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西来古镇

西来古镇

关于“西来”的得名,源自是一个有着浓厚三国文化色彩的传说。
传说康熙元年(1662年),临溪河爆发百年不遇的洪水,将上游张魁场关帝庙内供奉的木刻关公神像冲到了临溪场西林寺的产田里,西林寺的住持静慈和尚捐出庙产田,在关公神像搁浅处新修了关帝庙。
一般的庙门都为南北向,唯有西来的关帝庙门却向西开,有不忘关帝从西而来的意思。康熙三十四年(1696年),蒲江县县令李绅文到临溪场巡视,觉得“临溪场”的名字不止一个,容易混淆。又想到因关公神像从西而来,带来了这里的繁荣和希望,借用佛教教义中“佛法西来”的典故,遂改临溪场为“西来场”。这就是“先有关帝庙,后有西来场”的来历。
大水冲了关帝庙,因关公神像随溪而来的位于山间平坝的西来古镇,已经成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古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古镇的核心景区是老街,这是一条有近百年历史的老街,簸箕街、烟巷子、水巷子、花龙门子、亭子巷纵横交错,构成了1200米的长街和近700米的小巷。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建筑,民居是典型的川西特色,古朴典雅。
在老街中心院坝上,矗立着一座清代建造的文风塔,这可能是古镇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年代最为久远的古建筑。文风塔高约20米,分3层,外加宝顶,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底建成。塔身成六棱状,每一层都是飞檐走角。塔身四周是古典戏曲雕塑,并配有用九曲篆文书写的诗文,此乃世间少有。塔身下有个大的炉灶,用于烧写过的字,故名“惜字宫”。如今,这座踞于古镇中心的文风塔,已经成为标杆式建筑,进入古镇的人们,首先看到就是这座彩瓦彩绘的优美古塔。
在老街上,还有两座木结构大戏台,据说是钱姓和刘姓两家人建的,时常二台对唱,各唱各调,各吹各号。街中建有高高的灯杆,灯杆上吊有数十盏以油灯为照明的各式各样红灯笼,戏台至今还在使用。走村串巷的川剧班子,还在这里以各种各样的特色绝活儿,戏里戏外的历史故事征服着四方来客,台前台后的唱念做打诉说着非物质遗产的种种沧桑过往。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时的开锣戏,似乎只是一缕莫名的婉转声腔,就将人唤回了岁月的源头。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戏台前的人们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感叹。
沿着古镇老街,可以看到,两条合抱西来古镇的清澈透明的小河,四季长流,碧水长清。与四川古镇中常见的以一株或两株古黄桷树为临水中心景观不同,临溪河边,竟排列着多达12株古黄桷树,一溜排开,浓荫翠盖,恍若时光长廊。岁月的逝波,就在这12株树龄均已近千年的古树间徜徉徘徊,游走其间的人们无不为其感慨莫名。
沿临溪而兴修的河畔休闲区,缓步闲走,或赏流水潺潺、或看白鹭成行,无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也不妨寻一棵心仪的古黄桷树,就在树下品茗观景,实为浮生闲情,难得的清爽心境。闲得久了,也可去镇上的老街店铺逛一逛,南来北往的各色小吃也可大饱口福。米花糖、红茹酥、糖果子、豆花饭……应有尽有,甜香麻辣、酥脆嫩滑各有各味儿;这些美食美味儿,就在游人口中、心里给古镇留下一个形象的“品味”、生动的“品位”。
大江东去,古镇西来。有多少古往今来,有多少山水情怀。无论如何,西来古镇或消闲、或怀古、或游玩、或探奇,都是难得的近郊好去处。位于蒲江县的西来古镇,与成都仅百余公里的距离,给予人们的却是难得的闲适感受与生态享受。古镇西来,或许就是你眼皮底下的那个桃源,古镇西来,或许就是你可以小憩的红尘驿站。

+阅读全文

上一篇: 赤石天后宫

下一篇: 桃花飞红春来早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西来古镇-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