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情幽富春江

情幽富春江

作者:微木

初冬游览了富春江,深深感叹她的幽美。

她不和黄河相比,那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不和长江相比,那是民族的象征,是哺育我们的乳汁。形容和赞美她们的句子是气势磅礴一往无前,是波澜起伏奔流不息。而她没有承载宏大的象征,只是款款入耳的丝竹,碧叶暗浮的清茶,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不知是因为山色印入了水面,还是因为水波映照着峰峦,两岸巍峨肃寂的青山就此含了柔柔的水意,波澜不惊的碧水就此隐着雄雄的山魂。

造物主大开大阖斧劈刀削地造就了巍巍昆仑和滔滔黄河后,已经有些累了,他要慢下来喘息一下,要对下面的作品精雕细琢一番。于是他扔下刀斧拿起了画笔,在大地上婉转腾挪,画下了灵韵飞扬的一笔。画完这笔后,造物主心中升起了一股幽情,便又把两岸山峦的曲线也勾勒的更加柔和起来,又笔锋侧点,把峰峦鳞皴的郁郁葱葱。放下画笔,造物主观瞧着自己的杰作,轻声微笑起来,他知道自会有天地钟秀的人儿来欣赏赞美他的杰作:

于是公元十一世纪的某一天,一个中年人侧卧在舟头。江面水波不兴,船夫任由小舟顺流飘下而不再划桨,以免惊醒酣睡的东坡大人。落日的余晖照到了酣睡人的脸上,他就翻了个身。翻身碰倒了已干的酒壶,他顺势就把大腿搭在倾倒的酒壶上。东坡的同游见此和渔夫对视一下,两人不禁莞尔一笑。一阵嘹亮的渔歌从江面传来,两人顺声望去,只见一叶渔舟正逆江而上。渔船很快划近小舟,打鱼人大声和船夫打着招呼。船夫在嘴唇前竖了一下手指,然后又指了指船头酣睡的人。打鱼人看了眼沉睡的人,低声笑道,“该死,不知苏大人在此!”说罢,打鱼人把手伸进鱼篓,用草绳穿起两条红唇鲥鱼,扔给了船夫,“拿去,给苏大人醒酒。”船夫道了个谢,打鱼人挥摆了一下手臂,又奋力摆动船桨向前划去。刚才的动静还是把东坡先生弄醒了,他睁开醉眼,手一划想坐起来,结果又碰倒了他自己钟爱的荷叶杯。他抓起酒杯,酒杯里还有几滴琥玻色的残酒,他举杯仰脖将残酒喝尽,然后咂咂嘴,用宽大的衣袖抹了抹嘴唇,用朦胧的双眼打量着四周的景色。落日下,两岸的青山半明半暗。远山上飘出的一股云雾沾染上了些许绛色,暗涌着顺山势向江面淌下,就像另一条明灭不定的河流要和富春江来争奇斗艳。已经远去的渔舟又传来了悠扬的渔歌,渔舟划过的水痕泛起了比江面更加明亮的碧色。东坡先生不禁对同游人叹道,走遍吴地的山山水水,最幽美的还是富春江啊!

时间之河又向前流淌了两百多年。初冬的一天,一个身着破烂不堪的道袍白发垂肩的老者坐在一块巨大的青石上。脚下的江水浩浩荡荡留白了两岸峰峦间的大片空间,几只浅灰色的水鸟掠过江面,淡描般划向江对岸已经有些萧索的山峰。向斜下方望去,严子陵钓台旁的一棵野树,和前几日相比,被寒峭晕染的更加绛红,如一把火炬静静地燃烧着富春江的肃穆寂寥。大痴道人(黄公望)解开皮囊,从里面拿出笔墨纸砚,将纸铺在青石上,淡墨轻点,如行草般几笔。近山远峰便隐隐可见,江水浩淼跃然纸上,一股苍茫之气从纸面霍然喷出。一旁的无用大师赞叹道,“师兄明心见性,胸里装着富春江的山山水水啊!”

幽情满江的富春江,不由让我们赞美道:

那是灵性归隐之地

一切都变得平静起来

富春山居默对着无人的钓台

空泛的渔舟漫和着江水的节拍

竹笛的余音还在

江枫的容颜未改

那是幽情暗生之地

所有的都在悄悄等待

浅浅履痕暗伤卧石边的青苔

竹风柳影浅笑着醉歌后的酣态

不再

一江春水流出了画外

注:

1、苏东坡曾赞美富春江: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2、严子陵钓台,富春江著名景点,相传汉代严子陵曾隐居在此

3、红唇鲥鱼,富春江的特有水产,先几乎绝迹

4,、黄公望,号大痴道人,全真派道人,元著名画家,元四家之首,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等

5、无用道人,黄公望的道友,黄公望为其创作了富春山居图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情幽富春江-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