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老家门口听说书

老家门口听说书

作者:李现森

“铛里个铛,铛里个铛……杨门战将一大帮,个个都是响当当。老令公血染在沙场,五郎出家当和尚,七郎惨遭奸臣害,八郎躲祸到他乡,几个儿郎已不在,单单剩个杨六郎……”

一根竹杆撑着一个电灯泡,下面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说书用的道具。桌前一男一女,男的是瞎子,一手夹着响板,一手舞着鼓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女的则是个俊俏的年青媳妇,安静地坐在他身旁,沏茶倒水递毛巾,偶尔也会唱上几曲……

这是我小时候夏夜听说书的场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还是个集体生活,夏日里的麦场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一到傍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会聚到麦场纳凉,就连猫儿狗儿也会来凑热闹。男人们或坐或躺抽着旱烟打着诳,女人们则纳着鞋底说着东家长西家短。这会儿,偶尔也会有操着外地口音的艺人,在麦场边上支张桌子,打起响板,说上几段古书。

响板一敲响,乡亲们就会围上来。那时听说书,也不讲究给多少钱。一般来说,散场的时候,娃们是白听的,大人们会往桌子搁上一毛、两毛钱的。有的也会从家里拿上个馒头、端碗热汤给说书人。那时候,听说书大概就是最快乐的休闲吧。

说书,俗称“讲古”,是农村最常见的一种文化活动。当年所讲的,多是隋唐瓦岗寨、宋朝杨家将和岳家军的故事。听说书的人多半不在乎说的新旧,似乎老段听起来更有嚼头,更能使大家评头品足一翻。偶尔也有人打浑插科,让那个女的唱几曲。此时,男的就会拿出二胡,试音调弦。演唱的戏目,多半是耳熟能详的老戏《卷席筒》《铡美案》《秦香莲》等。不过,有时也会唱两曲黄梅戏给大家换换口味。虽说唱得轻轻淡淡,凄凄宛宛,倒也给平静的农村生活增添了一抹快乐的色彩。

清楚地记得,说书人是个瞎子,但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记忆惊人,表情生动,时说时唱,或褒或贬,把整个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听众也被他逗得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愁眉苦脸,整场的情绪都被他牵着走。一段说完,观众又要求说下一段,说书人也抖擞精神,连着说上几段,直说得个个乐而忘归……

当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程婴救孤》。我一次次陪着说书人潸然落泪,也为老程婴救赵氏孤儿,舍亲子弃老妻,一把屎一泡尿含辛茹苦把赵家公子养大,扶上王位,而本该享福时却被奸臣恶人刺杀而惋惜,既不觉得身上热了,也不觉得蚊子叮了,更不觉得夏夜长了。老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就怕到了精彩之处,便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被吊足了胃口。到了第二天,满脑子都是问号,故事到底会发生怎样变化?

那时说书的内容多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济困扶危,嘲笑和讽刺那些为非作歹,狗仗人势的坏人坏事的,好人都得到了好报,坏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想,这也大概符合群众疾恶如仇、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吧。

说书中的打板、唱腔、动作、口技等细节也很有讲究,而且用的都是方言,观众易懂,易于接受。就这样,一个个炎热而难熬的夏夜,在听说书中不知不觉度过了。也正是小时候听说书多了,至今让我对《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仍是烂熟于胸。

后来,随着电影、电视、互联网的普及,说书的锣鼓声也渐行渐远,那会说书的和想听说书的人渐渐地少了。“这都传了几辈人的手艺,到我这就这么失传啦……”一位说书的老人谈起说书,不无伤感,情神暗淡。

“铛里个铛,铛里个铛……别的今天咱不讲,单单表表杨六郎”说书,今天我们该如何传承这门文化艺术呢?蹲在那荒芜多年的家乡麦场边,耳边又一次响起这样动听的说书声!

然而,这是回忆。

+阅读全文

上一篇: 露天电影

下一篇: 一张老照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老家门口听说书-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