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家有一口手打的锅

家有一口手打的锅

作者:凤箫吟

搬迁新居配有炉具,因此我把已烧薄的旧锅淘汰掉。新锅用了一段时间,总感觉不好用。这锅防锈能力很强,我长时间用水浸泡也会不生锈,但煮东西很容易粘锅烧焦。我担心有涂层影响健康,于是,我想换一个旧式的铁锅。

我小时候乡镇还没商场,家里要买生活用品、农具等都跑去供销社。其实,供销社就是商场商店的前身。

供销社相当的朴素,店面不加任何装饰装修,连店名都不带一丝美化成份,基本上都是以地名命名,如罗坑的供销社就叫“罗坑供销社”。供销社大多店面宽大,有的主要卖生活用品,有的以农具化肥为主。也许好奇于里面各式各样的商品,我进过不少供销社,发现供销社大多是灰尘蒙蒙。那时多是泥沙路面,风吹车过,都会灰土飞扬。

我们镇上有间供销社,可大了,应有一百多平米。厨具碗碟、农具化肥、日常生活用品等林林种种,整齐有序罗列于货架或地板上。在我眼中,竹篮箩筐、草帽草席、茶籽柚柑叶等最富有乡村气息。走进去,无论男或女的售货员,都会态度和霭大声地问你要什么。在那个年代,能在供销社上班是挺令人羡慕的。

在我印象中,旧式铁锅就摆放在供销社较显眼的地方售卖。

时代不同了,供销社早就销声匿迹。要找一口记忆中的铁锅还真不容易,现商场里卖的基本上都是不粘锅。
怎办?我想到了万能的淘宝。一搜,天啊!不仅有铁锅,还有手工千锤百炼打出来的锅!看着那一行行详尽的文字介绍,看着那几幅打铁现场的照片,炉火燎亮,星光飞射,一下子仿似回到小时候看到的打铁情景。

我们村有一户外姓人,听大人说是从远处搬迁插户过来,他们一家以打铁为生。开始在家里的院子烧炉打铁,后来应该赚到点钱,便在通向镇圩的公路旁建了间平房,面向更广做起生意来。那时经过他们店铺,常见崭新闪亮的铁畚箕、铁桶堆放满地。好久没回去,也不知他们现是什么景况了。

此一时彼一时,当手工艺逐渐消失,现一口手工捶打的锅已变得价格昂贵。但有什么办法呢,物以稀为贵,我们在工业过度发展丢失了许多传统的东西,想重新找回时总要付出代价。

2016.1.19

+阅读全文

上一篇: 酥角,已飘远的年味

下一篇: 快乐湖南游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家有一口手打的锅-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