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看古镇腊肉及其联想

看古镇腊肉及其联想

作者:高毕勇

到了青岩古镇,不难随时可以看见沿街有不少的店家,把黄橙橙油噜噜的酱色腊肉悬挂起来。此情此景,一幅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风俗画呈现在游人眼前。

民以食为天,居家一日三餐。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老百姓在居家过日子的生活中,每顿饭有那么三碟五碗的下饭菜是常有的事。说起吃饭下菜,腊肉是我们不少人家的所爱。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出下馆子,如果餐桌上有一份蒸腊肉或折耳根炒腊肉,食客们就会清口水流淌食欲激增。蒸腊肉,就是把成块的腊肉和血豆腐(或筋丝很好的豆腐干),切成用来显摆的名片那样厚的薄片,然后相互交叉夹层摆放在碗碟当中,放入蒸锅里蒸熟蒸透即可食用;折耳根炒腊肉,则是把腊肉切成薄片,折耳根切为火柴棍长短一般,放上油炸筒筒辣椒、味精等相应的佐料烹炒熟透后,用来下饭的味道也好不惬意。吃蒸腊肉时,我有个小小心得,就是做一个放有臭豆豉、豆腐乳的辣椒蘸水,用来蘸蒸腊肉下饭,又是另一种滋味。

说来羞愧,豆腐蒸腊肉也好,折耳根炒腊肉也罢,还有之前那烟熏腊肉、灌制香肠,我并不会做呢——只会吃,不会做,所以羞愧矣。几年前,我们家每年的春节都是要做的,腊月间,行家里手的夫人总是忙个不停。我嘛,只能在她旁边当当助手,陪陪伴儿,做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辅佐之事。比如炒炒盐巴,舂舂花椒,把淹制好的腊肉、香肠吊挂吊挂等等。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天各一方相距几百里地,好在每月有几天休假,交通也算方便,只需转车两三次就可到达目的地与家人团聚。因为各自的工作都比较忙,不能稳定的在一起居家过日子。每到春节之际的熏制腊肉、灌制香肠,已被暂时取消。我打算,退休后向夫人讨教,把这门手艺学会,再研究些保健养生之类的常识。一定要把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过得像那油噜噜的腊肉一样——有滋有味。

穷困的日子,令人恐怕。记得有人摆过一个“破败人家用腊肉肉皮涂抹嘴唇装魁”的故事。说的是在饿饭年代,有一个富裕人家,小日子原本过得甜美滋润,身上穿的是玲珑绸缎,脚上踏的是俄罗斯进口皮靴;家里一日多餐,顿顿饭菜油光滑水,鸡鸭鱼猪牛羊肉从未中断。家里大发,生意兴隆,还另顾了几个帮工。但由于年成不好,出现天干地旱,悲惨荒凉的穷苦日子袭来。穷苦人家老弱病残的人家,不时地传出生命呜乎的噩讯。那富裕人家的生活,也渐渐衰败,甚至于难以维计,还无奈地把帮工也辞退,开始过起了穷困潦倒的日子。而这个“富裕人家”,居然是个很爱面子的门户。户主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家人无论谁出门,衣服必须穿得称称抖抖的,头式要梳得光光亮亮的,精神装得饱饱满满的。他要求家人必须树立一种坚定的信念,即物质虽败,精神却不能垮。故事结尾是:这原本富裕的人家,在灶台边上,挂着一块巴掌大,肉已吃尽的猪肉皮子,有谁出门,就取下来在嘴唇上抹蹭几下,以显示他家的日子还像他们的双唇那样光泽滋润。这,不知是过去哪年哪代的笑谈,不可能再重演了!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老百姓的日子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你家、我家、他家的日子,就像青岩古镇上的腊肉一样,油味有足。阳春三月,全国“两会”正在首都北京召开,民情民意同样是重要的议题。可以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老百姓的生活会像那油噜噜的腊肉一样滋味无穷。

【编辑:黄先兵】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看古镇腊肉及其联想-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