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走进夏沟

走进夏沟

作者:伏牛狼


丁亥冬最冷的三九最后一天,吃过午饭,太阳出来晃了下就又钻进云层里。骑上车出门路上的冰很滑,不时要推着走。

上了洛栾快速通道,出县城迤逦南行。清爽的伊河贴了公路夹着清晰的雪线北去,外方山和熊耳山雪舞银蛇,耸峙于两岸,不怕冷的鸟还在不停地翩飞。我不知道这大冷的天,能去哪里?看见很有气势的三怕山、蛤蟆崖,就用手机拍下来;然后继续走。

路上的车牌号都被冰封了,是尾气排出后在寒风里凝结为冰霜。我自然不敢骑的过快,多是沿了路边慢慢骑行。过寨湾、径香炉石,拐上姜箭路,去往里栗子坪。见有人过河就随他们一起进沟。河岸有高耸的山岭,倒影在河水里,就像雪域高原上的雪山,站那欣赏起来。千山鸟飞不尽,万径苍茫有人。毕竟是腊月了,人们都忙着过年。

以前知道,外方山临伊河有八道沟。我不知道今天进的是那一道沟。不能骑了只有推着走,满轱辘雪,艰难朝沟里走。问问出沟的人,才知道是六道沟。离有人家的地方还有五六里路,开始有些后悔了!高中有个同学家就在高岭,一问原来是要从八里滩进沟的。自己给自己下任务见了人家,就算不虚此行。

沟不宽很深,偶尔有几声鸟叫更见寂寥。有兔子、野猪的踪迹,怕迷路不敢乱来;聊发少年狂,单骑走千里的豪情,永远都是个梦。只是觉得林海雪原不过如此,心里有些自豪。

几户人家散落在半坡上,看家的狗见有人来叫得分外兴奋。几个麦秸垛頂了雪更像生长的香菇,通向麦场的路上鸟儿在觅食……

过了山嘴,见一个人再装麦秸快要满两箩头了。打麦场对面坡上有几间房子落在雪景里,不远的地方一片竹林鸟群在飞,唧唧喳喳有点热闹。问他,才知道坡上的房子是他的家。天太冷,我们相互让烟,手都有些哆嗦;点烟吸几口,他问我去哪,我说这里有个同学来找他玩。他说你那同学家在山那边要翻几架坡还有十几里山路你天黑前不能走到,说罢就热情让我回家说是哦明天你再去你同学家。我要替他挑那担麦秸,他说我自己来路太滑了!跟着他往山上走一步一滑溜;有一次他脚下一滑连人和麦秸出溜了老远……

到家,他生火一边让我取暖,一边要烧茶;看看缸里没水就去沟底挑水。上坡不容易,下坡更难。在泉眼里汲水,他笑说这水冬暖夏凉,吃着美哩!他把水倒进缸里,我们坐在火前拍话。他告诉我说,自己一家四口人,34岁换亲结的婚。儿子初中没有上完就去打工了,女儿今年10岁了上一年级要下沟翻坡去学一个人害怕又没人送只好送到她婆家读书。说着话又去给牛添草,又是忙着烧火。我拉一下电灯会明,再看那电线破败暴露缠着塑料纸,好久没有修过了;当年花了二百元钱从大队接上电的。房前的树上吊着今年秋天的收成,白的是雪,黄灿灿的是玉米。是家里人的口粮,不是电视里的明星“玉米粉丝”!

出沟,一路下坡骑行很快;尽管车轱辘打滑,雪地里骑车别有一番滋味。人家的狗叫声渐渐听不见了,伊河是越来越近,对岸栗子坪已经亮起零星的灯火,又是狗叫声和吆喝狗声相照应。“风雪归来人,苍苍了无痕。回望夏沟路,唯有乱脚印”。前天有文友《踏雪寻访张打油》,“打油诗”也是艺术,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民间艺术!现在胡诌的几句怕是不打油的歪诗……

走过崖口不远有一家小饭店,门口写着“三涂常无雨,来往客人留”!很简陋,卖羊汤烩面。

坐下舀碗汤泡半个烙馍;汤鲜而肥,人又热情,不停地加些热汤。一家人在忙着平场子准备明年夏天摆烧烤。附近的泥河村,是伊尹母亲梦中得到神人咒语坐木盆飘走的那个村落,《吕氏春秋》、《嵩县志》都有记载。我随口说,你看把“来往客人留”改成“南北来往客”行不行?他说你是老师,我笑笑没有回答……

城里星级酒店的霓虹灯闪闪烁烁,给人梦幻的想象!夏沟里像王学娃一家的山里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城里人,真正享受星级服务的没有几个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知不觉放慢下来,停在楼下喊女儿吃晚饭,她要参加“新时空”英语冲刺考试的。

我是谁不重要,证明自己是谁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坐在温馨桔黄的灯下,重重的吸口烟,窗外雪花黑蝴蝶一样的飞舞!思想可以意识流,现实生活不能。《走进夏沟》就这样煞尾,王学娃踏雪担水挑麦秸叠印在脑海里,生动着深山贫困农民顽强生存的故事。我写下的苍白文字,不会给他们带去任何幸福,不过是一种美好的祝福罢了。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叠翠散记

下一篇: 雪天里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走进夏沟-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