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小詹

小詹

作者:衣袂飘飘

过了农历腊月20,年味儿越来越浓了。远在深圳打拼的小詹,就计划着回家。小詹的父亲,和村里许多人一样,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却有着别于其他农民的卓而不凡的见识。他养育了优秀的小詹,小詹优秀了整个家庭的门楣。

小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进入大学校门的本科生。那时还没有"985,211"之说,一个本科生绝对是天之骄子。所以,小詹是山窝窝飞出的凤凰。如今他在深圳的高档写字楼里,经营着自己的梦想,并且小有所成。所以,便有反哺之意。

每年,对孤独在家父母最好的问候,便是陪伴。在为数不多的假期里,即便只有2天,他也要携家带口,从遥远的南国飞回,令父母惊喜之余连连感叹:回来抓来,恁远,花恁些钱.....父亲知道,儿子一次的路费超过了他一年的花销。

小詹是感性的。对待这片生育他的土地尤其如此。一次春节,我和爱人去不远的小姨家。因为天气晴好又不远,就骑了老父亲的电动三轮代步。老公搭载着我,移步换景地享受着山野和清风,好不悠哉!行至小詹家门外,就看到许多老者,然后就看到小詹。他正给遇见的每位村里的老人,手里塞钱。每人100。崭新的鲜红攥在黝黑粗糙历经岁月磨砺的手上,皱纹纵横的笑脸都像菊花般绽放.....

然后小詹也看到了我们。

我们两家是世交。两位老人是从小玩到大的。所以孩子们关系也都很亲。就约他:去小姨家,坐不?"坐!"他毫不犹豫。一抬腿,他成了我们的乘客。于是在薄凉的微风和冬日的暖阳里,我们带着他,领略了小姨"精致的治家之道和罕见的持家品味".....

小詹远在南国,却关注家乡的一举一动。县里人去深圳办事,只要是熟人,或者是人托人的熟人___其中不乏某些领导,他都热情接待,竭力引见___他知道,那些领导也是在为家乡谋福利....

前年,我县原来的政府办公室主任王献彬先生因病去世。王先生和小詹父亲也是世交。小詹更和王献彬先生儿子是从小到大的玩伴。王先生是我们这个村庄的儿子,更是这个村子的恩人。村里修桥铺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等这些需要很多钱,被称之为"项目",村民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都是他去争取,甚至自己掏腰包。然后我们村子成为方圆附近条件最好,最漂亮的村子。小詹便要为他写点什么。在«怀念三伯___王献彬»文中,他回味先生的谆谆教导,忆念先生的相帮相携,回忆先生的诸多善举。扼腕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他又惊闻噩耗。和他一同从小到大,大哥哥般给过他无数呵护的王伟(顾及家人感受,化名),患抑郁症自杀身亡。惊愕之余,他用手中的笔,寄托一个朋友,最大的哀思。

后来,他多病的三姨仙逝他乡。我们又看到,一位怀着深深爱意的外甥,对"如草如苔"的三姨,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这位坐在深圳某个高档写字楼里的男生,以他丰盈的内心,"想起昨天还和中科院的几位博士争执的话题,想起前些天探讨生命本源的施一公院士,想起王东岳老师的递弱代偿,想起刚刚深圳中心城的灯光秀,还有眼前趴在课桌做作业的儿子和忙碌中的妻子....."同时也时时想起,豫西山区这个叫做"青山屯"的村子,有历尽沧桑,殷殷期盼的白发亲娘;有处于底层,如草如苔的父老乡亲。他知道,那是他的根。是他们,给了他无尽的动力与希冀。因为他们,他的生命才如此丰盈而生动。所以,他把全部的爱,以各种形式,回馈给这个他永远无法割舍也不愿割舍的地方......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包拯审乌盆的传说

下一篇: 回家过年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小詹-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