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觉悟和智慧

觉悟和智慧

作者:柳城居士

佛和佛教是两回事。

老子的学说只是一种理论,老子没有创立什么道教。同样,孔子也没有说自己是儒教的创始人。佛是个简单的东西,是个纯洁的东西,佛教是个复杂的东西。佛是自己的,教是对人的。但是,佛教和道教、儒教不同的是,释迦摩尼不仅悟出了道理,还创立了佛教。

佛,是佛陀的简称。什么是佛陀?从体味上说,叫做觉悟;从应用上讲,叫做智慧。什么是佛陀,佛陀就是觉悟,就是智慧,谁觉悟了,谁从觉悟中获得了智慧,谁的觉悟和智慧就是佛陀。所以说,佛不是指具体的什么东西,而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一种精神,就是人的觉悟和智慧。从这点上说,某个个体的人,谁也不是佛。释迦摩尼这个人是佛吗?不是。释迦摩尼的觉悟和智慧是佛,他不过是佛的化身、佛的象征,是觉悟和智慧的化身和象征。释迦摩尼作为一个人,和任何人都没有区别,也得吃,也得喝,也得拉,也得撒,不过他的精神世界和普通人不一样,他的觉悟和智慧和普通人不一样,高人一等。他本人不是佛,他的觉悟和智慧才是佛,他的精神才是佛。要把精神和肉体区别开来。所以,当您看到释迦摩尼的塑像的时候,您的心里一定要这么想:这个塑像是觉悟和智慧。您的眼里最好没有这个塑像,就有“觉悟智慧”四个字。您可能有疑问了:照你这么胡说八道,那么释迦摩尼就不应该得到顶礼膜拜了吗?当然不是。谁的觉悟和智慧就是谁的,释迦摩尼的智慧和觉悟就是释迦摩尼的。对于觉悟和智慧的化身和象征,也就是所谓的觉者,我们当然应该崇拜。所以我们对释迦摩尼的塑像顶礼膜拜也没什么错,因为我们永远在追求觉悟和智慧。释迦摩尼的塑像那么金碧辉煌那么庄严肃穆也没有错,因为觉悟和智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件很庄重的事情,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我们应该崇拜释迦摩尼对觉悟和智慧不懈追求的精神。一个把觉悟和智慧看得很庄重的社会是一个前途辉煌的社会。

佛陀不是偶像,不是那些供奉在庙里面的泥塑木偶,因为那些泥塑木偶是没有意识的;不是迷信,不是那些所谓的大师。有一些所谓的大师在网络上发表了研究佛学的文章,云山雾罩,莫知所云,还得让读者花钱买来看。他们是佛吗?也不是谁出家了打坐参禅就能成佛的。有的人做了一辈子和尚,但是到了所谓的圆寂时他也没有成佛,因为他没有觉悟,没有从觉悟中获得智慧,说到底他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何处不红尘?何处无佛陀?何时、何事、何处不修行。”朱元璋做过和尚,他不但没有成佛,反而起义了,杀人无数;最后做了皇帝,也还是杀人无数。所以说,做和尚有的时候是一种求生存的无奈选择,是一种职业,可以称之为职业和尚,而不是为了求得成佛。

人死了,请一些和尚尼姑敲鼓击磬念经做法事就能让死者成佛吗?人都死了,还能有什么觉悟,还能获得什么智慧。和尚尼姑,还有道士念经做法事超度亡灵,如果仅仅看作是一个仪式来看,没什么问题。和尚道士们的做法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是对生者的一种心灵安慰,这也算是做了一点儿善事。

中国人做学问做着做着就往虚玄里做。风水学本来就是一种很实用的的东西,无非是看看地理山川,看看阳宅阴宅的地理位置要有好风好水,不要临近恶风恶水。浙江有个普陀寺,近千年几乎没有毁损,因为它建在避风干燥处。可是,我们的风水大师们非要处心积虑地创造出玄而又玄的的“堪舆学”不可,弄得老百姓如坠迷雾一点也不懂,他们就可以骗钱了。道教发展最后彻底玄虚了,佛教也有一点玄虚的倾向。

佛陀既然是“觉悟”,是“智慧”,那么能够有觉悟和智慧的本体就是人,就是我们这些有灵性的人,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佛,时时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尽管我们的法律对那些犯了罪而悔恨不已的人也应该进行惩处,但是即便是这种幡然悔悟也是“觉悟”的表现,是获得智慧的表现,就是“佛”。

对佛的追求有三重境界,有的学者把这三重境界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也有些玄而又玄的机锋意味。中国佛学悟道较之印度佛学有一个创举,就是打机锋,又称打禅杖、试禅风、打禅锋,实际上就是中国“名家”的狡辩,不过是没有了名家的“死凿”精神,有了些变化通融的趣味而已。

《红楼梦》里的那个小尼姑妙玉问贾宝玉:“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贾宝玉不知如何回答,怕被小尼姑嘲笑为俗物。跟中国的和尚尼姑说话得时刻注意,你不能按照正常的思维去回答,不能老老实实地回答,否则就会上当。这贾宝玉应该回答:“从来处来,到去处去。”这不是什么也没回答吗?可在一些人看来,这是最妙的回答。

苏东坡与和尚佛印是好朋友,一次苏东坡和佛印一起打坐参禅。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看见了什么?”佛印回答:“一尊菩萨。”苏东坡却笑着说:“我看你像一坨狗屎。”苏东坡自以为得了便宜,洋洋自得,回家和妹妹说。冰雪聪明的苏小妹马上说:“我的蠢货哥哥呀,你吃了亏了,你输了。人的心里有什么,眼睛里就会有什么呀!”看看吧,跟中国的和尚、尼姑说话真的很费劲,真的得时刻注意,不注意就会上当,遭到调侃,遭到戏弄。

印度佛学悟道布道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讲故事,讲寓言,形象贴切,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呢!’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身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中国学者往往喜欢用所谓的“三层境界”来比喻事业的发展或者学业的进步,比如说读书有三种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个三层境界不是不生动形象,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太有限了。境界是无限的,因为我们这个宇宙是无限的,境界也应该是无限的,只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感悟不到而已。调侃点说,为什么是“三”而不是“九”呢?因为“九”太多了,累得慌啊。

就说说所谓的三层境界。

第一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就我的理解,就是看父母是父母,孝敬父母;看子女是子女,正确地教育子女;看工作是工作,认真工作……也就是正确地看待人生,正确地看待社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看待家庭,正确地看待工作,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地看待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做一个尽孝的子女,做一个尽责任的父母,做一个诚信的朋友,做一个合格的职工,做一个道德良好的公民……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应该“放下”,不存在非分之想,不嫉妒,不妄生邪念,不攀比……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不去取,不是正道上来的东西绝对不要。这就是“禅”的生活化,就是“觉悟”,就是“智慧”,就是佛。成佛就是这么容易简单。

所谓的“六道轮回”的“六道”,是天道、修罗道、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所谓的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按照佛教“六道轮回”的说法,人死了之后,或者说万物生灵死了之后,精神不灭,还要投生。看来,佛家并没有看透生死,它还是向往着“生”。“六道轮回”的意思是不是说,现世的行为决定了人死后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我们怎样理解“六道轮回”?我看就是各种不同的境界。按照荀子的说法,就是沉溺于不应该有、不必要、不正当的欲求中、俗世的迷茫中,“贪,嗔,痴,怒,恶念”。看见别人生活得比你好,羡慕嫉妒恨,得不到怒火中烧怨天尤人,这不就是在遭受苦难吗?不就是六道轮回中的地狱之苦吗?

有人会有疑问,按照这种说法,那么我就不应该去追求比我现在更幸福的生活吗?当然不是。只是不应该去追求你不应该追求的生活而已,只是不应该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而已。现在你有老公有老婆,老婆老公也没什么必须让你离异的理由,你却去为了刺激去追求婚外恋,然后弄出很多烦恼,这不就是在自讨苦吃吗?短暂的感官的快乐后是无尽的后悔,你不是在自找苦吃吗?要是你突然找到了一条正当的致富方法,你也是“觉悟”啊,你给你家人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幸福,你也是“佛”啊。当官的顺其自然做了更大的官,这也没错,只要你是通过努力不是通过送美女送金钱得来的更高的官职,你更能为人民和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你也是佛啊。

在农村,晚上人们经常去庙里搞什么转经活动,人很多,大多是女人,男人和女孩子不多,都是些媳妇和老婆婆。我们不应该反对晚上村民们去参加佛事说动,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即便是再积极地参加佛事活动,也和“佛”无关,就是和“觉悟”无关。一些女人在家里给婆婆气受甚至虐待婆婆,没能够看婆婆是婆婆,没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婆婆的关系,做人的起码觉悟都没有,她再怎么积极虔诚地参与什么佛事活动,她也不是佛;一些人在工作上吊儿郎当,或者在工作上不舒心的时候,就消极怠工,这样的人再怎么去参与佛事活动,他也不是佛……所以说,佛的第一境界就是要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把自己因该做的事情做好,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内心不产生非分之想。

佛与禅应该还原到人的具体生活中,人的具体生活要上升到佛的境界,这就是觉悟,就是智慧,就是佛。

两个字,第一层境界就是“正确”,做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正直的人,有正确的世界观。

第二层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那它是什么呢?其实,它还是山还是水,但是作为参禅者,就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山,只看到眼前的水,都不能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上,都不能浅尝辄止,否则就不能进步,所以我们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说得通俗一些,所谓的第二层境界就是认识提高的过程,就是逐渐进步的过程,就是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形成的过程。一个人孝敬好自己的父母,一个人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一个人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本来已经不错了,但是还不够。要从自己的父母身上想到所有的老人,要从自己的子女身上想到所有的孩子,要想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这在几千年前就有人满腔热望满腔热忱地说出来了。也就是说,尊敬老人不仅仅是尊敬自己的老人,爱护孩子不仅仅是爱护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要把爱心推而广之,就是要把爱心作为你生活中的一种追求,一种指导思想。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这种境界。

孔子的思想中最伟大的就是“孝悌”和“仁”,“孝悌”能使家庭和睦,“仁”能使社会和谐。“推己及人”,“仁者爱人”。从“孝”到“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质变。

总而言之,“佛”的第二层境界就是两个字,提高。

第三层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儒家要人成为圣人,道家要人成为真人,佛家要人成为善人,其实道理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都是要求人通过觉悟获得智慧,成为一个完人。在对人理想的道德境界的要求上,佛家显然要比儒家道家高。儒家要人成为圣人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很有功利思想,很霸气;道家要人成为真人,是为了“法自然”、“无为而治”,说到底还是为了“治”,也还是有功利思想,不过是内敛了些,没有儒家那么霸气;佛家要人成为善人,要人行善,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没有任何条件的。“只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个印度人看见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他当即就决定帮助它。他快把它捞上来时,蝎子猛然蜇了他。但这个人还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想把它捞出水面,蝎子再次蜇了他。

一个人问:“它这么蜇你,你还救它?”

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爱是我的天性,怎么能因为蝎子蜇人的天性而放弃我爱的天性呢?”

和印度这位哲人所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范仲淹老先生的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范老先生的这句话一定是从佛教教义中悟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也就是说,佛家讲究的善行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可以不计较原因和后果,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佛的第三层境界就是无私和高尚,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佛的三层境界,就是正确、提高、高尚。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觉悟和智慧-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