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老家的戏台坪

老家的戏台坪

我老家在城西的贵溪村,四十年前在县城里安了家,说不上是离开老家,只不过是从城郊搬到城里,虽然我仍常回家看看,但已近三十年没有在老家住过了。老家在不断地变化,房子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变得我都认不出来了。儿时的老家常在我的梦中飘忽,已然变成一个渐行渐远的影子。而在我梦中反复出现的,就是老家的戏台坪。
老家的戏台坪,位于村子中央,四周用鹅卵石砌成,平整光滑的混凝土台面,有一米二、三高。尽管是露天舞台,已觉得很气派了,当时全村根本没有水泥的建筑物,邻村也没有这样的戏台坪。
戏台坪下是一个小广场,有近千平方米,也是村小的操场,还是生产队的晒谷场。东面就是学校的教室,每天下课时,孩子们就在操场上玩耍,在戏台坪上爬上爬下捉迷藏,还有的孩子就干脆自编自演,在台上唱了起来。戏台坪承载着孩子们的欢乐,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村里无论是开会还是放电影,都是在这儿,戏台坪也聚集了全村人的喜怒哀乐。戏台坪四角各竖一根木柱子,开会时挂横幅,放电影时挂银幕,文艺演出时挂布幕。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六十年代初,对农村文化工作较为重视,县有关部门单位经常派人到村里帮助指导工作。村里建有“农民夜校”、“俱乐部”等,每年春节都要筹办文艺演出,演员是农村中喜欢文艺的青少年,乐队则是有乐器特长的中青年。排练一般利用晚上或雨雪天时间,看排练的人很多,汽灯通明,锣鼓声声,热闹非凡。
正月初三日,由一名“四类分子”敲锣,通知全村村民到操场上看演出。乡下人对于看戏,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锣鼓一响,脚底发痒。一听说有文艺演出,没有一个不从心底里蠢蠢欲动的。最高兴的自然是小孩子,早早地搬上板凳去争个好位置。晚饭过后,戏台坪下面就已经坐满了人,大人们聊天,小孩子跑前跑后捉迷藏,大声叫喊,热闹得很。
直到开场锣鼓一响,耀眼的汽灯照得操场亮如白昼。台下顿时安静下来,男女老少看得津津有味。其实,那时的演出水平都很低,完全是农民业余演出,自娱自乐。在那农村娱乐活动缺乏的年代,一年中难得有一二次文艺演出,男女老少倾村而出,文艺节目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远远超过了文艺演出本身。
后来有了电视机,想看戏,打开电视机就可以了,却没有了以前的热切,也没了那份热闹,曾经热闹非凡的戏台坪终于悄没声息地谢幕了。上世纪末,村小改址新建,操场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尽管如此,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到当年的戏台坪前的小操场上看看,回味那戏台坪汽灯通明,锣鼓喧天的情景。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老家的戏台坪-最新美文」到: