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吃烧鸡

吃烧鸡

作者:卢平记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常听到大人们在一起开玩笑说你是烧鸡头他是烧鸡毛,但这些玩笑话实际与吃的烧鸡没有一点关系。而是对某些爱出风头,爱自吹自雷的人一种讽刺而已,但偶尔也听到过某某昨晚进城,看完戏后买个烧鸡吃了。还是我参加工作在县城上班以后才亲眼看到卖烧鸡的。

七十年代,我当时是在县食品厂上班,我和另一个同时进厂的一个同事分到了一个宿舍同住,我们宿舍的窗户正好对应这条。当时比较热闹的大街,也就是现在的嵩州路。每到晚上八点左右总是能听到一男一女卖烧鸡的叫卖声。烧鸡——卤鸡蛋,边走边喊,从我们窗户旁的大街上走过,基本是天天如此,特别是夏天十点左右还能听到这叫卖声,因那年代,城里人员稀少,也没有其他最做生意的人所以听得比较清楚,因为听的多了,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就有点嘴馋了,有想吃的感觉,有天晚上九点左右,又听到了卖烧鸡的叫卖声,我就问同住的同事,你吃过烧鸡没有?他说以前见都没见过,烧鸡会是咱吃的,那都是城里的干部有钱人才吃的,咱会能吃起那东西。确实也是真吃不起,当时我们的工资每月是二十六元钱,工资已发先扒过去当月的吃饭钱得十元左右,因当时还是合同工,还得每月给生产小队交五元钱。(如不交每年订合同时生产队不给你盖章)剩余的还得其他平常生活开支也确实不敢去吃,嘴说不敢吃,但总是老想去尝尝,不过最终还是没抵挡住卖烧鸡叫卖声的诱惑。

记得有年夏天,晚上九点钟左右,我俩刚躺下,就隐隐约约又听见了卖烧鸡的叫卖声,我说天老热咱也睡不着,去买点烧鸡尝尝鲜吧,成天听见卖咱一回也没吃过,他说中门我也统想吃了也不敢说,咱俩就去破破货去吃一回。到底烧鸡吃着会啥样?我俩出来厂的大门,发现卖烧鸡的在百货大楼旁边卖,我们走到卖烧鸡跟前原来卖烧鸡的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叫王清杰,女的叫娥珠,他们眼前放了一个大篮,篮上又放着一个长条盘,条盘上摆放着大小不等的烧鸡块,并给我们介绍了每个鸡块的价格:说鸡翅一毛,鸡头两毛,鸡脖根五分,鸡胸两毛,鸡大腿三毛,鹵鸡蛋五分,还有其他的,反正是摆放了不少,当时我好奇问他们说咋不见白天卖来,光听见你们晚上出来卖,王清杰说白天私管会管来老严不敢出来卖,人家说这是资本主义尾巴见了就没收,只有私管会下班了,晚上才敢出来卖。那女的说我也不识几个字,咱也不知道啥叫资本主义尾巴,我们啥尾巴也没有卖过,我还想再往下问问,同事催我说不说吧,赶紧买买可走了,万一碰上熟人看见多不美。我俩人买了一个鸡翅膀,一人花了一毛钱,买完后还怕碰见熟人也不敢拿回宿舍吃,怕碰见厂里的人了再闻见烧鸡的香味,我俩只好躱在百货楼对门银行门旁比较黑的地方去吃了,说起来也不怕大家笑话,就那一毛钱的一个鸡翅膀,我俩吃了有快十分钟了,那吃烧鸡的感觉真是太美了,用牙啃上一点点嚼上老半天,不舍得一下子吃完。以前上学时老师讲的津津有味不知道是啥意思,这回是吃这个鸡翅膀才真正体会到了啥叫津津有味了。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经商者们可根据自己的业务能力,做起了不同行业的各种生意,经济发展了,市场繁荣了,手中有钱了,百姓们活跃了,过去在街上偷偷摸摸,跨个篮卖烧鸡、卤鸡蛋的担惊受怕的小本生意已成为了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当年晚上在大街上卖烧鸡的一对夫妇他们的孩子也就是现在在县城红旗宾馆楼下开烧鸡店的王老三,他是嵩县食品有限公司的大老板,他继承了父母加工烧鸡的这个行业。并在加工技术上和质量上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有了真空包装之后烧鸡已销售到全国各地了,嵩县王老三百年老字号王记烧鸡现已列入了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王老三对笔者说,要不是改革开放国家政策好,我王老三说啥也开不了这个烧鸡店,更不用说当卖烧鸡的老板了。

在那七十年代吃点烧鸡就算是生活奢侈了,但自从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吃个烧鸡就是很一般不过了,现在谁家来个客人就会去买个烧鸡来配个凉菜,有的年轻人回老家看望老人也会顺便掂个烧鸡拿回去,还有的年轻人在一起喝点小酒也会要个烧鸡当个下酒菜,特别是谁家子女结婚和谁家生小孩满月待客桌上的烧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凉菜,有的家庭过个星期天家人在一起吃个团圆饭,也会买个烧鸡来共同分享。虽然说现在看来吃个烧鸡是个很家常的小事,但也充分体现了是改革开放后我们才有了这种生活的享受和待遇。就像大家经常挂在嘴边说的那句话,要不是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政策和共产党领导的好,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还可能达不到现在这种美好的地步。

卢平记

2018年9月22日

+阅读全文

上一篇: 集麦秸垛吃馍

下一篇: 小镇今夕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吃烧鸡-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