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一张老照片

一张老照片

作者:李现森

在奶奶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经过放大的老照片。在爷爷和奶奶为数不多的照片中,这是唯一一张在照相馆里照的。

照片中的爷爷和奶奶呈站立姿势,两眼目视前方。爷爷穿着白色衬衣,一脸慈祥,头发胡子均已花白,左手因脑血栓留下的后遗症很不自然地蜷缩着,右手与奶奶的左手紧握在一起。奶奶身着黑蓝色偏襟上衣,头发别着卡子整齐地束在脑后,面带微笑站在爷爷旁边。相对于爷爷的白发,奶奶则是一头乌黑。

据父亲回忆说,这张照片是爷爷和奶奶七十五岁时照的。那年教师节来临前夕,父亲接到通知:全市离退休老教师和配偶到市教育局指定的照相馆照相,并要放大装框。听到这个消息后,爷爷很高兴。自从两年前偏瘫后,爷爷除了去医院就诊几乎很少出门,过去的那些老同事更是多日不见。这次去照相,也有可能碰上老熟人叙叙旧,因此爷爷早早就在做照相的准备。

可是奶奶不愿去,理由是那么大岁数了,一脸皱纹,背也驼了,怕被人看见了笑话。无论爷爷怎么劝说,奶奶就是坚持不去。最后爷爷生气地跟父亲说:“恁妈不去,我自己去照!”父亲理解爷爷的心情,就尽力做奶奶的思想工作,甚至说到放大的照片将来可以做遗像。最终,奶奶被父亲说动了,答应和爷爷一起去照相,才有了这张合影。

遗憾的是,这次照完相后不到两年,爷爷就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而父亲竟一语成谶,爷爷的那张个人放大照片真做了放在葬礼上的遗像。

爷爷刚去世的时候,奶奶曾经把爷爷的遗像和他们俩的合影一起摆放在桌子上。我的一个比奶奶小不了几岁的表姑,和我们住在一个村子,她看到后跟奶奶说:“别放在外面,孩子们看见了心里会不舒服”。于是,奶奶只好把照片收了起来。每每想起爷爷,奶奶就自己偷偷拿出来看。

今年春节我回老家,看到奶奶的桌子上摆放着她和爷爷的合影。我就用手机拍了下来,并拿给奶奶看,奶奶高兴得直说好。她拉着我的手,又和我一起回忆爷爷活着的情景。

有时候,我不禁产生疑问:在旁人眼里,爷爷和奶奶根本就“不般配”,他们是怎么在一起走过五十六个春秋的呢?

爷爷和奶奶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生的,他们在七八岁时就订了娃娃亲,结婚前两人从未见过面。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结婚是不需要办理结婚证的,因此更谈不上拍结婚照。

今天看来,爷爷和奶奶的结合是算不上“门当户对”的。据说奶奶年轻时娘家很富有,解放后因为家里土地多被定为富农,而爷爷这边却是家境很一般。此外,爷爷从小在私塾里上学,后来当教师,是我们那里人所熟知的文化人。奶奶却没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是个名副其实的“睁眼瞎”。按说他们两人是很难有“共同语言”的。

1948年,我们那里提前解放了,那是爷爷和奶奶成家后的第二年。爷爷参加政府的招教考试,被录用为公办教师,开始了他近四十年的从教生涯。参加工作后,爷爷一心扑在教学上,从一名普通教师干到教导主任、校长,他执教的足迹几乎覆盖了我们整个镇的所有小学。在我的记忆中,爷爷经常在外,只有到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家务活和农活他都很少插手。

爷爷从小练习写毛笔字,大、小楷都写得很好。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前,村里很多人家都拿着红纸找爷爷写春联。他总是有求必应,连着忙活好几天,有时候一站就是一晌。这个时候,奶奶也特别高兴,闲了就站在旁边看,尽管她根本不认识爷爷写的是什么。她既担心爷爷冷,又担心爷爷累着,不光要生起火盆,还不时地提醒爷爷歇一会儿再写。

爷爷不仅书法好,课讲得也好。父亲说,有一次爷爷讲公开课,讲的是小学语文里的课文《负荆请罪》,他不仅把文章的写作手法讲得很透彻,也把人物心理和性格特征分析得很到位。听课的人群中,有市、县、乡教育局的各级领导,还有一个是河南大学的教授。爷爷讲完后,那个教授问爷爷“是哪个大学毕业的”。爷爷告诉他是“牛棚屋毕业的”,对方听了根本不相信。

爷爷离休后,才真正开始他和奶奶的正常生活。奶奶人勤劳,不仅自己整天忙活,也见不得别人闲着,总是给人派活儿干。往往是爷爷刚干完一件事,另一件事就派下来了。时间长了,爷爷就干脆不听指派。

后来,爷爷每天的生活就是读书、看报、写字、听广播,要么就躺在床上休息。为此,奶奶没少磨嘴皮,经常说爷爷“不上班了,还看恁多书有啥用”。有时候,奶奶实在忙得很,爷爷又不帮忙,她就说爷爷是“倒了油瓶不扶”。爷爷是“你说你的,我歇我的”,无论奶奶说啥也不反驳,就是不动弹。生活就在奶奶的吵吵和爷爷的充耳不闻中一天天延续。

爷爷生病期间,奶奶仍然坚持自己做饭。由于他们是单独居住,晚上照顾爷爷的责任就落在奶奶一人身上。其实,奶奶和爷爷是同岁,并且奶奶因为早年劳作腰已经弯了。可那时奶奶每天都是精神十足,照顾爷爷无微不至,说话的嗓门也很亮。

爷爷离世后,奶奶成了挂单的孤雁。她独处的时候,经常会一个人发呆,头发很快就全白了。只有当晚辈去看她时,她才特别高兴,精神也很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年她的精力明显大不如以前,有时正听着你说话就打起了盹儿。

常言说:老伴,难得的就是老来作伴。很多老人往往在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就会因为孤独相继离世。老年人的孤独,大多是因为晚辈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只想着让他们吃穿不愁就够了。然而,对于老人来说,精神上的渴望远远大于对物质的需求。写作此文,也是提醒做子女的晚辈们,抽出时间多关注一下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于空巢老人,我们更应让他们生活舒心。

我想,如果爷爷在天堂有知,也一定希望奶奶能够开心地颐养天年。

+阅读全文

上一篇: 老家门口听说书

下一篇: 吃红薯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一张老照片-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