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古道热肠陈大娘

古道热肠陈大娘

作者:王炳全
古道热肠陈大娘(老街旧事之二)
王炳全
陈大娘是老街上一个终生平凡无奇的老太太,我却时常想起她的音容笑貌。
陈大娘住我家对门,她家是“地无一分,椽没一根”的绝对贫困户,但总见她笑颜常驻,似乎从来不知愁为何物。听我老母亲说,每年过年前夕,她总是连夜把孩子们的棉衣折洗再缝好,不耽误孩子们过年穿“新衣”,实际上是穷得没有换洗的衣服。解放初那些年,老街多贫民,但大家的精神状态似乎格外好。陈大娘好不容易熬到“穷人翻身得解放”,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那年月老街动辄召开群众大会,王主任一声令下,居民组长陈大妈就会操起白铁筒土喇叭走东串西:“喂,本街的群众,九点钟都到董家车场开会喽。”她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
那年月政治运动多,批判会也多,谁要是不小心犯点事儿,闹不好就要“辩论他”(那时不说批斗,说辩论会),陈大娘根正苗红,心直口快,虽然没有文化,却总是带头“辩论”,只要有她在,那会场绝对气氛热烈,尽管大多数百姓不喜欢“辩论”,但也不得不听她老人家“口诛笔伐”。她在发言中还不时夹杂着“嗯、嗯”的口头禅,大家十分无奈又不得不洗耳恭听。
陈大娘“辩论”的水平令大家打瞌睡,可谁都得认可她的古道热肠。街坊邻里谁家有了红白大事,不用你请,她一准闻风而至,指点迷津,号令全军,没有人敢不听她调度。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主家省心省力地度过不大不小的难关。每逢此时,她老人家叼着烟卷站立中央,那种胸有成竹气定神闲,活像个得胜归来八面威风的大将军。陈大妈心地善良,宅心仁厚。记得60年代经济出现困难的时期,一个据说曾是陈大娘同院邻居的南方姑娘梅英找上门来,脸上显出淡淡的哀伤。听说她患了不治之症已到晚期,没有亲人照应,来找陈大娘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在那困难的年头,谁会承接这样一个“包袱”?没想到陈大娘竟欣然接纳。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只见陈大娘与梅英形影不离,朝夕相处,给她梳头熬药做饭,给她说贴心话,直到梅英含笑离去,陈大娘还给她风风光光地办了后事。这件事,令街坊邻居赞叹不已。
陈大娘待人宽容仁厚,教训起自己的儿女来却是刚梆硬正(老城土话)。他的儿子是个老实却又憨直的“别子”,一次不知为什么跟她生气,住进厂里宿舍两个月不回家。陈大娘一怒之下找到厂里,厂门卫看见来了个老太太气色不好,就问她来找谁,陈大妈火气不打一处来:“找谁,我来找我爹哩……”门卫赶紧把领导找来,批评了儿子并派车把母子送回家,陈大娘这才偃旗息鼓。从此以后,儿子再也不敢违拗不孝顺了。
陈大娘还有一个常人不具备的“绝活”,她会给刚过世的人穿送老衣,这对于常人来说是个不老小的难题,就是亲人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陈大娘却不“硌腻”这个,一边叼着烟卷喃喃地跟亡人说着话,一边井然有序地穿衣服,直到把“老”(这个老是死去之意)者摆治舒坦才放心离去。她常说:“人人都会老的,谁都不想去那人人都不能不去的地方,把他当世外之人就好了。”
陈大娘自己也早已成为“世外之人”,我老是想起她,是钦佩她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能把生死轮回看到得这么平淡如斯,尊重人生和生命的尊严,尊重每一个普通的生者和逝者,充满爱心地帮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和老去的渐行渐远……在我心里,她是一个有着悲悯之心的高洁的平民圣者。
+阅读全文

上一篇: 老街阿炳“板”新韵

下一篇: 友情面面观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古道热肠陈大娘-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