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太极山祖师庙

太极山祖师庙

作者:杜长军

大章乡杨庄村隔河相望,有一堆积岩山体,名为太极山,山势崔嵬险峻,东西走向六公里,南北宽约一点五公里。山上林茂柏翠,山下岸柳依依。主脉东南九道山岭,状似游龙,奇在九个岭头齐向西扭,共朝太极主峰,人称“九龙朝凤”,祖师庙大殿就坐落在九龙共朝的凤首之上。

据传,祖师庙初建于唐,北宋形成群体规模,清道光十五年(1836年)重修庙宇,金塑神像。主峰建有祖师庙前后大殿六间,檐高四米起架,砖木土坯结构,斗拱承重,挑角飞檐,小瓦覆底,筒瓦封笼,五脊六兽,上饰狮子、海马、宝鼎,前壁棂格窗门,浮雕人物鸟兽。殿内大方砖铺地,山墙彩绘壁画。前殿彩塑祖师坐像;后殿供奉祖师之父母神像。庙前二柏如伞,浓荫覆盖,三间主殿,俗称“二百(柏)单(担)三间。”院中另有三株柏树与一桐树,树间有一石碓臼,世传为太上老君制药所遗,俗称“三百(柏)铜(桐)碓臼。”主峰东南西三方偏峰一座,分别建有关帝庙、黑虎庙与灵官庙,呈三星拱太极之势。三庙各有一副浮雕楹联,系宋代大文人苏轼亲题,吸引众多游人前来品赏。“远来朝拜太极山,不看楹联心不甘”,成为当时美谈。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祖师庙时逢鼎盛,香客络绎,鞭炮盈耳,香烟飘飘,钟声悠悠,三月三古刹大会,更是热闹异常。

祖师庙曾有住持道长张教禄、贾永太师徒三人,来自江南扬州。张教禄道高艺精,擅长书画,常题绘于壁,供人品评。日寇侵嵩前,日本名艺人左志摩司曾多次探访太极山,与之探讨诗情画技。1991年左氏来嵩访问,谈及昔访太极山,闻知殿宇毁于日寇炮火,不禁黯然太息。

1993年当地老年协会组织修复文化古迹,历经十余年,太极山祖师庙渐成规模。庙宇依山就势,择地而筑。山下有殿宇,山腰有洞府,山峰自东向西,殿阁次第排列,远远望去,庙宇凌空,云雾缭绕,好似天宫仙境一般。

沿河堤公路,穿岸柳南渡河涧,迎面山脚便是凌霄殿。凌霄殿面阔三间,长达十米,跨度七米,砖木结构,灰瓦覆顶,三梁起架,椽覆攒子板,重檐彩绘。迎门明间彩塑玉皇大帝,头戴平天冠,身着黄龙袍,高坐龙椅之上。椅之扶手与靠背金龙昂首盘绕。身后二宫女蒲扇交并,上绘火龙戏珠。其三间后壁绘蓝天祥云,四大天王各执法器,侍立于玉帝两侧。

凌霄殿西侧一排五间厢房,是为仓厨之所。殿后山崖壁立,壁中别有洞天。沿曲径、扶护栏,可达五个洞窟。其中无生洞宽四米五,高近四米,深六米,广二十平方米,内塑十二无生母盘坐莲台。老君窑略小,仅有九平方米,内塑太上老君骑青牛。

凌霄殿西侧十数步为蚂蚁沟,系攀登太极山必经之路。

顺主脉山脊东行数十步,一峰兀立,俯瞰伊水东流,北斗阁依山而建,自东、南、西三面观看,阁为三层,自北面看只见两层。北斗阁为四方八角楼,上下两层系混砖结构,顶层为飞角挑檐,灰瓦覆底,垅封筒瓦,亭亭而立,别有情趣。底层为送子观音殿,门额镶嵌石匾额,殿内端坐送子观音,双腿各坐一童,观音慈手抚抱;二层门朝西北,两扇装心门顶额镶“北斗阁”石匾,阁内底铺木板,四壁各装格子窗,内塑北斗老母,造型奇特,一首四面八臂膀,身穿铠甲,其正面双手合十胸前,如迎佳宾;另三面六臂伸张高举,似呼远朋。顶层无底,四方有格子窗相连为壁。一方各有三组单斗单拱承重,拱檩各有花草彩绘。

折身西行二十步,路南缓起小山包,上建浑瓦房小庙一间,拱形砖门。庙内砖台上坐黑虎爷,黑面如漆,络腮连颈,半披鱼鳞铠甲,半露黑色战袍,脚踏一只猛虎,神态十分威猛。

西方主峰之前为三皇姑殿,系砖木结构六角殿阁。筒瓦为顶,飞角挑檐。六壁分镶“二龙戏珠”、“双凤戏珠”图案。神台端坐三皇姑,凤冠霞帔,身长六臂。

主峰之巅,地形平坦,翠柏环卫,层林拱合。主殿祖师庙分前后两殿,殿前有小广场,可容五百余人。前殿面阔三间,样式多依旧制,唯前有四砖柱承接前檐平台。两侧各有砖拱门通往后殿。殿门上挂“太极山祖师庙”匾额。门两侧方砖阴刻对联一副:“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花册功德在民”。殿中二梁起架,彩绘龙云花卉。明间中竖绛红明柱两根,彩绘绛红卷龙,盘绕其上,龙头相向而视,共朝主像。神像前上方,腰檩镶嵌木质帐幔,上方横向彩绘寿星捧桃,两侧垂幔彩绘八仙过海。殿中砖砌神台,三方设有剑状护栏。中坐祖师,平眉三须,双目远眺,左手平腹打手印,右手执剑,剑靠肩前。东有周公捧印玺,西有桃花执照妖镜。神像后上方腰檩另加卧枋与额枋,一通三间,彩绘富贵不断头及花卉图案。后殿建筑与前殿基本相似,内供老玉皇与老祖师。

西、北两方偏峰,各建灵官庙一间,庙内分塑赵灵官与马灵官。

太极山山连山山山殿宇别致,祖师庙庙对庙庙庙清幽空灵,洞亭楼阁,布局秀美。每年春夏庙会,游客数千之众。广场吹拉弹唱,通宵达旦,山上山下,一派祥和与欢乐。

2008年6月

此文刊载于《嵩县寺观教堂》一书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太极山祖师庙-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