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我眼中的学校变化

我眼中的学校变化

作者:张智勉

嵩县第二实验小学张智勉

1978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是一个春风荡漾的季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开放40年,四十年厉兵秣马,四十年风雨兼程,从开始的仰望世界,到走向了引领世界的舞台中央,我们感受到经济的跨越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人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也是中国教育事业腾飞的四十年,同样,在这短短40年里,它不仅为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也为我县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及社会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生力量,下面让我们一起由点及面,从校园环境的变化来看我县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1985年,我开始去小学读书。当时我所读的大章赵岭小学非常破旧,是几间小瓦房,好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班里上课。教室土墙破瓦,所谓的桌子就是由一块木板,两头用砖泥土混在一起组成所谓的桌腿,连个放书包的抽屉都没有,几个学生挤在桌上,稍不注意某个孩子一用力,木板就会掉到地上。2个学生坐一个板凳,一个学生刚站起来回答问题,另一个学生扑通一下子就坐地下了,等学生起来以后,板凳腿又掉下去了,还要再重新安装板凳腿。有时候正在上课,忽然有学生“唉呦”一声,原来是凳子腿夹着屁股了。

教室屋顶几个窟窿能够看到天,印象最深的就是外面下大雨,里面就用盆子接着滴答滴答响个不停的小雨。最难的是冬天大雪纷飞后怎样到达学校。吃过早饭,同村的孩子互相叫着在被大雪覆盖的小路上摸索前行,通常有年龄大的孩子带路,稍不注意就栽倒在雪地里。寒冬腊月班里会有男同学拿着用破脸盆做成的火炉子,一到下课围了一圈人,挤不到炉子前的同学就到外面靠墙“挤油”取暖。上课的时候一块小黑板,几根粉笔,写了擦、擦了写,一堂课下来,粉笔末满天飞,第一排的学生衣服、头发、一层白粉。“黑屋子、泥台子、烂桌子、破凳子,坐着一群泥孩子”,这是当时学校教育的真实写照。

那时师资队伍很缺乏,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初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的很少,专业学校的就更少了。老师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三尺讲台打天下,更没有什么练习册、习题集,凡是与课本不一致的习题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学生再抄下来做。一个村的学生能顺利读完小学已经很不容易,考上初中高中更是凤毛麟角,走出一个大学生那就是飞出来的“金凤凰”。

我很幸运的完成了初中,考上了师范,在教育的战线上工作了20年。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步步见证了这段蜕变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当时有一个口号,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一步步学校从土瓦房变成了楼房,昔日低矮破旧的房子、高低不平的操场、简洁粗陋的设备,如今已难觅踪影,一座座崭新靓丽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拔地而起,色彩斑斓彩虹般的塑胶跑道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教室有空调,学生的课桌椅变成升降可调节的。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室内体育馆、图书室、音乐教室、录课室……每个教室里都配有多媒体,老师讲课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用嘴干巴巴讲,可以结合短片、音乐,让讲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最近几年随着学校教育硬件设施的逐渐完善,给老师每人配备了一台电脑,点点鼠标就能知道最新的知识。老师可以利用Flash和PPT等教学软件制作课件,把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综合在一起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改革开放40年,学校从“破桌子、破凳子、黑屋子”到现在配套设施齐全的花园式学校,见证了我县中小学校的发展变化。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它印证了我们伟大祖国4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记录了40年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哭娘

下一篇: 红叶礼赞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我眼中的学校变化-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