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家乡多彩的风俗

家乡多彩的风俗

作者:镜影寻踪
每个地方都有许许多多的风俗,我的家乡广西百色市右江区自然也不例外。家乡的风俗和节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风俗和节日基本上都有关联,我现在向大家介绍我们家乡多彩的风俗。
先从腊月说起吧。腊月共有两个重要的节日,其中一个是腊八节。在那一天,有些人会自己做腊八粥来吃,并用腊八粥来祀八谷星神,目的是庆祝丰收和乞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丰收。他们做腊八粥的方法和煮绿豆粥差不多,就是先将白豆、饭豆和绿豆及小米、薏苡放入锅里加水慢慢熬,等豆类都软烂了再加上红糖,腊八粥就做好了,从锅里取出就可食用了。但现在过腊八节,很少有人再费神费时去熬粥,大多人都是从商店里直接买八宝粥来吃的。
腊月的另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在这一天,人们一般会进行大扫除搞卫生,清洗厨房及餐具,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新年要有新气象嘛。除此之外,人们还要杀鸡宰鸭等,做一桌丰盛的菜肴,点上香蜡,倒上水酒祭拜灶神,让灶神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乞求玉帝赐福。
接下来的正月就到了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春节是从除夕开始算,到十五结束的,俗称过年或过大年,是个团圆的日子,因此出门在外的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所以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温馨,也是最讲究的日子。年货是必不可少的,鸡鸭鱼肉肯定少不了。有条件的还要自己杀猪,叫杀年猪,叫上亲戚朋友一起热闹一番,末了,还要给参加杀年猪的亲戚朋友赠送三、五斤新鲜的猪肉,余下的留足过年用的扣肉、叉烧、圆蹄、红烧、粽子馅料等等外,就全都制成腊肉。这腊肉的做法很讲究,要先将猪肉切成六、七厘米宽的长条形,然后用料酒、食盐、姜末、五香粉、蜂蜜等配料腌一个晚上,再用铁丝一条条的穿起来,拿到室外晒太阳或风干。晒到猪肉表面干爽,开始有油往下滴的时候,就把肉收起挂到火灶的上方,或直接在肉下面烧一盆炭火,让肉接受烟熏火燎,如有甘蔗渣更好,用甘蔗渣熏过后的腊肉有一股甘蔗的清香。大约个把月,瘦肉收缩变硬,肥猪肉变透明,令人垂涎欲滴的腊肉就大功告成了。腊肉风味独特,可蒸可煮可炒,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鱼和生菜、白菜、发菜、贡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分别寓意年年有余、生财、百财、发财及供财。香烛肯定也是少不的,从除夕开始,就要点香烛了。正月初一早晨一起床,就要在正大门口点一支一米来高的大香,这就是所谓的烧高香吧,在香的两边再分别点上一支红烛。每餐开饭前,还要在家里的香炉里点上一炷香。除了要买香烛纸钱外,还需买一枝几节连在一起的莲藕,最好是带有藕笔的,因为要用它来供奉祖宗。春节里少不了的还有烟花炮竹,现在的烟花炮竹品种繁多,绚丽多彩,孩子们很是喜欢,整天都放着玩。烟花炮竹不仅是孩子们的专利,也是青少年们的最爱,从腊月一直放到次年的正月十五,还意犹未尽。而大人们放炮竹很讲究,年前就算计好了要买多少头的炮竹多少封,首先在迎新辞旧的钟声来临之际一定要放一封,预示来年生活红红火火。正月初一开门时也要放,叫开门炮。从初一到初五基本上都只吃早、晚两餐饭,饭前也都要放炮竹的,各家各户吃饭的时间不一样,听到的炮竹声此起彼伏的,很是热闹。在春节里每家每户都要做很多的糖米花和猪肉馅的粽子,买来很多糖果饼干等各色的零食,正餐之外肚子饿了就全靠它们了。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除夕守岁,烧上一盆旺旺的炭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磕着瓜子,吃着米花粽子和年糕,看着春晚,尽情的乐呵,一家子的欢声笑语,一屋子的暖意融融。过年还必须的是贴对联和门贴,现在贴的对联内容和过去的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些祝福和歌颂美好生活的。门贴就有很大的变化了,那些尉迟恭秦琼钟馗张天师的门神基本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式样繁多,以祝福为内容,且色彩艳丽令人赏心悦目的门贴,当然价格也不尽相同,从几元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长辈早早就准备好了新年里发给未成年或还在求学中晚辈的红包,新年里最高兴、收获最大的莫过孩子们了,不仅能到游乐场玩耍,有新衣服鞋子穿,有玩具玩,还能收获好多好多的红包。在电视电脑还没普及的年代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是戏台,过新年都要唱大戏,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吹拉弹唱样样有,而且是用本地的方言来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从初一唱到初三,白天晚上连轴唱,看戏的人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喝彩声不绝于耳。当然,春节里也有很多的禁忌。在春节里最讲究好彩头,碰到熟人相互间要讲:新年好,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之类大吉大利的话语。要是哪个小孩子讲了不吉利的话,大人会马上吐口唾沫,然后说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不算数的,千万别怪罪。春节期间不小心打烂个碗、杯子什么的,也要说些“碎碎平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话来安慰别人,也安慰自己。据说在春节期间不宜用针。大年初一不能开柜子、开箱子,否则会失财,因此,在除夕夜就要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从衣柜里拿出来,要使用的钱和物品也要提前取出来。还有初一的物品只能进不能出,不能借东西包括钱财给别人,也不宜向别人借东西。还不能扫地,不然会把好运财气都扫走的,一年内会过不好日子。给祖宗烧香的时候,不仅心要诚,而且还要净手,否则就是对祖宗的不敬,祖宗不保佑。
春节的最后一天就是元宵节,过完了元宵节,才算过完年。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那一天,我们这里也习惯吃汤圆。早些年汤圆都是自己做的,把糯米粉和好后,搓成圆圆的小丸子,有条件的在小丸子里放上用糖搅拌的芝麻花生粉做馅料,在水里加红糖和少许生姜片,水烧开后再把小丸子倒进去继续煮,稍微搅拌一下,以免粘锅。再次烧开时加冷水,慢火煮,如此反复几次,汤圆浮起来,证明已经熟透,要马上捞出来,不然就过了。香香糯糯的汤圆几乎入口即化,口感好极了。晚上还在公园举行游园晚会,挂花灯,猜灯谜,做游戏,蒙眼睛敲鼓,投篮球,拔河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可是有毛巾香皂糖果等奖品的哦,因此,参加的人可多啦,非常的热闹。
据说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各地有各地的过法。在这一天,我们这里主要是给上一年逝去的亲人扫墓。因为我们这里管扫墓为“拜山”,因此二月初二给亲人扫墓就叫做“拜新山”。在这一天早上,亲属们要拿去鸡鸭,马肉、牛肉、腊肉等食物。而“拜新山”的人家早早的就要煮好多色的糯米饭,因为用来染色的植物还没开花发芽,一般有两三种颜色就可以了,这糯米饭大部分是留在家里给亲友们吃,少量拿去祭拜。还煮好要拿去墓前祭拜的食物,一般是一整只熟鸡,一块长条形一斤左右的水煮猪肉,一条煎好的鱼,祭品还有糯米饭、糖果、米酒及纸钱等纸制品。把祭品都放到箩筐里由年轻力壮者挑着,儿孙们和近亲们再带上饮用水和锄头畚箕等工具,就往墓地进发。整个扫墓过程并不算复杂,无非是给墓地除除草,培培土,挖来两大块泥块,大一点的放在坟头,小点的放坟尾,各放上一张四方红纸,再在坟头的那块插上一根芦苇之类长杆子,杆子的末端系上五颜六色彩纸做的招魂幡,招魂幡迎风飘动,莎莎作响,好似故去的亲人在诉说着什么。做好这些,再在坟墓周围插上一炷炷点燃的香,同时在墓上铺满有镂空净色的纸钱,用土压好。在坟墓的后方一般都为死者设一个火灶,让死者煮饭菜的,那天也要清理好火灶,在火灶前插上一炷香,摆上一碗肉菜,在火灶上放一张红纸,再压上一叠冥币。做完这些后把点燃的一小对蜡烛插在墓前,摆上祭品,三双筷子,三个小酒杯,倒上米酒,把彩色有面额的纸钱和纸裁的衣服鞋袜,纸扎的楼房、家电、汽车,金条、金元宝等摆放在祭品旁边。等蜡烛即将燃尽时,把那些纸钱及纸制品都烧了,还要边烧边对逝去的亲人说些宽心的话,让他们吃好喝好,把烧给的东西拿去使用,放心地走,不要牵挂阳间的亲人,有什么要求可以给亲人托梦……然后把酒杯里的酒洒在墓前,把糖果,糯米饭撒在墓上及周围,之后放一封炮竹,最后把供奉着的鸡、鱼、肉收起,放回箩筐然后返程,大概一两个小时的扫墓过程就宣告结束了。由于亲人故去不久,有着太多对亲人的不舍,整个扫墓过程大家都寡言少语,气氛很压抑。而此时留在家里的亲友也不闲着,他们需要宰鸡杀鸭做菜肴,虽然来的只是近亲,也就三五桌菜,可需要做的菜肴也不少,和平常办酒席的一样多呢。等上山扫墓的亲人们回到家,菜也基本上好了,摆菜上桌子,放上碗筷,就开饭咯。男人们吃了饭还要猜码拼酒,女人们吃过饭则继续坐在一起拉家常或缅怀亲人,孩子们才不管那么多,大家聚在一起,嬉闹超常。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家乡的清明节不一定“拜山”,但“拜山”一定在清明之后,因为老祖宗们在清明后才开门,拜等于不拜,拜了也白拜。还有一个禁忌是要牢牢记住的,那就是清明那天不能开箱子、照镜子、拿针,更不能扇扇子,不单清明那天不能扇扇子,在清明前都不能扇的。这三种事做任何一种都是不行的,会引蛇进家,而蛇进家是大忌,大大的不吉利,会招来无妄之灾。
“三月三”是壮族独有的传统节日,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定为广西法定节假日,从2014年起,“三月三”放两天假,我真为自己是广西人而感到骄傲。家乡的“三月三”分外隆重而热闹,“三月三”的标志之一是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因有红、黄、紫、黑、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味道很独特,味美甜香,不但有花草的清香,且有祛风驱寒,强身健体的功效。五色糯米饭的做法说起来容易,制作起来却繁杂,即把四种(白色的不用染色)不同植物或叶子或花或茎块分开捣烂浸泡,再分别用四个器皿取浸泡过滤后的水来浸泡糯米,让糯米着色,然后放蒸笼蒸熟。把浸泡过的糯米放蒸笼的时候一定要一层一层的放,这样蒸出来的糯米饭才有层次感,红、黄、黑、紫、白五色分明,煞是好看。“三月三”的标志之二是搭戏台唱戏,白天彩排,晚上唱戏,有些地方要连续唱三晚。“三月三”的戏台是少不了舞狮队的,舞狮队不但晚上在戏台上表演,白天还在大街小巷里游行表演,舞狮队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围观的人群随着舞狮队流动,真的好热闹啊!而最明显的标志要属“三月三”的歌圩了。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可谓远近闻名,周边村寨县区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吃着五色糯米饭,以歌会友,青年男女们更是以歌传情。过去交通不便,通信欠发达,未婚男女选伴侣主要就靠“三月三”歌圩,这应该是壮族人民自古就与众不同,能自由恋爱的一种证明。“三月三”歌圩为期三天,歌圩的主场不是在“圩场”里,而是在某座山上。那几天山上到处是一队队穿上节日盛装,精心打扮,三五成群的男女们。对歌者或席地而坐,或倚树而立,对过歌觉得情投意合的,就离开自己的队伍,成双成对地在树林中隐匿,过“二人世界”去了。“三月三”还有一个隆重的活动,那就是拜山,祭拜祖宗,缅怀先人,也就是国人所说的扫墓或上坟,扫墓的方式过程和“二月二”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氛围活跃,甚至显得很热闹。不管天气如何,过去的壮族都是在“三月三”那一天拜山,现在有很多地方的壮族同胞也非“三月三”不拜山。但因为之前“三月三”不是法定节日,如果不是碰到休息日,很多在外工作的人不方便回家祭拜,很多人也改变了习俗,改在清明至谷雨那段时间的某个双休日拜山。以后“三月三”是节日啦,这下可好了,我们壮族同胞又可以沿着老祖宗留下的足迹走下去了。
说到这里,我认为值得一提的是,田阳县的敢壮山歌圩。田阳是壮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故居,布洛陀传说是壮民族的创世始祖,是壮族的“祖公”;敢壮山布洛陀歌圩来源于祭拜布洛陀,据史书记载,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传说布洛陀与壮族始祖女神姆六甲同住一处岩洞即姆娘岩繁衍人类,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布洛陀的生日,住在各地的儿孙们都回来拜寿,由于子孙太多,还在山脚的人就地引火烧香,形成香火长龙。拜寿活动一直延续到三月初九,子孙们见到祖公很健康,就相约即兴哼唱山歌。此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前来拜寿的子孙后代都要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敢壮山歌圩。敢壮山歌圩还是广西最早、规模最大的歌圩,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都有来自周边百色、田东、巴马、东兰、凌云、德保等县十多万群众汇集这里,以唱山歌、舞狮、抛绣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纪念、祭祀布洛陀。那时的敢壮山人山人海,祭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如果有时间,有兴趣的话,希望大家也能在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期间到敢壮山来,领略和感受壮族同胞源远流长的布洛陀文化。
四月初八我们壮族有个习俗,那就是做膜膜,有些地方也叫马打滚,这个膜膜的做法挺复杂的。先将糯米用石磨磨成浆,然后将磨好的浆水倒进一个布口袋,把布袋子的口子扎紧,高高的挂起来,让袋子里的水渗透出来,等袋子没有水渗出时,把袋子取下,用大石块等重物压一两个小时,将多余的水分挤压出来。然后把袋子里潮湿的糯米粉团倒到脸盆内,像和面那样揉搓糯米粉团,揉搓和好后把糯米面搓成一个一个小孩拳头大的小圆球,然后又将它们捏扁,在中间放上炒熟的豆角、莲藕、木耳、韭菜,肉类等馅料,再包好搓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成型的膜膜放入蒸笼里蒸,熟了拿出即可食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生活清苦,如果有豆芽猪肉做陷料,那就是最为高级的膜膜了。
俗话说“五月初五,划龙船”,我们这里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大赛,参赛的队伍不仅是本区的,还有周边县区的,共有好几十个参赛队伍呢。比赛筹委会要提前做好赛事安排,在比赛的起点处搭好看台,布置好会场、安排好主席台和嘉宾席,请舞狮队、演员、歌手来助阵。初五的早上,会场处真可谓热闹非凡,红旗招展、彩旗飘飘,锣鼓喧天,歌声嘹亮,前来观战的群众重重叠叠,里三层外三层的。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当属主席台前那两排12头被烤得焦黄油亮,香飘飘,令人垂涎欲滴的大烤猪了,那是胜利者的奖品。比赛的过程和大多数的龙舟赛差不多,最后勇者胜,获胜者抬着他们的战利品——烤猪,眉开眼笑,喜气洋洋地绕场一周。我们这还有个有趣的比赛,那就是抓鸭子。赛前,工作人员会沿河把一小片区域围起来,然后在水中放入许多鸭子。等到比赛哨声一响,参赛选手立即纷纷跳入水中朝鸭子扑去。只要是在比赛时间内抓到的鸭子,都属于自己的。有的选手虽奋力的把鸭子追得团团转,可还是斗不过鸭子,最终空手而归;有的运气好些,已经抓到了两三只,可一不留神,到手的鸭子又给溜了;有的可是抓鸭能手,一只手可抓几只鸭,一场比赛下来就有了五六只鸭的收获,可谓满载而归呀。在端午这一天,吃粽子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我们这还有个习俗,那就是将青青的艾草、桃枝、柚子枝、大风叶,配上火红的龙船花,香喷喷的香茅草,把它们全部放入水中煮,然后用煮好的水来洗身,据说能将身上的污秽洗去,令人神清气爽,让身体健健康康的。还有很多人把它们各取三两枝扎成束,挂在家门口辟邪。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在这一天,青年男女会约会互相赠送礼物示爱,男的送女的花手帕,女的则送绣有鸳鸯并蒂莲这类的鞋垫给自己的意中人。人们还要储存“七水”,有个传说,说是这一天,天上的七仙女到凡间洗澡,凡间的水都沾了仙气,所以称“七水”。那一天存下的水留多久都不会生虫变质,而且凉丝丝的,炎热的夏天能喝上一杯“七水”,就像喝冰水一样,浑身上下都爽透了。“七水”还是良药,能治腮腺炎、咽喉炎、眼睛疼痛等病。因此,七夕大姑娘小媳妇们一大早就去到河边或水井旁汲取“七水”,挑回家倒进事先清洗晾干的水缸或水塔里储存起来。
中秋节也是个团圆的日子,在这一天,团圆饭当然必不可少,饭后还有一个自发的全民参与的活动,那就是赏月。赏月很有趣,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时,在房屋前放一张桌子,上摆满了供奉月亮的月饼,柚子,芋头,板栗和糖饼花生瓜子,并在对着月亮方向的桌面上摆上一个插满香的柚子,一家人或亲友们围桌而坐,吃美食赏月谈心三不误,直到香燃尽,玉兔西沉,才依依不舍地散了。更浪漫些的是在野外赏月,青年男女呼朋唤友集结成队,或几家要好的相约全家出动,带上月饼水果各式零食,还有啤酒饮料和香烛孔明灯,寻找到一片平坦的草地,铺上报纸摆上吃的,打开饮料、啤酒,再在周围点起一圈香烛,在朦胧的烛光里,在多情的月光下,一场充满诗情画意的赏月活动就开始了。在以前,会有许多的小朋友们提着各式的灯笼,拉着玉兔花灯在大街上欢乐的漫步。现在玩花灯的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放孔明灯。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聚集在空旷的地带,点起一盏盏孔明灯,不一会儿,天空就被飘飘摇摇闪闪烁烁的孔明灯占满了,高空中的孔明灯随着风向不停地漂移,形成各种各样的排列和组合,场面很壮观,仰望变幻莫测孔明灯队形,我不禁由衷的感叹:人们放飞的何止是美好的祝福,还放飞了自己的梦想!
冬至在一年中占据的位置非常的重要,在过去,这一天很受重视,不亚于过春节,老一辈人都有冬大过年的说法。因为刚过秋收,丰收的喜悦还挂在脸上,又值农闲,人们有的是时间和心情去整菜肴。虽说是初冬,可大人孩子们不顾寒冷,挽起袖子裤管,下田挖莲藕茨菰,跳进鱼塘撒网捕鱼。冬至的餐桌是少不了狗肉的,因为有冬至吃狗肉的习惯,有的三五家共杀一条狗均分,想省事些的就上街买一两斤熟狗肉,煮狗肉要用本地野生的叫“假楼”或叫“狗肉了”的香料来煮,煮出来的狗肉才够香够味,走在大街小巷,闻到的都是狗肉那独特浓烈的香味。
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的家乡也不列外,在日常生活上应该都大同小异,但在处理老人的身后事上,有些或许和别的地方不同。女儿在父母还健在时,就要准备好老人去逝时要穿的衣服鞋袜,盖的被子枕头等等。长辈过世要请“道公”敲锣唱跳做法事,通宵达旦的,有的要做两三天呢,这期间孝子们都不能睡觉,很折腾人的。这在过去,是被列入封建迷信的范畴进行批斗的,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地方性的文化遗产,受到尊重和保护。父母过世时儿子负责全面事物的处理,女儿则要买一口大铁锅煮糯米饭,包括堂姐妹及其女儿在内,有多少个女儿就估计着煮多少碗。煮好后一碗碗的摆在棺木前的七仙桌上,饭上再放上一枚硬币,即材头饭,即将出殡前每个女儿都分到一份,而那个煮过糯米饭的铁锅则归女儿所有。那饭有的放了好几天,是吃不了的啦,但可以拿来喂猪喂鸡鸭等,据说能使六畜兴旺。现在煮糯米饭太麻烦,糯米饭已经被包子取代了。出殡时送葬的人可以回头,但送葬完毕往回走时,要一直往前走,千万莫回头,拿去培土的锄头铁铲也不能碰地,否则死者的鬼魂就会跟随回家。在回程的十字路口,会有两个女眷在那里,一个发利是,另一个发香,每个送丧的发给一个一毛钱的利是,一炷香。在村子里住的人把香拿回家插在灶台上,家在外地的,则就地对着自己家的方向把香插在地上,据说能保人丁兴旺。当然了,这些都是传说。老人入土后,媳妇女儿们要给老人“送饭”,连送三天,头一天傍晚带上锅头大米在坟头前煮,不用煮熟,只是放上大米生个火,把水烧开就行了。第二天用芭蕉叶把饭菜包扎成小包,用麻绳绑好,用麻菜杆或芦苇杆当扁担挑着,送到大概半路的三岔路口,把第三天就只送到家门前的路口。每次送饭都要招呼亲人说些饭菜送来了,吃饭吧这类的话,第三天送饭时,一定要告诉亲人,饭菜就送到今天为止了,以后要自己煮饭菜等等,然后把送饭的扁担折断扔掉。还有一种是关于孝棒的,长辈去世后都要做孝棒,孝棒就是在棺木的两边,各摆一排去叶子后用白纱纸缠绕过的梧桐枝,数量是有多少孝子(女)——儿孙辈的,就做多少根。出殡时抬棺的“担架队”走在最前面,孝子(女)们手拿孝棒跟随,到了墓穴把孝棒摆放在旁边,垒坟的人垒好坟后,把孝棒分插在坟墓的两边。次年拜新山时,如果孝棒都生根发芽,人们会非常高兴,因为那表示为先人选的“房址”很好,先人很满意,会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在我的家乡,还有个一年四季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祭庙。庙堂建在村中的风水宝地,每逢过年过节,办酒席,老人小孩子过生日,小孩子出生,满月,或谁家搞个封建迷信活动什么的,煮好鸡鸭,在供奉完家里的祖宗后,都要去庙堂供奉一番,然后才能把鸡鸭斩成块上台。
家乡的红鸡蛋使用率很高,红鸡蛋是壮家人办喜事,过生日,过年过节还有有小孩出生,满月的必须品。红色喜庆,鸡蛋营养又丰富,吃起来很方便,剥壳就能吃,小孩子都很喜欢吃。过节的时候,女主人都会染上十个八个红鸡蛋,让小孩子当零食吃。而办喜事染的红鸡蛋,就不仅仅是个位十位的数目看可以计算的啦,要视办酒席的数量来定,鸡蛋用红塑料袋装着,每袋十个,一桌一袋,少的要染二三百个,多的达上千个。
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很多,综上所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就不再一一列举了,等以后亲们有机会有时间,亲自来领略吧。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家乡多彩的风俗-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