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陪护父亲

陪护父亲

作者:张相正

元旦假期刚过,4日上午,我把68岁的父亲接到了县医院。因患双侧疝,父亲感觉不适乃至疼痛,需要手术。
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偶尔牙痛,疾病似乎与父亲没有任何牵连。
父亲吃素,从小到大从不吃肉。过年的饺子,在我家从来都是两样分开包,荤,素。
父亲不苟言谈,坎坷的沧桑世事,他都装在心里。在做手术前,从未听他老人家说起过哪里有什么不适,我们就什么也不知道。
那是临近元旦的一天,父亲电话里给我说,他到医院看了,医生建议做手术。我说那就赶紧做吧。他说,你去和医生见见面吧。我知道,父亲说的这个医生就是我老家的邻居。他比父亲小很多,但我得称呼其表爷。表爷为人好,技术好,我们那道川的十里八村,有病的基本都寻他。这个医生为父亲提了很多科学、合理且省钱的建议,还跑前跑后的,父亲让我去见见,就是为了表达一下感激的心意。
4日上午,我们兄妹几个陪父亲进行术前体检。DR透视,心电图,血液,尿常规,彩超等,均合格,我们心里也踏实了些。
5日,因院里手术太多,没排上。父亲和我们都有些急,因为临近年关了。我再次给主刀的医生,也就是我表爷打电话,希望尽可能早点做。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加上病房里有个老病号晚上不住的呻吟呼叫,我怕影响父亲休息,就给医生请假,让父亲回我家住了一晚。
就在当晚23点多,医生发来短信:明天上午有可能做手术,早上不要吃饭,空腹。
6日上午9点,在履行签字手续后,父亲进了手术室。
之后,我们兄妹一直守候工作手术室门口。
每从手术室出来一个病号,我们就围拢上去看看......等啊等,11点多,父亲终于被推出来了。没想到,我们以为是小手术,却做了两个多小时。
担架上的父亲,是醒着的。他看着我们把他推进了病房。

随后,我们就开始了陪护父亲的日子。坐在父亲身旁,看着弱弱的父亲,心里忽然就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有时,禁不住,眼里就湿湿的。
喊护士换药。给父亲喂饭。给父亲接尿,倒尿。帮父亲挪动身子。给父亲洗脸。望着静静的躺着的父亲,隔一段,我会把手伸进被里,为父亲揉揉腿,捏捏脚……
父亲是第一次住院,也是第一次需要我们伺候。
这些日子,最让我感到幸福的,就是陪父亲说了很多话,聊起了很多陈年旧事。
在村里,父亲是个识文断字的人。他说,上学那个年代,因为饿得实在受不了,只在县一中上了一个学期,就辍学回家了。
记得小时候,我偶然发现房屋顶棚上有个简陋的木箱,打开一看,装满了父亲的课本和教材,还有作业。于是,我隔几天就偷偷拿出一本看看,看父亲的笔记、作业,看父亲那发黄的教材。记得有俄语,国语,算术作业竟然是用小毛笔写的。父亲的毛笔字不错,就像他的为人,温和,规整,内敛。每逢年节,他还为左邻右舍写春联。那时,我很有些佩服父亲。
由于生计所迫,后来,父亲很少看书了,唯一的爱好是听戏看戏。为看一场戏,他常常跑十几里夜路,乐此不疲。
那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家有8口人。上有年迈的奶奶,常年有病;下有我们兄妹5个。在最艰难的时日里,我们兄妹分布在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每个学期开学,或者临近年关,是父亲最做难的时候。家里人口多,缺劳力,开支大,加之奶奶常年有病,父亲和母亲只有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拼命干活,没明没黑。
父亲瘦弱,但干活不惜力。为了盖房子,我至今还记得父亲背着粗大的槐树,一步一步,喘着粗气,踉踉跄跄,从深沟里沿陡峭的山路艰难行走的情形。当时我就想,如果父亲一旦跌倒,树干砸在身上,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垒砌地基,父亲钻进年代久远的废弃的淘金洞,跪着,趴着,把一个个大石头从洞里边滚出来,一点一点挪着,装上架子车,然后吃力地运回家;我还记得,多少个深夜,父亲背着我翻沟越岭好几里,到外村给我看病的情景。

往事如烟。近些年,父母的腰没有以前直了,头发花白了,但他们依然耕种不辍。我们兄妹均早已成家,也都有能力照顾他们,多次劝说他们不再种地,但他们总是不听。有次回家,听说他们甚至还去拾些很难侍弄的荒地去种,真是又气又心疼。母亲笑着说:“闲着也是闲着嘛,不种多可惜”。除了小麦、玉米,红薯,花生,芝麻,蔬菜,甚至棉花,他们都种。收获了,想着法给我们送。
我真的怕他们累出病。但我也理解他们对土地、对劳动的朴素情结。就是那些土地养育了我们一家啊!
在父母的呵护中,我们一个个长大。现在,父亲需要我们照顾了。
给父亲喂饭,用勺子。小勺子是椭圆的,刚开始我横着勺子就喂,但发现不能全部喂到嘴里,有时会顺嘴角溢出。于是,我侧着手臂,调整勺子角度,结果父亲吃着就容易了。这个细节的变化,父亲并没表示什么。怎么喂,他就怎么吃。但在我心里,却想了很多。我想,小时候,父母一定是以我们最舒服的方式喂我们吃饭的吧。从嗷嗷待哺,到活蹦乱跳,从幼稚学童,到风华之年,可以想象,这期间父母要倾注多少爱心、苦心、精心、耐心啊!而我们,今天能回报父母的,我想,怎么也不及父母给我们之万一。骨肉情深,血浓于水。爱心,在浓浓的亲情里传递。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拉扯我们长大,对父母再怎么好,都不过分。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生活的源头。家有老人,孩子们便有了一个聚焦的中心,便能找到永远的亲情。但是,由于忙于工作,疲于应酬,我们往往在忙碌中忽略了老家的父母,在忙碌中冲淡了我们内心那些潜在的本真和渴望。
因为父亲的手术,远在三门峡的哥哥撇开公务专门赶了回来。前些年,记得哥哥曾发给我一篇文章,题目是《孝心不能等待》。尽孝须尽早,我知道哥哥的用意。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上梧叶已秋声。
岁月匆匆,时不我待。
为人父,为人母,有儿孙绕膝,是幸福。
为人子,为人女,有孝敬的机会,也是幸福。
2012.1.14.

+阅读全文

上一篇: 甘棠秋韵

下一篇: 过年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陪护父亲-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