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中国近现代名人挽联经典》前言

《中国近现代名人挽联经典》前言

作者:cjhdzph
《中国近现代名人挽联经典》
前言

关于挽联,袁鹰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对联,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中几乎是举世独一无二的,而作为对联一大门类的挽联,比之气势非凡的殿堂庙宇楹联,比之于山水名胜的风景联,比之于应酬交际的颂联寿联,比之于个人书斋内抒情言志的小联,比之于随处可见的春联门联,更加易写难工,不亚于诗词。如顾土先生文中所说,它所需作者具备的才华是多方面的,“需要才情,知识,也需要个性十足,有文化个性的挽联才是真文化,真水平。”但是挽联如今传承得最少,它存在的水土也渐渐流失和泯灭,使人感喟而又无奈。可惜的是,能打动人心、长久留下印象的好挽联如今真是很少见到了。多年来,我参加过许多文化大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一簇簇花圈丛中也都悬挂着不少挽联,多数是空泛的颂词,有的列举逝者业绩,表达生者哀思,但堪称佳作的确实不多。顾土、马斗全二位先生的慨叹,我很有同感”。
顾土、马斗全二位先生我无缘神交,袁鹰先生的《井岗翠竹》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我是一边读着,一边给学生讲着走过来的,说来羞惭,当年,不过只是一名中学民办教师。但是,对袁先生的人品、学识,见地,文章,我是十二分的钦佩,仰慕,心向往之。
1984年,我的母亲不幸辞世。由于平日偶尔舞文弄墨,尤其是曾经在我的恩师汪恒源先生去世时,出于师娘的要求和自己难抑之情,写过一篇祭文,故而,大家便提议我于节哀撰文之余,给自己的母亲作一副挽联,以尽孝意而寄哀思。虽然母亲对我恩重如山,情深似海,我对母亲劬劳之苦,竭蹶之状,嘉言懿行,耳闻目睹,心感身受,尤为痛切,然而,却竟然“欲哭只有泪,提笔竟无言”,徒劳增删,不得而止。想来惭愧,母亲夙兴夜寐,栉风沐雨,赡老育幼,操劳一生,泪血斯斑,生前艰辛倒也罢了,身后竟未能“论定”,连自己子女的一副挽联都未能得到!空有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直叫人“恨此日痛哭无地,盼何时永快终天”!
“死生亦大矣”!“人总是要死的。”“生荣死哀”。在我国,自古到今,或城或乡,凡死了人,略有名望,稍具规模,一般都要有挽联的。人们重视挽联,不仅因为它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民族传统之习俗,而且是因为它于逝者意义非凡。当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时,海内外挽联如林,竟达数千副。鲁迅先生逝世时,挽联也有数千副。这些挽联,从不同角度弘扬了逝者一生的丰功伟绩、美德嘉行,尽情抒发了人们的无尽悲恸、无限怀念,充分表达了作者无比崇敬、继往开来的思想感情,起到了其他一些文化形式所不能起到的教育作用。一副好的挽联,远胜于官样文章的长篇悼词。悼词过后便无人记起,而好挽联则语言精炼,内容深刻,立意高新,形象恰切,句式工整,音韵优美,个性突出,凄婉感人,却是可以载之竹帛、流传久远的,逝者“亦庶几而无憾矣”。如今好多人很舍得花钱大办丧事,但却不曾为逝者求一副好挽联,彰显其“美”。有的人因不会撰挽联,就泛泛写两句赞扬的话,只要大体相对就行了。更有人干脆从书中或网上抄一副现成的来用。还有人则用“千古”或“永垂不朽”一语以蔽之。万人一面,丝毫看不出逝者可歌可泣、生者可思可怀、后人可弘可扬之处。毋庸讳言,这些其实都是不解挽联之重要,既没有完整、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深厚感情,也没有给逝者以应有的敬重和评价,使其“真、善、美”激励当时,流“芳”后世。去年,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国学大师同日逝世,曾因挽联的优劣,一时众说纷纭,感慨不已。我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披荆斩棘,奋斗终身,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但由于逝世于特殊时期而未能留下挽联,虽不致稍逊英名,但仍不失为一大憾事!
晚清梁章钜先生《楹联丛话》自序有云:“伏思列朝圣藻,如日月之经天,自有金匮石室之司,非私家所宜撰。而名公巨卿,鸿儒硕士,涣衍寰区,若非辑成一书,恐时过境迁,遂不无碎璧零玑之憾.”有感于此,我们雏成《中国近现代名人挽联经典》,就教大方。
此中编排,大略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分类联组,兼收并蓄。
联由传生,传以联显。为了理解,联前设传,不作注释;为了纪念,传趣精详,不唯简略;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挽联,欣赏挽联,会写挽联,写好挽联,特约请李东海先生撰写《挽联的写作与欣赏》一文,置于卷首。至于“尽洒潘江、各倾陆海”,“曲折如意,毕肖其人”,那就是群公的事了。
此中资料,部分取之图书,部分取之网络。谨在此表示感谢!粗疏之处,遗珠之憾,期待各位方家指教、补正、丰富。
编者
2010年11月于洛阳故里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散写短文

下一篇: 药趣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中国近现代名人挽联经典》前言-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