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望城岗村的曲剧团

望城岗村的曲剧团

作者:卢平记

我们望城岗村坐落在嵩县县城(老城)的东边,距老县城仅有二里路程,因在老村的西头高岗上就能望见县城,所以叫望城岗村,他是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在六七十年代时人口有一千一百多人左右,它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解放前就有文昌阁,吕祖庙,兰桥会以及铜器、高跷、火神庙的鸾驾、汗船,竹马等,并且能在高跷上唱戏表演。

要说曲剧团得从解放后的一九五三年说起,当时村里的几位戏曲爱好者在程秀来的组织下成立了望城岗村曲剧团,并制作一道枣红色的折堂,上面有本村老私塾先生也是本村的最高文人卢清巨写的嵩县望城岗曲剧团亲笔大字,当时在戏曲爱好者的推荐下由程秀来为团长,王智娃为导演,司鼓唐喜旺,演员有王小瞎,杨发,翟新中,韩聚娃,程老章,苗三太,王大瞎,曹新娃,曲胡吴进德剧团刚成立时,没有戏装,乐器,他们自己筹备资金,据说他们当时听说县委要在财神庙后建房后需要土坯时,他们就亲自打了四十多茬坯后卖给了县委建房用,(一茬坯是五百个)又卖了些麦糠才凑了些资金,又增添了戏装,当时道具都是演员自己想办法做的,做了一口锄刀是用真锄刀挖了一个园口,用纸贴起来,涂上颜色,下边锄墩挖了一个凹,演戏中人躺在凹部,口中含一口红水,锄刀按下去红水从口中喷出来,非常逼真。这样才正儿八经的开始搭台唱戏了,剧团组建后,又陆续增添了新的年轻演员,有卢铁林,张安民张长安、温建娃、翟银平(女)、卢桌(女)李竹灵(女)吴福德等人,拉曲胡卢少通,司鼓卢松岳。

在那六七十年代,村里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偶尔会在村里看几场露天电影或听听说书,但每年一进入农历腊月,剧团的演员们就会开始着手排戏为春节做准备,那是排戏都是尽义务。经常唱的戏有“桃花庵”“墙头记”“鞭打芦花”“丁郎认父”“曹包山中状元”“天河记(牛郎织女)”“丁生扫雪”“桃花庵”“搜杜府”“锄西宫”“闫家滩”“大祭庄”“小祭庄”“对花栓”“李天保吊孝”等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二到初六和正月十四到十六,这几天都要唱戏。这也成了村里的老规矩,演员们各有特长,因材异人;剧团中演的比较好的演员也较多,如王智娃,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还会司鼓,他会演旦角老生黑头红脸等,演啥像啥很受大家的欢迎,王小瞎杨发翟银萍他们是以旦角为主,杨发,王小瞎他们的唱腔走路甩袖和女的很是相似,他俩人有一年参加县里文艺汇演,“新风尚”戏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杨发演的老婆走路很真实,得到了县剧团石玉珍、王六莲、张秋香的赞赏。演员中韩聚娃,苗三太、翟新中、曹新娃等人他们基本是以丑角为主,如演白眼窝,芝麻官等演的非常到位,并很滑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卢铁林、温建娃、张安民以演生角为主,演员程老章以演老家院恶婆婆为主,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女演员,如卢卓;李竹零等以配角为主。

乐队中司鼓也叫总指挥是卢松岳,头把曲胡是吴进德、卢少通两人,他们三个人是乐队里的主角,并在附近邻村乐队中是很有声望的。因我们村的演员演技较好,加上乐队、戏装、道具都相当不错,所以每次村里唱戏,方圆附近十里八村的如梁园,下村、吴村、板闸等,甚至较远的桥北村、西关村里的男女老少不惜路途遥远都会赶过来看戏,特别是每逢唱曹包山中状元这场戏的时候,因戏比较长,要唱一天才能唱完,担较远来看戏的人为了不影响下午继续看戏,中午自带些吃的,下午接着再看,因为戏演的认真,看戏的人也很投入,记得有一场戏是苍娃带着他兄长的一双女儿去探监,并替他嫂嫂坐监事这场戏时,台上唱戏的哭。下面也有许多老太太与中年妇女边看边哭边抹眼泪,场面非常感人,每逢春节唱戏,只要是唱天河记《牛郎织女》戏时,都是安排到晚上唱,因为待有天河出现才会比较真实,因为做天河待要有道具,每演到王母娘娘拔出头上的针扎划天河阻扰牛郎织女相见时,戏台上的服务人员会先把戏台子两边的汽灯关暗,再有两个人用两根两米左右纳鞋底子用的粗线绳,绳上穿满了点燃着着火香,不停地摇晃着,很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台下看戏的都一边拍手,一边叫好。每年唱天河记(牛郎织女)。每年唱这场戏时。总是有卢铁林演牛郎,翟银萍演织女,因当年都是十八九岁的小青年,因长期演牛郎织女,日久生情,后来两人也成了现实中的夫妻

来看戏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戏专门来看的,但也有个别人趁着过年没事来凑热闹的,来趁看戏的机会碰见熟人,拍拍闲话,拉拉家常,有的两三个老汉坐在一起,嘴里叼着烟袋,便吸烟边唠嗑,把看戏当成捎带,还有些年轻人趁看戏的机会来谈谈恋爱,到一起见见面,说说话,增加乐趣,加深感情。

那年代,村里还没有通上电,唱戏没有电灯,更没有扩音器,全凭演员的高声去唱,戏台两旁地上挂了两个汽灯并有专人负责,停半个小时给汽灯打打气,增加亮度,虽说没有扩音器,灯也不亮,但来看戏的人,仍然聚精会神,丝毫不影响看戏的情绪。

在农村看戏不像在城里影剧院看戏,很守规矩,讲文明讲秩序,有个别年轻人不想在戏台子下边看,专上到台子两旁一边看一边大声吵闹,影响演员们唱戏和乐队演奏,有的演员一出场,个别与演员特别熟的年轻人就用口哨挑逗演员,影响整个演员们唱戏的情绪。为了让给演员演好戏,台下看戏的人看好戏稳定戏台子两旁的秩序,一个不太精细二十来岁的光棍汉杨建娃来自觉维持戏台秩序,他手拿一根唱戏用的道具,马鞭子,不讲情面的对准戏台两边起哄的人,来回抽打来阻止他们吵闹起哄,每演一场戏,待反复敲打好几次,但效果不佳,最后,杨建娃开始猛抽猛打才制服那些不守规矩的年轻人。

我们望城岗曲剧团正常是春节和正月十五在本村演出,其他农闲时也到外村唱戏,如到栗子坪,大坪、汪屹塔、库区扳闸、岗上等地去唱,不论到哪村去唱,都会受到当地群众们的欢迎和赞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老曲剧团自动解散,又新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到了一九七五年,望城岗曲剧团由于库区移民搬迁,加上部分演员移民迁入了外县和各种原因,剧团逐步解散。但望城岗戏曲的唱腔仍经常在农家小院里频频出现。

(根据卢书记、韩国章两位同志提供整理)

卢平记

2018年1月9日

+阅读全文

上一篇: 除夕随笔

下一篇: 情人眼里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望城岗村的曲剧团-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