂得,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母亲的美食是浇灌庄稼的流淌的河,河的清澈吸引我们在溪头安然漫步;母亲的美食是故乡山坡上混着青草味的空气,淡然悠远的气味让我们脚步从容自若,不迷失前行的方向。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感恩有你

下一篇: 捡拾阳光与麦穗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氤氲在美食里的母爱-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